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1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來聽Ravel bolero
    對總譜或對影片

    一開始從獨奏
    到兩兩樂器齊奏

    我們可以聽聽看
    不同樂器組合起來的音色變化

    順便
    再聽聽看
    有哪些樂團將音色融合
    聽不出樂器別

  2. #2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來聽Ravel bolero
    教授曾經在拉威爾的音色藝術一文中,有詳細的解說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通常作曲家會寫成齊奏(unison)
    只是為了改變音色, 或是強調他

    這些FAGOTT與BASS CELLO的齊奏
    音高完全相同
    沒有和聲
    只是為了改變音色
    並且強調這幾個音
    這幾個音都是FORTISSIMO
    這幾個音之前的16分音符有漸快, 也有漸強
    都是為了抵達這幾個音

    fagott這個樂器音域很低
    尤其是contrafagott
    如果沒有獨奏
    我們是聽不到他的聲音的

    樂團越好音準越好
    我們越難分辨出齊奏時的樂器
    舉例來說
    假設一隻豎笛及一隻小號齊奏
    如果音準非常好
    你會聽到一個以前從未聽過的音色
    又像豎笛又像小號
    除非你以前在現場或樂團中聽過且看過
    你才會知道原來這是一隻豎笛及一隻小號齊奏
    如果音準不佳
    馬上你就知道有哪些樂器!!!
    先強調一下我是用普通小筆電+249元便利商店耳機聽的
    所以聽感可能會和真正的錄音和演奏有很大的落差:

    我聽到的是
    在四個版本有二個版本中(這兩個版本的影片我沒有貼過來)
    基本上聽起來都是弦樂的音色
    不太有"第三種音色"的感覺
    但有fagott加入的段落時
    若很用力聽,確實有一點不同,但基本上還是弦樂的音色

    而第三個版本
    也就是我在前面貼的第一支youtube影片中
    也聽不太到"第三種音色"
    但有聽到很明顯的fagott
    照一般齊奏(unison)的演奏,不應該那麼明顯囉?
    而在該影片中會那麼明顯
    是指揮刻意壓低弦樂來突出fagott嗎?
    (因為同時也覺得弦樂的音量有變小)

    至於在第四個版本,也就是第二支youtube影片中
    比較可以聽到"第三種音色"
    但有些地方fagott會稍微明顯地小小跳出來
    這時融合感會變得沒那麼強,這算是樂團的音準沒有準到嗎?
    此篇文章於 2018-01-30 10:49 AM 被 Deen 編輯。

  3.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4. #3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JANSONS的指揮
    以線條突出為重點
    他慣常要挖掘曲子中的細節
    我在台北有聽過他的兩次音樂會
    有一次馬勒五
    我聽到許多沒聽過的旋律線條
    非常精彩
    原本這曲子就很複雜了
    被他一弄
    簡直是萬花筒
    耳朵來不及聽

    有可能
    JANSONS特意要求
    要不然
    6-8隻BASS加十來隻CELLO
    肯定比三隻BASSOON大聲

  5.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6. #4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教授曾經在拉威爾的音色藝術一文中,有詳細的解說



    先強調一下我是用普通小筆電+249元便利商店耳機聽的
    所以聽感可能會和真正的錄音和演奏有很大的落差:


    恕刪

    哈哈
    你PO這連結
    我剛剛用手機聽了JANSONS的第12樂章
    停不下來

    我很欣賞JANSONS

    用啥媒體
    都無法阻擋我們聽音樂的熱情

  7. #5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哈哈
    你PO這連結
    我剛剛用手機聽了JANSONS的第12樂章
    停不下來

    我很欣賞JANSONS

    用啥媒體
    都無法阻擋我們聽音樂的熱情
    Kevintran不好意思,我岔題一下


    看到drkao那麼欣賞JANSONS,剛好前幾天我在聽展覽會之畫,所以也在youtube上找了JANSONS的展覽會之畫來聽。確實就像drkao說的,以線條突出為重點,然後我覺得他的手法是:即使在合奏時,也會刻意突顯某一、二項樂器,幫聽眾標記出重點來,然後被突顯的樂器會一直變來變去,這一小節是大提琴、下一小節馬上換成長笛…,此外,樂句與樂句間經常有明確的斷點,所以聽眾在他的引導下,可以很順暢地在短時間內聽到多條旋律線的交織,猶如被爸媽手把手牽著的小孩,一步一步穩穩地往前走,就算用爛耳機也可以舒服地一直聽下去。


    不過這種手法似乎某種程度犧牲了樂器融合在一起時的音色美感,也就是樂器與樂器間的區隔明顯,比較沒有融合成除了樂器本身以外的音色。說"似乎"是因為我用爛耳機聽,不太確定是否如此,或許用比較好的音響聽,也可以聽到很融合的美感吧

  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9. #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18
    Thanked 5,500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恕刪]
    看到drkao那麼欣賞JANSONS,剛好前幾天我在聽展覽會之畫,所以也在youtube上找了JANSONS的展覽會之畫來聽。確實就像drkao說的,以線條突出為重點,然後我覺得他的手法是:即使在合奏時,也會刻意突顯某一、二項樂器,幫聽眾標記出重點來,然後被突顯的樂器會一直變來變去,這一小節是大提琴、下一小節馬上換成長笛…,此外,樂句與樂句間經常有明確的斷點,所以聽眾在他的引導下,可以很順暢地在短時間內聽到多條旋律線的交織,猶如被爸媽手把手牽著的小孩,一步一步穩穩地往前走,就算用爛耳機也可以舒服地一直聽下去。

    不過這種手法似乎某種程度犧牲了樂器融合在一起時的音色美感,也就是樂器與樂器間的區隔明顯,比較沒有融合成除了樂器本身以外的音色。說"似乎"是因為我用爛耳機聽,不太確定是否如此,或許用比較好的音響聽,也可以聽到很融合的美感吧
    先幫 Deen 用力鼓掌!!!上面這一段實在寫得太好了!!!

    不過 JANSONS 這種重視『線條』的多聲部合奏效果,雖然的確沒有你說的音色融合美感,但是『幫聽眾標記出重點來』的聽感卻也誇張了一點,應該沒有這麼人工化才對。當然了,最可能是你非常認真學習分析『線條派』與『音色派』,所以就會把線條派的音樂聽成那種樣子了.....

    回到 Kevintran 的原始問題:

    我為了怕我的耳朵分辨樂器的能力過強,所以不使用音響系統,而使用 control pc + 樂之邦 monitor 10 future + IN2UIT-I501 混合式靜電耳機玫瑰木版。

    要說明的是這隻耳機,原先是在pchomes賣到兩萬元的。後來可能賣不好又加上公司被合併而價格大崩盤到只要2000元一隻,我就衝著『混合式靜電耳機』一詞當成好玩買一隻了。這隻耳機的聲音正確性當然被台灣cp值最高的德國大師GMP435s打到天外,尤其低頻像BEAT一樣碰碰碰的真是沒品味... 但是,終究是一隻『兩萬元級』的『加料音響』無誤;所以被我拿來當成『模擬一般市場消費者的音響走向』之器材。

    附帶一提:調音有問題的加料音響,只要訊源絕對正確,還是可以聽出它的優點 ── 不要聽殺音響錄音就好了!....

    聽了幾個 YOUTUDE與唱片後,我傾向這應該是非常單純的錄音水準問題?Bertini指揮的版本(EMI)有非常明顯的刪高頻與刪低頻問題,音響系統越大,它的問題就越嚴重。但是它應沒那麼差啊!?

    我隨便聽了幾個版本如下:

    1、華爾特的 SONY版大全集:與 Kevintran 描述的聽感完全一致。

    2、Solti 的 DECCA 大全集:非常嚴重,根本沒有低音管。經過兩聲道音響確認,才知道它把低音管音色完全修壞掉了,怪不得聽不到那裡有低音管?

    3、Mahler : Symphonies Leonard Bernstein, DG 435162-2 1988?:與 Kevintran 描述的聽感完全一致。

    4、最後我找出很早以前很爛的RIP檔,而且是用ITUNES RIP成 M4A的。結果:非常容易聽到啊!??比上述錄音都清楚太多太多了!!所以不能排除你是不是被殺音響了,因為我使用這套耳機系統的『訊源』是夠正確的,『耳擴』則是超級正確(樂之邦的耳擴技術跟它的usb技術一樣都是上打十倍價位以上的音響器材),只有耳機是加料的不正確音響。

    於是我再使用線上試聽的方法聽了以下幾個現代錄音:

    5、Label(s): Channel Classics Year of release: 2006 Composer: Gustav Mahler Conductor: Ivan Fischer Band: 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CCS SA 23506:隨便就聽到了。

    6、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Zdenek Macal &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1 Dec 2010:隨便就聽到了。

    7、Mahler: Symphony No.2 David Zinman, Conductor; Tonhalle Orchester Zurich (Orchestra) Audio CD (2 Jun. 2007):這個演錄雙絕!連『倍低音管』的音色效果都可以用耳機聽出來。要不是因為我對馬勒興趣不大,這張唱片一定必買。

    8、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Jul 26, 2005 Leonard Slatkin Gustav Conductor, 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這個也是亂混音,勉強聽得出來,但是在前幾張現代錄音中是演錄俱最差的一張。

    9、Mahler: Sinfonie No. 2; October 30, 2007 Querstand. Fabio Luisi Conductor, MDR Leipzig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隨便就聽到了。

    ===================================

    故結論:

    1、錄音水準還是決定一切。

    2、Bertini EMI版沒有太差,所以還是可能音響被宰了。

    3、Deen的古典音樂素養越來越令人驚嘆了.........:P :P

    (END)
    此篇文章於 2018-01-30 11:37 PM 被 psycho 編輯。

  10.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7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至於在第四個版本,也就是第二支youtube影片中
    比較可以聽到"第三種音色"
    但有些地方fagott會稍微明顯地小小跳出來
    這時融合感會變得沒那麼強,這算是樂團的音準沒有準到嗎?
    恕刪

    我不愛肚打沒
    所以我沒聽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