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 Haendel plays Brahms & Tehaikovsky
(EMI Testment SBT 1038 )

這張Ida 30歲時的錄音,已展現她的早熟與慧黠,柴立畢達克帶領倫敦交響的烘托不著鑿痕,相得益彰


幾個月前,為了回顧「海費茲的九張協奏曲重刻大碟」,聽了好一陣子的海費茲,至今滿腦子都是海費茲小提琴超人炫技的聲影,尋常琴聲難以撼動。沒想到這次聽到伊達‧韓德爾( Ida aendel )這張半世紀之前的單音唱片,竟然驚豔不已。其琴韻之實美,詮釋之虔誠,在眾多布拉姆斯與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版本中令人耳目一亮,而錄音又兼具溫馨與透明更是立體聲同類中少見。

伊達是二十世紀波瀾裔英國女性小提琴家的長青樹,在她持續成功舞台演出的六十年,卻罕見唱片大量風行,或許也是她的琴藝為人低估的原因之一。她是神童型演奏家,1924年出生,三歲半拾起她姐姐的小提琴竟很快能拉出他母親所唱過的曲調。持續從家中唱片聽小琴提默學,加上企圖心強烈的父親為她尋找名師,卻鮮有人敢擔當。六歲時移居華沙,在蕭邦音樂院受教米哈洛維奇〈 Mihalowicz 〉,七歲開始登台,九歲獲金牌,十歲贏得小提琴大師「胡伯曼大獎」〈 Huberman Prize 〉,這一成功得到猶太慈善團體贊助副巴黎向大師西蓋堤〈 Szigetti 〉學習,雖西蓋堤對她影響甚深,終究無法教她,因而弗萊許〈Carl Flesch〉成為她主要指導,其聞也曾向羅馬尼亞名作曲家兼小提琴家恩奈思科〈Enesco〉請益。1935年在「韋尼雅斯基大賽」中獲得特別獎,該年金銀牌得主分別為後來均成名匠的尼弗〈Ginette Neveu〉與大衛‧歐依斯特拉克〈David Oistrakh〉,1936年12月她在倫敦皇后廰作獨奏初演,1937年1月在同廳在亨利‧伍德爵士( Sir Henry Wood )指揮下演奏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次月再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每日電信報」樂評波納維亞( Ferruccio Bonavia )推崇為「技巧與音樂無暇,在天才中極為傑特」,伍德更說:「她說提琴音色與音樂表情極美,彷如老友易沙意( Ysaye )再現身旁。」

1939年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她決定定居倫敦,並於次年入籍。戰爭期間她為軍隊與工人演奏,也出現再國家藝廊音樂會。1941年在德伏札克百年音樂會中演出協奏曲,次年初演艾爾加( Elgar )的小提琴協奏曲,1944年在她的導師伍德爵士紀念音樂會現身,1946年11月赴美前夕,初演哈查杜量的小提琴協奏曲。

1947年伊達依序與巴勒斯坦管弦樂團、以色列愛樂合作演出。戰後,伊達再度邂逅指揮導師柴立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這位愛錄音的羅馬尼亞大指揮,對音樂一絲不茍、虔誠奉獻的理念深深影響伊達的演奏生涯。1952年,伊達移居蒙特婁與父母同住,但仍保有英國籍,她愛英倫,也一直是英國音樂大使,不斷將艾爾嘉、布列頓與華爾騰的音樂向世人推介。她也曾隨各大樂團訪問過香港、中國、德國、澳洲、墨西哥等地。

伊達的演奏曲目除了古典浪漫大師名曲(包括這張唱片的二首協奏曲),還涵蓋相對罕見的布洛克( Bloch )與雷格( Reger )的協奏曲、達拉必可拉( Dallapicolla )的「塔替尼風謠」、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瑞典作曲家彼德生( Allam Pettersson )的作品。在演奏生涯中,她最感遺憾的是少有室內樂演出,即使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都不曾演奏,倒是雙重奏不少,其中最心儀的是她的老師恩奈斯科的「第三奏鳴曲」,一首少見的羅馬尼亞民族風格的曲作。

伊達的手掌甚小,尋找合適的好琴不易,最初有一把1726年的史特拉底樺里( Stradivarius ),有時也借用瓜奈里( Guarnerius ),直到1950年初才尋獲最適的一把1696年史特拉。她在二次大戰前即開始錄音,她的表達一向精準、收斂,技巧確實、節奏有致,擅長持續速度與繁複樂節的處理。在舞台上她不喜作秀,她認為無須做出怪表情才能表達音樂的神情。

錄製這張唱片時,伊達不到30歲,卻已展現他的早熟與慧黠。在布拉姆斯的協奏曲,她拉出強勁飽滿的布氏音調,弓弦際會的的清澈與火花,音樂曲思的張力與貴氣在絕佳錄音下,一覽無遺,柴立畢達克帶領倫敦交響的烘托不著鑿痕,相得益彰其間,郭森斯( Eugene Goossens )指揮皇家愛樂的伴奏同樣牡丹綠葉。

1953年的錄音,其音質、音色、音響在數位時代依然足當典範,又是一張被低估忽視,但是樂迷響迷應當拼死以求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