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共12頁 第一第一 ... 678910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1 到 80 共計 115 條
  1. #7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揚聲器與擴大機的發明固然有助於無線廣播的擴展,對錄音間也獲益良多。早先的「醫學錄音」,母盤刻片針直接接受來自聲源信號,「電子錄音」則是以「電磁刻片頭」( electro-mag-netic head )接受經過麥克風的擴大機放大的聲源信號去刻製母盤,它能獲致較高的錄音電平與更寬的動態範圍,當然對聲音再生的傳真度大有改善,特別是器樂與管弦樂的錄音。

    1926年美國人沙德( Fredrick N.Sard )認為新的技術帶來新的商機,他向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建議在貝多芬逝世百年發行一系列紀念唱片。這項建議被送到控管的英國哥倫比亞公司,由史特林主導,以「貝多芬週」( Beethoven wwwweek 20-27 March, 1927 )名義,發行「單一作曲家曲目最具攻擊企圖」的大量唱片。這項成功製作促使1928年為紀念舒伯特逝世百年,哥倫比亞公司與辦徵求「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的「終曲」,或是「尊崇抒情天才舒伯特」的原創管絃曲的國際作曲大賽。高達二十萬英鎊以及優勝者作品錄音發行的廣告吸引了許多作曲家參與。雖然此舉遭致各方嚴苛批評,獲得首獎的瑞典作曲家庫爾特,阿特伯格( Kurt ATTtterberg )的「第六交響曲」依約由畢勤( Thomas Beecham )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錄製唱片,也成為第一張未經音樂會公開演出即先行錄音發行的唱片。

    在電子錄音施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 1945年 )之間,還有許多相關唱片與音響的大事值得回顧。其中最重要的貢獻之ㄧ就是英國科學家布倫萊因( Alan Dawer Biumlein ),他首先設計出高品質的動圈麥克風、唱片刻片機提供電子刻錄唱片,同時間,他也建議一種立體聲錄音麥克風技法一近距擺置一對麥克風作精確雙聲道錄音法,這一方法至今依然廣泛採用,很可惜,他在二次大戰期間因飛機失事喪生,得年僅三十九。其次是1934年,美國的廣播電台開始廣泛使用「高度傳真」( High Fidelity或Hi-Fi )一詞,這是1926年英國電子工程師哈特利( Harold A. Hartley )為改善廣播與電子唱機品質所發明的名詞。另外「留聲機雜誌」( 創刊於1923年 )原本只提供唱片評介,在30年代也有「專家」提供「音響」器材探討。1930年代還出現一種新的「超外差式收音機」( superheterodyne radio receiver ),它採用固定式頻率調整,減少電台間的干擾與嘯聲。由於經濟不景氣,30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唱片點唱機」( Juke box,Juke衍生自黑人語彙之Jook,原是「跳舞」之意 )。點唱機多半設於藥房或公共娛樂場所,提供無法在家中購置唱機唱片者以投幣選擇欲聽的唱片,當然也可作為唱片購買篩選參考。揚聲器的發展在30年代益趨成熟,商業用「靜電式」( electrostatic )揚聲器首先出現於「自動樂器公司」( Auromatic Musical Instrument Co. )推出的投幣式唱機,「貝爾電話實驗室」也設計出高低音分離式揚聲器,高、低音喇叭間以濾波器分類。1931年在英國出現獨立「高音」( twrreeter )喇叭,1937年Jensen也推出「低音反射式」( bass reflex )音箱。


  2. #7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初年,葛蘭‧米勒( Glenn Miller )爵士大樂團透過廣播呈現其獨特的音樂影響力,琪唱片在美國也有極佳的銷售,迨美國涉入大戰,葛蘭‧米勒音樂隨著美軍進入英倫與世界各地,同樣造成風靡,這也是美國的舞曲音樂與搖擺爵士開始大量入侵英國的開始。另外一項受到美國影響的是1941年由「旋律製造家」( Melody Maker )雜誌主辦,在EMI「寺院路錄音間」錄製一場非正式的即興爵士演奏會實況,這是任何人只要帶上爵士樂器都可加入的所謂「Jam」( 這字是jam-boree的簡稱,原指喧鬧之宴會或娛樂單以jam而言亦有擠壓、果醬之義,其實參加演出的人「醬」在一起也頗傳神 ),此次錄音在1942年發行了「Tea for Two」、「St. Louis Blue」、「Honeysuckle Rose/I’ ve Found A New Baby」幾首經典爵士,當然戰爭期間也因來自新加坡與東南亞的虫膠( shellac )原料短缺,廠商不得不拿老唱片研磨再生使用,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唱片需求。1942年,美國音樂家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unican) 宣稱要分食唱片這鬼穩定成長的大餅,要求廠商要付給聯盟唱片版稅。僵持了二十七個月,因為器樂演奏者完全停擺,這項憾事卻轉而帶給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另一契機,一方面大眾渴望新唱片錄製,一方面公司又想推介一位「crooner」新星,於是在1943年罷工高潮,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在沒有樂團伴奏下,僅以背景和聲「伴唱」,成功發行了一系列唱片,其中最受歡迎的有「I Couldn’t Sleep A Wink last Night」與「This Is A Lovely Way To Spend An Evening」。最後當哥倫比亞與RCA的器樂錄音儲存母盤用磬,終告投降,取得協議,結束抗爭。

    Joseph Szigeti/Bartok一名小提琴家西蓋堤與名作曲家巴爾托克的1940年歷史名演

  3. #7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在這段期間,還有一項必需提及的是Decca(笛卡)唱片公司的崛起。Decca原本於1914年以販賣手提唱機「Dulcephone」起家,Decca一名起源已不可考,但是在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戰卻隨著軍人移防隨身攜帶而聲名大噪。1929年證券經紀人愛德華.路易士(Edward Lewis)買下公司,並且更名「笛卡留聲機公司」(Decca Rocord Co.)開始發行一系列古典音樂唱片,包括戴流士(Delius)的「海流」、歐芬巴赫(Offenbach)的「奧菲斯在地獄」、葛蘭傑(Grainger)的「朱特族混合曲」以及數張輕音樂與由朱利安.克里福指揮的「英國國歌」唱片。由於品質優良、價格廉宜,極具競爭力。之後發行由安塞美(E€nest Ansermet)指揮「笛卡弦樂團」演奏「韓德爾/大協奏曲op.6」等重要錄音唱片。1940年,英國「戰爭部」要求笛卡發展一套可以偵測分辨德國與英國潛艇馬達不同聲響的器材。笛卡工程帥在阿瑟.哈地(Arthur Haddy)的領導下尋求解決良策。主要需求在於錄音頻域必須高達一萬二千赫,最後目標達成,更超出二千赫。這一技術的突破,沒有理由不沿用於音樂錄音。1944年笛卡以「ffrr」(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全頻域錄音)口號發行新錄音唱片,雖然仍是單音錄音,已可預見「立體高傳真」的黎明即將降臨。

    Walter一大指揮家華爾特詮釋「大地之歌」之 1936年歷史錄音。


    二次戰後,錄音史上另一項重要的改革就是「磁帶」( tape )的應用,作為錄音媒介,它提供錄音師更具彈性的揮灑空間。1948年哥倫比亞公司推出革命性的新LP(Long Playing)唱片,每面可唱二十三分鐘。1949年7吋盤45轉似乎是另場爭戰,其實各有所需,迄今亦然。這些都是後話,以下,筆者將選介磁帶錄音之前的電子「歷史錄音唱歌」,它們都是由直刻78轉唱片轉錄的CD,雖然炒豆聲不斷,仍然無礙許多偉大音樂家的聲容笑貎萬古常青地震撼人心。

  4. #7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Fried Mahler
    Symphony No.2( Naxos 8.110152-53 )


    弗立德指揮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極具權威性,它曾從馬勒學習該曲,指揮也最被馬勒肯定,因此最能親炙馬勒之詮釋與表現。


    這套CD搜錄馬勒( 1860-1911 )作品的最早錄音,包括由柏林國立歌劇班底錄製的「悼亡兒之歌」、「少年魔號」、「盧克特歌曲集」以及弗立德(Osker Fried)指揮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是樂迷與音樂學者最重要的馬勒研究第一手有聲資料。對音響迷來說,這些錄音涵蓋1915年至1931年間,也就是從聲學( acoustic )錄音進展到電子( electrical )錄音,正可領會二者在音響再生上之差異。

    馬勒生前並未有任何唱片錄音,僅有一只鋼琴捲( pianoroll )存世。現在這套歷史錄音之重大意義在於演出者最能親炙馬勒之詮釋與表現,尤其是第二交響曲,指揮弗立德曾從馬勒學習該曲,他的指揮也最馬勒肯定。

    1920年代初葉,德國留聲機公司開始計畫找名指揮如漢斯.費茲納、奧圖.克廉佩勒與弗立德錄製交響樂作品;這些錄音仍採聲學號筒拾音,顯然極為吃力,管弦樂團的規模必須縮減,以便樂手能較近拾音號筒,加上低頻無法適當捨取,往往以土巴號(低音號)做為加強低音提琴的聲響,打擊樂器同樣難以錄製,因此也只維持最少量甚至完全略去。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同樣必須以減量錄製,但是這張1924年的錄音,在電子錄音應用之前,留聲機公司已盡其最大努力展現其大貌。事實上自78轉唱片做數位轉換的名工程師馬斯東( Ward Marston ) 是費盡千辛萬苦才讓後人有機會聆聽這一歷史演奏。因為原始唱片資料欠缺,加上原始分次錄音的地點與錄音師不同,唱片品質不一,速度不等,轉錄者必須隨時調整等化以求取音調與音質之調一。原本聲學錄音不可能再生大型管弦樂團的聲響,但是在這一錄音,如果仔細聆聽,弗立德詮釋的管弦樂仍然令人驚艷,不只是它呈現馬勒內心的樂思而已。當然音域與動態仍比不上另一軌選自1930年的「第四樂章」錄音。

    其他曲目,錄於1915年的「誰作了這首歌」(少年魔號,CD1第七軌)在頻寬、動態顯然遜於錄於1931年的「萊茵傳說」(少年魔號,CD1第九軌),也印證了電子錄音之優越與必需。

  5. #7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Beniamino Gigli: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Victor Recordings
    ( Pearl GEMM CD9367 )

    這張CD呈現部分紀禮最重要與最受喜愛的曲目,是電子錄音初期作品,仍能表現出紀禮清柔又渾厚的歌聲。


    紀禮( 1890-1957 ) 是繼卡羅素( Caruso ) 之後另一位偉大的義大利男高音。他自小喜歡歌唱,不斷自我學習與練唱,迫於生活,當過地方藥師助手,也做過羅馬都會僕役,直到以「瑪塔」、「路易莎.米勒」與「梅菲斯特費勒」三部歌劇的詠歎調獲得羅馬聖西西里亞音樂院的獎學金,進入音樂院才開始步上坦途。

    1914年他在「帕瑪歌唱大賽」( Parma singing competition ) 中擊敗105位參賽者而嶄露頭角。同年10月15日在羅維奇大眾劇院首演龐開利( Ponchielle ) 的歌劇「喬宮達」。1920年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此後在此駐唱長達12年),並立即獲得Victor Talking Machine唱片公司簽約,次年即出版首批唱片。

    這張CD收集的都是電子錄音的作品,也呈現部分紀禮最重要與最受喜愛的曲目。其中,董尼采第( Donizetti ) 的「拉美摩的露西亞」是他最擅長劇目之一,從出道到1950年代初最後演出都少不了這齣戲。這張唱片蒐集了他在1927年不同時間的演唱版本三幕選曲,有獨詠有重唱。另外,收錄有威爾第( Verdi ) 的「第一次十字軍的隆巴第人」第三幕中與女高章Rethberg、男低音Pinza喜悅祝福的三重唱,融合三個偉大的聲樂,令人回味無窮。其他尚有龐開利「喬宮達」、比才( Bizet ) 「採珠者」、林姆斯基.柯薩可夫「沙得可」等歌劇詠歎調以及安可小曲。

    電子錄音初期作品,音效不差,頻域其寬,紀禮清柔又渾厚的歌聲隨著劇中人物的表情生動演釋。

  6. #7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Arturo Toscanini and the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 of
    New York ( Pearl GEMM CDS 9373 )


    這套CD收錄托斯卡尼尼在1926至1936年間與紐約的愛樂交響管弦樂團的演出,比後來與NBC交響樂團的錄音更能展現他的顛峰藝境以及一流樂團十年合作的諧和默契。


    義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1867-1957 ) 至少有三次 ( 1921、1926、1929 ) 因不滿錄音品質而金盆洗手拒絕錄音,我們從1930年他哀怨地對Ugo Ojetti說:「不要跟我談什麼唱片錄音,那真是項殉難。你不斷地工作,母盤看似不錯,但是當你聽過製成的唱片,你真想把頭髮拔光。」這1936年間與紐約的愛樂交響管弦樂團(紐約愛樂與紐約交響合併供稱)的錄音卻是最能呈現托斯卡尼尼管強指揮藝術的活生見證。這些比後來與NBC交響樂團的High-Fidelity重錄曲目更能展現他的顛峰藝境以及與一流樂團十年合作的諧和默契。這些錄音唱片已經有幾十年難以在市面尋獲,Pearl唱片公司三張一套的CD轉錄片可滿足樂迷的期待。

    到1926年之前,樂迷大都只瞭解托氏在歌劇院指揮的成就,對管弦音樂的詮釋僅止於屈指可數的音樂會,因此,1926年到1939年在紐約的管強演奏會才讓人們認知他偉大藝術的另一面。1926年托氏指揮雷斯比基「羅馬之松」中「傑尼庫倫之松」樂段,依作曲家囑咐,背景使用文前提過的Brunswick「 Panatrope」電子唱機播放夜鶯的叫聲,托氏對此極感興趣,也參觀過Brunswick錄音實驗室,對其錄製印象深刻,因此同意請Brunswick於1926年2月在卡內基廳內的「章節室」錄製孟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使用相當原始的「光束法」電子錄音,但是在「詼諧曲」樂段出現明顯的咳嗽聲的不嚴謹態度,加上錄音過程嚴峻的考驗以及結果的不滿意的音效,讓大師極不愉快而發誓不再錄製唱片。「夜曲」與「詼諧曲」這兩段音樂都收入第一輯,1929年重錄的「詼諧曲」也一併搜入。三年後( 1929年3月),大師指揮合併的愛樂交響管弦樂團,在卡內基主廳,換由Victor Talking Machine公司錄音,在一流樂手雲集的樂團,大師以較快的速度,豐富的細節為杜卡斯( Dukas ) 的「魔法師的門徒」做一經典詮釋。同一時間還錄有威爾第「茶花女」的前奏曲。隨後在3月與4月間還錄下海頓的「第101號交響曲」與莫札特的「第35號交響曲」。第二首古典曲目,托氏採樂手減量演出,從錄音中可以聽出大師以愉快鬆逸手法讓音樂原有的活力散放。

  7. #7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Richard Strauss
    Conducts HisOrchetral
    Works( Pearl GEMM CD 9366 )


    李查‧史特勞斯不但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也是重要的指揮家,藉由這張CD,後人得以聆賞一位偉大的浪漫派作曲家如何詮釋自己的作品。


    在1929年底,Victor錄音計劃結束之前,大師進行葛路克( Gluck )的「塞爾維理髮師序曲」( 第三集軌8 ),由於壓製完成的早期Victor「Orthoponic」( 正音 )唱片,表面雜音有如厚霧,再度讓大師跳腳。1931年大師帶團巡迴歐洲載譽歸國,在卡內基聽開始「貝多芬系列」演出,在演奏「田園交響曲」與「命運交響曲」場次,RCA Victor的錄音師偷偷以兩部刻片機交替錄音,準備給大師ㄧ個驚喜,沒想到聽到試片,大師認為聲音超差,堅持必須將母片搗毀。1933年,重錄「命運」,RCA將音樂會現場拾音訊號傳到紐約錄音室,並且先行錄在影片再轉製78轉唱片( 影片錄音,甚至立體聲早於唱片磁帶錄音一、二十年 ),雖然採近距麥克風拾音以減少觀眾雜音,並且演奏亦極精彩,但是仍未獲大師首發片,直到1936年,大師與「愛樂」合作即將結束才放行,並且同意再錄製他拿手的華格納歌劇管弦曲,留下收錄在第二輯中輝煌的演錄佳構。

    第三輯收錄的都是1936年間錄音,RCA Victor錄音師與大師取得妥協,唱片逐面錄製,而一氣呵成,指揮與樂團、錄音小組較不忙亂,終於完成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傳奇演繹,五十年間無人能及。之後不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同樣順利完成,多出的時間再加錄羅西尼的「榭米拉米德序曲」與「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人序曲」等燦麗作品。

    偉大的詮釋,歷史的錄音,十足的音樂。

    李查‧史特勞斯( 1864-1949 )做為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常被忽略他也是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幸好他的指揮藝術有唱片保存,只是依然被低估。早在電子錄音前的1917年他就進了錄音間,最後錄音是在1944年,與維也納音樂,以早期磁帶錄製自己的作品。這當中,他大多錄製自己的管弦作品。1920年代末期,他錄過他最喜愛的「莫札特最後三首交響曲」、「貝多芬第五號與第七號交響曲」以及莫札特、葛路克、韋伯、華格納等人的序曲。這張電子錄音的歷史唱片收錄了李查‧史特勞斯著名的三首管弦曲,包括「唐璜」與「提爾愉快的惡作劇」二首交響詩,以及「冒牌貴族」組曲,是1929與1939年的錄音。它讓我們知道李查‧史特勞斯希望他的音樂該怎麼呈現,事實上這也是唱片帶來的神奇,讓後人聆賞一位偉大的浪漫派作曲家也是偉大的指揮家所留下的管弦錄音真瑰。錄音成效不差,高音清晰不銳,低音有模有樣。

  8. #7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Alfred Cortot
    Franck / Ravel / Saint-Saens( Naxos 8.110613 )


    在這張CD中,柯爾托以他獨特的分句與音色,反映浪漫派作品的抒情氛圍與高雅氣質。音效出乎意外的好,並且幾無雜音。


    柯爾托( 1877-1962 )出生瑞士,是二十世紀初期法國鋼琴音樂最佳的詮釋者。他除是位鋼琴演奏家,在指揮與教學也都備受推崇。在鋼琴演奏方面,對十九世紀浪漫派音樂研究頗深,能以獨特的分句與音色,反映浪漫派作品的抒情氛圍與高雅氣質,在這張唱片淋漓呈現。

    這張唱片收錄了三位法國作曲家的鋼琴 / 管弦作品,包括法朗克的「交響變奏曲」、聖桑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外帶一首聖桑的「華爾滋練習曲」。

    「交響樂奏曲」是一首又自由的幻想變奏曲,「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是一首古典智慧與浪漫構成的完成結合,「左手鋼琴協奏曲」是一首帶爵士樂風的華麗音響世界。

    柯爾特詮釋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卡沙德修( Casadesus )版本並列歷史名演。在「交響變奏曲」展現幻化的情感與技法,在柯爾托自己改編為雙手彈奏的「左手鋼琴協奏曲」則是耳迷目眩精采絕倫。

    分別為1934、1935、1939年的錄音,音效出乎意外的好,頻寬、動態、細節、質量都頗可觀,並且幾無雜音。


  9. #7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Pablo Casals
    Plays Works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 Pearl GEMM CD9349 )


    在德伏札克的協奏曲,卡氏掌握了十九世紀的浪漫真髓,以驚人的熱情詮釋這不感人的鄉愁與悲歌,是虫膠唱片的經典之作,也是樂迷不可錯過的名演。


    卡薩爾斯( 1876-1973 )是西班牙的大提琴家、指揮家、作曲家與鋼琴家。他堪稱十九、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演奏家。他既是音樂熱愛者,也是人道主義者,他可以不眠不休地指揮由人工組成的管弦樂團,在西班牙內戰又投注全部心力救助難民。當然大家較瞭解的是他對大提琴演奏技法與音色的創見以及巴赫、貝多芬、海頓作品的新見解,更是巴赫「六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成為大提琴家試金石的推介者。

    他的大提琴音色與技法始終是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但是無人能及,他能拉出獨特煉金的音色、如歌抒情的音彩。這張電子錄音的78轉唱片轉製的CD已能呈現他的這些特質。

    這張唱片收錄羅德納( Landon Ronald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協奏,卡薩爾斯主義的鮑凱利尼( Boccherini )|「誓言( Kol Nidrei )以及由塞爾( George Szell )指揮捷克愛樂協奏的德伏札克「降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分別是1936與1937年的電子錄音。在鮑凱利尼的協奏曲,不論是甜美旋律、哀愁氣氛、複弦琶音、三連音符、跳躍音程,卡薩爾斯悠哉滑弓,樂思綿延。在「誓言」的宣敘部,卡氏及展現戲劇張力,在長段抒情救贖樂節,卡氏的吟哦表白之虔誠優美琴韻更是無人可比。在德伏札克的協奏曲,卡氏掌握了十九世紀的浪慢真髓,以驚人的熱情詮釋這部感人的鄉愁與悲歌,是虫膠唱片的經典之作。除了Pearl,EMI mono 763498-2與Naxps mono8.11093亦有同一版本不同的CD轉製,其演繹音樂性之佳,是樂迷聽再多的立體聲版本仍須聆賞的名演,事實上,錄音音質甚佳,低頻亦足。

  10. #8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Kreisler
    Plays Violin Concertos
    (Pearl GEMM CDS 9362 )


    這張由1935與1936年78轉唱片轉錄的CD,可以欣賞到客萊斯勒高超的技巧及著名的悠長樂段的歌唱風格。


    奧國小提琴家克萊斯勒( 1875-1962 )是音樂神童,七歲登台演出,並破格進入維也納音樂院,九歲時布魯克納給予首次公開獨奏會,十二歲即獲得羅馬大獎。曾赴法國隨韋尼亞斯基與薩拉沙特的老師馬沙( Joseph Massart )學習器樂法。1888年到美國波士頓演奏,旋即返回維也納,棄樂從醫並入伍受訓。1899年經過八週苦練再度返回樂壇,又赴美國。1914年參選受傷,退伍入籍美國。

    克萊斯勒的小提琴藝術可以說是集眾家之大成,也就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要素 ─ 嫻熟技巧、亮麗純音、真誠慧心他都具備,外加他讀友的魅力與優雅、熱情的活力以及非凡的人生。小提琴大師梅紐因( Manuhin )就這樣形容克萊斯勒:異於其他演奏家,他像在述說音樂,似乎每一作品都是像喜愛者朗讀一首詩歌。此外,他心胸寬闊也樂意助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都以大部分收入捐助難民;首次聽到孩童海飛茲演奏後,向他的同門琴巴利斯特說:「海飛茲崛起就是我離開之時」。

    1920年代中、末葉,克萊斯勒與布雷克( Leo Blech )指揮的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錄製孟德爾松、貝多芬與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現在這套78轉唱片轉製的CD是他在1935與1936年分別與羅納德 / 倫敦愛樂、巴比羅里 / 倫敦愛樂同曲目的重灌唱片、外加奧曼地 / 費城管弦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在孟德爾松的協奏曲,克氏呈現他著名的悠長樂段的歌唱風格,特別是慢板樂章;在布拉姆斯的協奏曲,克氏以他高超的技術,自信下弓,並且高雅地述說這部技法艱辛、創意驚人的曲作;在貝多芬的協奏曲,克氏在開頭樂章展現純粹古典恢弘風範,在慢板中間樂章吟唱甜美抒情,在輪旋終樂章則充滿溫馨與幽默;在克氏改編的帕洛尼尼協奏曲第一樂章具有後期浪漫派曲風,雖略顯甘膩,克氏的演奏依然展現非凡才氣,甜蜜華麗。

    錄音不錯,轉製良好,小提琴錄得紮實甜美,儘管高頻延伸仍有所欠缺。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