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3頁 第一第一 123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1 到 20 共計 60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EMI FRANCE 之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全集.........

    是這套嗎?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EMI FRANCE 之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全集.........

    是這套嗎?
    是這一套,但是很難入門,千萬別一開始就聽這一套啊!8) 8)

  3. #3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是這一套,但是很難入門,千萬別一開始就聽這一套啊!8) 8)
    why?..........................

  4. #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EMI FRANCE 之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全集.........

    是這套嗎?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是這一套,但是很難入門,千萬別一開始就聽這一套啊!8) 8)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why?..........................
    因為我們習慣『線條』的欣賞,很容易重視樂曲的情感起伏,而舒李希特卻是主張不涉及情感而進行純粹型式結構的音樂營造,也就是說,期待從中聽到貝多芬的命運、奮鬥、抗爭....會非常難聽到,所以,會很難入門...:)

    當然了,也許有些人反而特別容易從這個角度去入門貝多芬,那 就可以試試看了!...

  5. #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論謝霖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掬取一把貝多芬作品裡真正的神髓
      ──  論謝霖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這樣的經典曲目,版本之多只能以「百家爭鳴」來形容;然而,越是知名的曲目,越有一種「定位」的問題:在「中期的貝多芬」被我們理解成「向命運奮鬥」的意象時,這首曲目詮釋也就被「定位」成表現澎湃氣勢的作品了;這時如果有一違反定位的詮釋,或許我們就不會接受;之後,仔細聆聽下,越來越覺得有極為動人的表現,如果能因此促使我們重新反省那些未必可靠的定位,這個詮釋便可謂真正指向音樂神髓的演奏;亦即,欣賞一件作品時,我們也許能採取一種純淨的態度:不管此作品被揣測成反映人生,或是附會成為什麼而寫,作品本身有自己的意義;以這首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而言,仔細欣賞,便能發覺其中真正絕妙的曲趣主要在一種沉靜的手法,貫徹三個樂章,如果演奏家意識到這層需要,他將打破所有不可靠的「定位」;謝霖這一個版本,可說是真正指向這種本質的偉大演奏。

      由謝霖的演奏我們可以發覺他何以是一位坦誠演奏卻帶出最多樂曲意義的音樂家:以第一樂章而言,他使用相當慢的速度,這使得全篇樂章毫無任何炫人耀技的成份;如果期待他使用彈性速度來調味,你將又發現他的速度變化極為保守;這種速度的控制想當然一定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但事實上,我們卻覺得這樂章許多被忽略的成份赤夥夥地展現;這是什麼因素呢?筆者再三考量,認為唯一的解釋是這種速度能忠實呈現「小提琴與樂團的接續」以及「小提琴旋律本身的內聲部」。

      貝多芬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很喜歡用一種手法:樂團齊奏後經過短暫的十六分之一休止符,獨奏小提琴再承續樂團奏出音符的發展;這種手法說明了貝多芬以很細膩的手法表達獨奏樂器與樂團的結構,同樣的手法在第二號小提琴浪漫曲也有漂亮的發揮;於是我們發現謝霖慧眼獨具的速度感完整表達這種樂念。此外,仔細追逐獨奏樂器時時出現的十六分之一音符旋律,貝多芬往往在低音絃注入豐富的內聲部,這樣的旋律線可說是謝霖的專長,音符縱橫間彷彿有非凡的和絃殘響。

      在上述的細部特徵之外,隱隱然我們捉到謝霖賦與這樂曲的主要意境:無論是那個好版本,第一樂章發展部神秘內省的意境一定帶給我們心靈最大的安慰;問題是這層表現與「向命運奮鬥」的「定位」是矛盾的,演奏家要如何正視這問題呢?對謝霖而言這問題是不存在的,他著力表現樂曲本身的要求,不必在意任何外在的「定位」,自然可大著膽子把全首樂曲的風格統一在這種沉靜的氣氛中。從這一點切入,我們便能欣賞到謝霖建構的這場偉大演奏:為了有更沉思性地美麗,所有主旋律的表現便不能太激切;他把第一樂章的旋律全部以重視細節的忠實態度強調每一個快速或慢速的音符,所以可稱為是一種「坦誠」的表現;這種坦誠流露的背景一轉入最動人的發展部時,我們不會感到突兀,更覺得轉為小調的第一主題變形地無比動人;其後綿延不斷的三連音裡,節制的斷音保留旋律的平順,與其後平分弓的樂句對比更是突顯樂曲的無限內容。如果聽到這一段發展部而不覺得枯燥,或許便能體會貝多芬在此樂曲的用心;如果先前樂段沒有謝霖匠心獨具的醞釀,或許我們會像這樂曲首演時一樣覺得這樂章平凡重覆的樂句太多;這些平凡重覆的樂句在謝霖的手下,一一變成沉刻內省的吟哦。

      第二樂章裡過度使用的高把位很容易讓演奏者當成「高把位展技曲」,這時謝霖不誇張的高音使樂曲更為動人;這樂章可讓我們了解他在強弱音間的絕妙控制:有時他讓一個樂句起始的極高音由弱而強出現,有時他在一串漸強的上升音符中的最高音剎那間轉弱再轉強;這些手法終歸一句,是他為了避免過份強調高把位的華麗而失去樂曲深情的傾訴:那麼,真正要被深情傾訴的是什麼呢?第二主題是最好的答案,他刻意由弱而強營造出由遠而近的氣氛,足以稱為這樂章的絕唱。

      第三樂章一開始以G絃獨奏的旋律讓我們覺得加上了明顯的強弱變化,但同時卻抑制了過度的斷音,因此在活潑之外,旋律的性格仍統一在前兩個樂章中;隨後的雙絃旋律,或是綿延的十六分之一音符,謝霖總是強調音符平順的連結;間或出現一小段輕巧的斷音,總立即配上強弱變動的平分音;這樣的一個開始,同樣讓樂曲中段出現的美麗小調旋律得到輝映,而我們又能感到這條旋律不是一味的悽美,別有一番克己的淡淡思緒。

      任何企圖讓這首偉大樂曲沾染上「奮鬥」氣氛的手法都不能避免三方面的攻擊:來自第一樂章的發展部、來自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來自第三樂章的中段;為了統整這些日後蘊育成偉大後期風格的因子,謝霖揚棄了許多討好人的方法而深深醉心在自己領悟的識見。近似的理念,我們也能在密爾斯坦身上一睹面目,只是論及一個詮釋能否讓我們對這樂曲有深刻了解時,便無人可做到謝霖這樣的地步;經驗裡這個版本總是不容易得人讚美,但是,正如筆者一再提出的淺見:真正挖掘出樂曲內涵的演奏,可能才是真正促使增加音樂修養的門徑;正如他寧可不用易討好人的克萊斯勒版裝飾奏,而使用氣質上較符合的姚阿幸版;可惜這樣一位在貝多芬、巴哈與莫札特留下永恒典範的忠實音樂演奏家,己經告別這個塵世了。

    (END)

  6. #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給 john925 大喊:加油,加油,加油!等你寫完我再來補充幾點....

  7. #7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給 john925 大喊:加油,加油,加油!等你寫完我再來補充幾點....
    唉呀!文筆不好啦!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整理得出來...(sweat)

    手邊資料有一些,但如何深入淺出,甚至加入自己的觀點,仍需要時間來培養賞析音樂的typology。

    另外我想加入一些以音響為角度的聆聽觀點...

    目前覺得Karajan SHM-CD,以及Cluytens的EMI套裝,這兩各版本比較能在音響觀點中出線!

  8.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唉呀!文筆不好啦!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整理得出來...(sweat)
    手邊資料有一些,但如何深入淺出,甚至加入自己的觀點,仍需要時間來培養賞析音樂的typology。

    另外我想加入一些以音響為角度的聆聽觀點...
    目前覺得Karajan SHM-CD,以及Cluytens的EMI套裝,這兩各版本比較能在音響觀點中出線!
    通常要深入『淺出』,就要『很會講故事』,也就是要重視『樂』而帶過『音』;如果想要把『音』的層次講得深入淺出,那實在是高難度!你要挑戰的是前者還是後者?

    前者我推薦你可以觀摩『樂興之時』blog: http://blog.roodo.com/woyte ,引人入勝。
    後者可以參考本臭屁王或林芳宜的blog: http://blog.chinatimes.com/martius <== 這傢伙是真正的音樂專家兼作曲家。

    至於音響角度,多半得把總譜拿出來證明『這裡應該聽到什麼音響效果』了;不過,總譜沒有『音色』的資訊與『音場』的資訊,換句話說這部份是以譜為鑑的愛樂者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ok,再來等著欣賞你的發表!...

  9. #9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哇... J兄寫得真精彩...

  10. #10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第一樂章:奮鬥

    "To some it is Napoleon, to some it is a philosophical struggle, to me it is allegro con brio"
    Arturo Toscanini

    托斯卡尼尼:「對有些人來說(英雄)是拿破崙,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哲學思辯上的掙扎,對我來說那就是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版」


    第一樂章的兩聲降E主和弦巨響,是否掀起了浪漫時期的新頁?四年後(1808年)的貝五有

    著出名的「嗯當當當當--」四聲代表命運敲門的命運動機。貝三這兩聲,是否意味英雄

    出征的步伐。


    譜例一

    譜例一樂器演奏的音符,不外是降E大調135三音所構成的主和弦。英雄身上鎧甲碰撞

    聲尤迴盪在空氣中,馬上就揚起出征的步伐。「英雄動機」由降E主和弦135構成S型的

    旋律線。然而,此動機卻停在一個升半音的Do,而且此音還漸強Cresc.,直叫人無法

    漠視這種不和諧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不禁讓我們懷疑由低音提琴所演奏的英雄主題,究

    竟是為了展現英雄的壯闊凜然,還是為了表現升半音Do所塑造的陰鬱神秘不可知的未

    來...


    譜例二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