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660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0
    Thanked 5,500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Eton 查看文章
    人類的聽覺不是線性的 - 有關維基百科的 Equal-loudness contour 相同音壓等高線圖, 真是發人省思,
    我們要的是甚麼長像的頻率特性曲線?非常好的一篇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Equal-loudness_contour

    ETON 兄你好!承蒙垂青邀約,結果我為了照顧小朋友完全無法排出時間來,真是太失禮了,先向你致歉......

    不過針對這篇文章引起的幾個討論文章我想要好好辨正一下....:)

    音響重播(包含空間處理)做到平坦的頻響,當然不是好聲保證,甚至不見得是正確的聲音,因為頻響只是聽覺的一小部份而己。這一點應無疑問。

    但是上述『頻率特性曲線』的解釋,大家(包含國外音響大師們)都犯錯嚴重了!.....:P

    該曲線是怎麼來?最簡單的想像方法,就是給 20-20K頻響平坦的『物理刺激』,然後就會得到上述的『心理感受』。因此,唯有音響重播能百分之百 20-20K頻響平坦,才能重現上述的心理感受曲線。

    換句話說,如果看到上述『頻率特性曲線』的心理現象(在此稱為兩端低中間高),然後把音響重播修正成兩端高中間低,然後得到20-20K『頻率特性曲線』完全平坦的心理感受曲線,對不起!!這會產生錯誤的『聲音知覺』,因為在我們的認知系統的知覺,『兩端低中間高』才是正確的聲音,『完全平坦』是錯誤的聲音。

    而要得到心理感受到『兩端中間高』這種正確的感受,唯有音響重撥能真正在物理刺激上得到『完全平坦』的結果,才能得到相對應的心理感受。因此,上述這個『頻率特性曲線』,其實更是證明音響設計一定要頻響完全平坦,否則得不到百分之百正確的心理感受.....:P

    當然了,音響重播的效果中,頻響曲線的影響是很小的,所以這個錯誤才會犯這麼久還是沒有被指正出來。但是它終究是很嚴重的錯誤,所以要被指正....:)

    若是要談專業的知覺心理現象,其實該曲線常常讓我們誤解成:『人耳對超高頻與超低頻的變化不敏感』,至此這個圖表就真的應該丟到垃圾桶了.... 人耳對某一頻率、例如20K HZ好了,當然不敏感,可能80DB了你我還是聽不到。但是A聲音無20KHZ,B聲音卻有,這時拿給人來測試,只要加以古典制約的電擊,百分之百一定可以偵測到。所以人耳雖然對20 K HZ的『絕對音量大小』不敏感,但是對 20K HZ 的『變化量』(對應在發燒友中所謂的『暫態反應』)是非常可怕地敏感,跟中頻一樣敏感!只是一般生活中不會有人電擊我們,所以我們的認知系統學會『不在乎20K HZ的變化』,所以發燒友也很容易忽略它。

    可是,當發燒友越來越挑剔,30HZ到16K都完善了,那麼他會被自己的發燒狂熱形同電擊自己一般地驅策,重新注意到先前被忽視的 20K、30K....甚至 192K、1920K 說不定都有可能.......:)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