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476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五谷 查看文章
    ....測試頻率段,所以就以樂器聲來簡單的描述.腳踏鼓聲還算可以過得去,雖然膀腫了一點點,但還可以接受,人聲都算可以接受,差了一點對焦(喇叭擺位應該可以修正),高頻方面也算不錯.就是在鼓棍敲在鼓皮那段音頻就嚴重失真了,沒有鼓皮聲的感覺,聽到得只是一團模糊聲而已.這是那一段頻率的問題?
    鼓皮被敲的那一剎那.因你說是棍敲..聲頻是相對高一些的.

    若是中國大鼓.甚或到西洋TonTon.其實起音時頻率並沒有太低到哪裡去.
    之所以腫或接近哄的聲音.多為空間效應.泰半在60hz左右為聲音加了料..
    而窄長空間相對的110~120hz左右.中音鼓或定音鼓主要頻率點往往是凹陷的.
    這大概就是..
    沒有鼓皮感.而鼓聲餘韻腫或哄的原因了..?


    引用 作者: 五谷 查看文章
    問題是更深沉的大鼓播放還可以接受,線條'比例'結實度都可以,為何在小鼓卻出現模糊了?
    西洋小鼓?
    它是有響弦的聲音..頻率還算高的囉..

    猜想是..
    空間裡中高段1~2khz消散速度不夠..
    這有可能不小的扭曲了重播效果.會使聲音表情變形..?!
    放段2重奏看看..中高頻聲音若會刺或衝得太前面..
    大概就是它了..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