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3 條

查看主題

  1. #13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最後, 讓我們來微調一下Toe-in角度! Toe-in的調整可以讓音像的聚焦更準確. Avantgarde的號角不同於傳統設計的喇叭, 擴散性很好. 因此Toe-in角度不需要大, 通常3~5度就差不多了, 更是很少超過10度, 用家不妨也嚐試看看作些微調, 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David把這些微調比喻為照相時對焦的動作 (David早年時曾投身攝影), 影像從模糊到清晰, 聲音從混酌到清楚都是異曲同工. 如何評定調整到位了呢? David常常把Sits in (或者是Seats in!?)掛在嘴邊, 身為一個參與實際製作音樂的音樂人, 他說錄音當中每個聲音的定位一定是明確且清楚的. 這樣製作人或者音樂家才能「惡搞」(我自己說的)這些聲音, 要它們反相也好, 遊走於音場之中也好, 前提都是在混音的時候要有清楚的定位. 所以聲音安穩地坐落在屬於它們的空間當中是調整到位的系統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也是David自己來評斷調整到不到位最重要的參考依據之一!

    David又說許多愛樂者/發燒友總是在期待一個音響的「烏托邦」(Utopia), 但David說其實烏托邦並不存在. 以他在Pro Audio幾十年的經驗, 他說, 完美的現場屈指可數. 他說尤其是大型的商演, 場地越大通常聲響效果越差, 他說在大場地演出絕大多數是商業的考量. 反而是越小的空間, 越容易控制, 得到的效果通常也越好. David說他曾經到過好幾個大型的表演場地, 結果鼓一敲, 回音綿延不絕. 那是完全無解的, 也只能將就演出! 我們樂迷常常說的「以現場為師」其實當中依然有吊詭之處!

  2.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