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rmiba 查看文章
若您受到Rip CD相關優化電源討論的影響, 採用
Olive 4HD 來 Rip CD, 或許只有解決部份問題...

本質上Olive 4HD 應該是採embeded Unix 系統,
(由Backup 使用的 tar file 及 Import資料夾內的
.formacimportfile來看, 這些都是Unix 下的作法)
收藏的音樂太過冷門/發燒, 或以中文為主, 補tag資
訊會花掉不少時間, 到頭來Rip 的工作可能主要還是
得由PC端來做(Album Art 錯誤/Tag抓不到/ANSI v.s.
Unicode文字編碼問題)

不過Olive 4HD 的確朝理想的數位訊源又邁進了一大步,
忘掉電源優化/完美Rip 這回事, 比較能享受它帶來的便利
我也是拜讀過那3篇...
最近有提到系統優化中,以作業系統別來比較聲音
Linux(Unix)>MAC>MS
以Olive的背景來說,有強力的軟體設計能力,這也是他們能整合出Olive 4HD這些硬體的優勢.
至於Album Art 錯誤/Tag抓不到/ANSI v.s. Unicode文字編碼問題
我在EAC上已經習慣了...
(我的CD中有80%是日文CD..10%西洋... 10%古典...0%中文.)
加上我目前RIP CD後只有WAV檔..封面資料都沒抓..
所以入手後,就一次整理起來!

現在比較困擾我的是...手上有不少音樂檔案格式為ogg檔...
Olive好像不支援(sweat)
要自己轉檔為WAV又怕有轉檔上的音質損失...

不管如何,實際試一次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