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22, 03:37 PM
#121
作者: jackwang
這也是我心中的一個很大疑問|(|-
在做DRC校正時 用的是電腦中的軟體
的確在校正前後會有差異性...
但是回復到唱片時 弟覺得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到底是因為沒有前後比較所以聽不出差異性
還是電腦軟體.......
最近用數位相機常常因為色溫的校正搞得頭大
而用底片時"幾乎"很少考慮到色溫的問題(除非商業攝影)
其實
我們常常把藝術跟科學一起討論 很容易沒有共識
色偏 就是顏色"不正確"啦
但有時 色偏 反而是另一種情感藝術的表達
最近器材變化快 ..
結果 聽音樂的時間有點變少
那還事小...
若是搞到要在牆上或天花板釘一些板子:^):^)
可能會被人念到根本不用聽音樂啦
是經過電腦等化嗎?
這過程恐怕就損失很多訊息了.
-
-
2011-02-23, 09:08 AM
#122
[QUOTE=martin;123488]人很容易受到預期心態的影響,會聽到那些自己想聽的變化。所以用自己熟悉的唱片測試音響是危險的,因為你太清楚哪一個段落有什麼變化,反而逼得自己專心去聽那些小節而忽略了整體的音樂感受...。這也是為什麼比較嚴謹的音響評論應該要有比較長期(Stereophile一般來說,兩三個月以上吧)的測試。
(恕...刪).
確是.嚴謹且長時間聽比會比較精確而不易誤判讀..多與人交流(聽)也會比較客觀.
以自己(非此相關科班)~開始實際接觸有關於測量+試聽印證的經歷來說.
前半年其實大半在摸索..之後才略微進入堂奧..
-
-
2011-02-23, 09:24 AM
#123
長時間聆聽會減少錯誤率,不過仍然不夠
但最好再加上與參考器材的盲目試聽.....
-
-
2011-02-23, 11:04 AM
#124
作者: hojuiyang111
是經過電腦等化嗎?
這過程恐怕就損失很多訊息了.
如果是在數位的domain弄,應該是沒什麼損失. 類比轉數位再轉類比,那就有可能會有損失了.
當然,數位化的過程是個重點,007的藍光片就轉得相當好,連原來母帶的deterioration都補地很好. 如果弄音樂的人也能用一樣的精力,類比轉數位還是可以做地很好的. Philips當年用的NoNoise就是個把好東西弄壞的例子.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7, 06:58 PM
#125
-
-
2011-02-27, 06:59 PM
#126
見tomhungtom?系統音響架~看起來..很像是 solid tech架子嗎.?
-
-
2011-03-09, 07:24 PM
#127
作者: jackwang
再推一臺唱放..
ASR Mini Exclusive這一台跟Acoustic Plan 韻味不太一樣
ASR Mini Exclusive 速度快,細節多,背景很淨,幾乎沒有哼聲
New toys(turntable..)..happy.?:P
-
-
2011-03-24, 03:38 PM
#128
-
-
2011-06-06, 08:11 PM
#129
Jackwang兄,小弟對Marten的箱子也很感興趣,請問Coltrane對後墻距離有沒有特殊要求,另外聽音環境是否需要增加很多吸音的手段。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