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共101頁 第一第一 ... 377785868788899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61 到 870 共計 1008 條
  1. #861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好像找道之前說高頻"耐優"的原因了,

    用Filtered IR這個功能找了好久終於找到2K這個頻率附近似乎直接音與反射音是一樣強度的, 這個短的時間內耳多接受到一樣強度的聲音, 會讓該頻率聲音變大



    到底是不是我猜測的這樣呢? 就待有空時來做些實驗吧!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3. #862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重點就在這裡!!
    自己在家測試喇叭,是要測試在自己的空間所產生出的數據時,為何還要驗證喇叭出廠前測量的數據???

    Arrakis或者海神,在距離2.5M以內測量之後,幾乎都是"美麗數字".
    試問,有意義嗎??
    如果將Arrakis或海神塞到10坪空間,然後在1M正對SP高音(或與中音之間)距離純測喇叭.
    請問,這對我有何意義??
    漂亮的數字??自欺欺人???
    是我,連測都不測.
    因為我根本不會距離Arrakis或海神只有3M以內聆聽!!

    實際測量的目的是為何??
    喇叭出廠前的數字??
    喇叭在空間裡的相對數字??
    如果是後者,務實一點,將測試距離拉到你真正聆聽的距離.
    而即使數據再怎麼難看,但那才是真正反映喇叭在空間裡+"適當聆聽位置"所產生的務實數據!!
    當然.馬克所首測量的就是該空間系統其SP相對於人耳的數據.相信其他燒友或在下多次測量過的結果都是這內容居多.
    原廠數據的標示之手法有其撇步在.但至少是一個固定空間條件下的標準.
    我們自測主要是看空間系統的走向.也可以驗證自己耳朵到哪裡或音響觀有無偏差囉..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哈哈 我也不知道我量的對不對, 解讀的正不正確, 就拋磚引玉嘛~~~引來些高手討論一下~~~

    雖然我的空間有點緊蹦了, 能動的地方也不多了, 但還是至少要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 免得聽久了把錯的聲音當成對的, 那就大條了!!

    沒事的啦, 有質疑有辯論才是教學相長啊, Andy等我學成去你家你丟災細 嘿嘿嘿~~~~
    坦白的說.Mic是校過的.軟體是ok的.操作設定是對的..就不必質疑了.否則就不用測了..嘻嘻.

    玩音響自詡為金耳朵或神耳或仙耳者.
    在下會建議先到聽力檢測中心或是全身健檢時(會有此項目).好好檢視自己耳力到底在什麼程度.搞不好高端頻率的接收都都退化了還不知道勒..
    當然退了一些也沒關係.音響重播是自己要聽的.想法子補一些回來就ok了.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個人認為,你的方向大體上都很OK.
    空間雖有點緊蹦,但少你沒亂搞,這點,很多人應該多向你學習!!
    對的.
    馬克對空間以被動道具設法做改善與修正的方向也弄很久了.也有朋友依其建議而有改善.
    這個時候以實際測量來印證或自我挑戰.是很實際的做法.


  4.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5. #863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玩音響自詡為金耳朵或神耳或仙耳者.
    在下會建議先到聽力檢測中心或是全身健檢時(會有此項目).好好檢視自己耳力到底在什麼程度.搞不好高端頻率的接收都都退化了還不知道勒..
    當然退了一些也沒關係.音響重播是自己要聽的.想法子補一些回來就ok了.

    這是有趣的話題,

    高頻感受下降,會如何影響聽感?

    要加高頻嗎? 怎麼加呢?

  6. #864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與到問題我的個性沒辦法等, 既然由前次的測量預測到聆聽位置後方的問題, 那就嘗試著解決!

    解決方法?

    當然也只有寬頻吸音一途了! 看照片, 是這樣測的, 拿塊Realtraps的Minitrap放在後方做寬頻吸音!



    結果呢?

    先看頻譜!

    似乎更平順了?!



    直接看ETC, 空間反射音的變化

    哈! 之前有較高的反射音都大幅下降了!

    最凸那根發生在0.5ms, 與直接音差距17cm!? 太近了吧? 大概是電視或者喇叭本身的繞射所造成的吧? 先不管, 反正之前的量測也有



    後來我用Tosi的Sarasate第二集來驗證一下, 嗯! 高頻果然順多了!

    看來這麼處理是正確的方向, 也證明了我心中一直有的疑惑, 現在就差怎麼導入了

  7.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8. #86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9.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866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舊圖看來.近1與2ms多是最凸最近的間接音.
    1ms行程(來回)差34cm的一根應該就是頭位的後牆了.只有他最靠近.
    至於2ms(其實近2.5了算75cm好了)行程差推想?應該是沙發面.也見到椅面有墊薄毯.
    因為地坪反射的行程差距離應該是超過這個數字的.

    新圖的話.
    看長一點的.20ms時間處衰退值大約是25dB.
    怎麼感到比舊圖的量要來得少.?
    至於1ms內的間接音.可以視為直接音了.因為人耳分不出來時間差囉.

    所以新圖之2.5ms與10或者加上12.5ms這三根會是比較需要優先處理的.?

  11. #86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12. #868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我昨天測我這組表現也蠻好的


    所以通常測量沒有什麼用...

  13. #869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3,999
    Thanks
    835
    Thanked 766 Times in 585 Posts

    預設

    音響如今的聆聽 不但器材的改變更為了要音及音場的要求 聆聽空間及空間對音波的處理更是重要
    空間:相當程度[大]的空間是基礎 音波處理是技術及藝術的結合
    測量是數據的參考[修正]在多次數據的測量可做更詳細的參考[而用這參考數據做可能性的修整]
    但"空間"是先天最重耍的基本[基礎]
    此篇文章於 2013-03-14 04:22 PM 被 999369 編輯。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87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Before After來比一下

    土色的是之前的, 青藍色是把Realtraps放在聆聽位置後方的結果

    可以發現1ms~2ms之間的反射音大幅下降, 5ms與7ms的地方也大幅降低

    至於0.5ms那根多出來的我在猜還是來自電視, 因為這次測量時電視沒有移走, 哈 時間不夠!! 日後再來驗證



    瀑布圖也來看一下! 我覺得差異不大


  1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