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303219593


『調聲 (Voicing)』是一個通常用在音樂中的術語。對於鋼琴技術人員來說,對鋼琴進行調聲意味著在調整完鋼琴音高 (Tuning, 調音) 後對琴槌的硬度或軟度進行調整。這種硬度或軟度改變了樂音的音色,而賦予鋼琴聲不同的 “嗓音” 。即使鋼琴的音準調的很完美,仍然可以給它不同的 ”聲音”質感。鋼琴調音的一個極端例子是 “Tack Piano”,這是音樂家的一個老辦法,將圖釘按在立式鋼琴的每個琴槌上,賦予鋼琴一種纖細悠揚的音質,而音高不變。

對於音響器材、音響系統重播來說,常見許多人(如廠商廣告、業代、銷售商、發燒友、音響網路聞人…等),不時把『調音』一詞掛於嘴邊或其文中,調音來調音去的文字詞語不絕於耳(文),但究其說,往往失了真意與本質,不管是音響器材、音響系統重播,其本質是立於客觀的技術,將音響器材、音響系統整建好,而所謂的『調音』是應用最後的【主觀評價藝術】,在不失去客觀技術指標的準度與允差限度下,進行聲音的調整,使聽者或設計者或廠商…等自覺其調整更富含”音樂性”(猶如上述鋼琴調音需先立於客觀的技術使音準準確,然後可再進行聲音質感的調整而不失去音準),但這個”音樂性”實屬【主觀】之範疇,無絕對標準性、規律性,因此A所認為更富含”音樂性”的調整與B、C、D…等所認為更富含”音樂性”的調整都將產生些不同,故不要被那些尚未先立於客觀的技術下的許多說詞、技倆...等給唬了,然後以『調音』進行神秘化、神化…X化,並掩其失於本質的事實。

“客觀技術指標的準度與允差限度",

指的是那些指標?

準度與允差限度,又應該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