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Jimmy結緣從他在來來飯店安東廳當行政主廚開始,在他自行開設「法樂琪」(Chez Jimmy Cuisine Francaise)之前也上過好幾堂他親授的烹飪教室課程,經過這麼多年,筆者發現他是位認真、靈巧、求新求變的成功料理人,並且出版「法式經典料理」一書傳授經驗。雖然出身公務員僅足溫飽的家庭,他可是力爭上游,當兵前進入國賓飯店「明園」,入伍期間在海軍「四海一家」餐廳服役煎牛排,也打下英文基礎,同時也在高級將官的應對進退之間獲得外場經驗。退伍後進入財神酒店遇到第一個法國料理啟蒙貴人──盧森堡籍師傅,並將他的「振民」中文轉取英文Jimmy。在來來飯店開幕之後,隨著師傅轉入,也遇到他事業的第二個貴人,當時來來老闆蔡辰男先生,他鼓勵Jimmy赴日進修,並取得「東京都華調理師專門學校」文憑,回國後專任來來安東廳主廚,也開始影響台灣法國料理的製作,他的「菜風」為許多餐館沿用。為了獲得法國菜的源頭真髓,他遠赴法國巴黎蘇菲鐵爾大飯店取經,之後並在多項國際美食競賽奪得金牌。來來經營者易手,Jimmy萌生創業念頭,這次遇到的是貴人群,東元等企業董事長當背後推手,幾年來陸續成立多家「法樂琪」連鎖餐廳,口碑相傳,穩定成長。正如音響追求High End,餐飲亦不例外,Jimmy再度赴日觀摩,於是今年在世貿信義區開設頂級「法樂琪」,取名「Les Sens」(西洋膳所),提供具懷石風的新派法國菜。這是適合「慢食」的料理,可以用「感官」(sens)去瞭解廚師的「心意」與食材的「原味」的食藝,也是筆者與友朋的「美藝會」選擇此處作為年度最正式最嚴肅課題的緣由。

此次聚會選用清一色法國勃根地紅白葡萄酒佐餐。筆者偏好「勃根地」、「隆河」勝於「波爾多」。筆者常以音響比喻這兩類酒,頂級「波爾多」具備紮實的中音,高頻、低音也平衡,但是絕佳的「勃根地」頻域更寬,具有超高與超低音。此外,「勃根地」與食物的搭配有更大的寬容量,也往往不用固守「白酒白肉」、「紅酒紅肉」的常規。因此,「Hospices de Beaune 1985 Meursanlt」(白酒)、「Hospices de Beaune 1988 Pommard」(紅酒)、與「Vosne-Romanee Aux Reas 1990 Leroy」(紅酒)同時並列於每人面前,方便隨時自行搭配品評。1985與1988這兩支布蒙山谷地方的慈善義賣酒雖然只是村莊級,由於該地區均採橡木桶發酵與陳年,加上均屬好年份,因此酒質具細膩、層次、深厚、焦糖、果香風味,1990 Leroy的紅酒也是屬布蒙山谷弗斯內一荷曼尼村莊的一級酒(Premier Cru),雖非特級(Grand Cru),此支酒該年只製出576瓶,此次品嚐的編號26,已屬難得,整體酒質的變化、深度、韻致也較1988年的Pommard更上層樓。同樣的葡萄會釀出不同的酒質,天時、地利固然重要,釀酒師的「心思」與「藝術」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