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共12頁 第一第一 ... 4567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51 到 60 共計 115 條
  1. #5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從磁帶錄音到現代LP

    早期的臘筒留聲機是為家庭用或辦公用錄音所設計,人們只要將已錄過的表層臘質削去,空白的表面就可以提供新留言。1931年Victor在美國市場推出可用唱針刺錄的「塑膠碟」,以及二次戰後英國上市的Pye「Rccord-Maker」與1949年HMV的Modcl 2300H等類似錄音設備都沒有獲得成功。音樂再生一直到磁帶錄音技術的發明,才步上錄音史的康莊大道,加上現代LP膠盤的成熟,更讓高傳真音樂再生進入輝煌時代。


  2. #5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磁帶錄音先驅一鋼絲錄音機

    在錄音史上最早較具意義的錄音機應屬1898年丹麥工程師普爾生(Valdemar Poulesn 1869-1942)發明的鋼絲錄音機「Telegraphone」(遠距留聲機),作為聽寫與電傳之用。這部機器是由一鋼質滾筒表面車上螺紋再繞以鋼絲,利用聲波轉變的磁場電流與鋼絲鐵質分子的磁化,再依反向原理由耳機聽取原錄音訊。在1900年初期,普爾生也實驗製作「金屬碟」錄音,雖然技術有所進展,仍未達上市效益。

    1929年,英國的Blattner Colour Sound Studio of Elstree. Herts,UK製造出「鋼帶錄音機」(steel band recorder),同樣利用電話「電磁轉化」元哩,扁平的鋼帶寬6.5mm、厚2mm,可連續一個半小時的錄製,1931年即為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採用。1934年,「Marconi-Stille」錄音機進一步採用鎢鋼帶(Tungsten Steel Strip)。1948年B&O(Bang and Olufsen)也製作「Beocord」鋼絲錄音機,甚至到1952年,英國的Boosey and Hawks還推出Wirek鋼絲錄音機。但是終究鋼絲錄音(即時加上後來的真空管擴音)無法擔當繁複音樂演奏的大樑。其實普爾生早就有個專利預言,他說:「使用一種絕緣條帶,例如紙帶上覆被可磁化的金屬微粒,應是最佳的錄音媒體。」

    絕代女高音舒瓦茲柯芙舒伯特歌曲獨唱會,由其丈夫製作人華爾特‧李吉策劃(EMI Mono LP)
    海飛茲1947-1949年版孟德爾松與莫札特協奏曲名演(Seraphim Mono LP)


    花腔女高音瑪亞‧卡拉絲演唱哥劇詠歎調(EMI Mono LP)
    瑞典國寶男高音畢約林演唱歌劇詠歎調(EMI Mono LP)


  3. #5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Ampex與Studer的緣起

    這一理念,在稍早(1888年)歐柏林,史密斯(Oberlin Smith)就提出過論文。雖然在1927年美國的奧聶爾(J A O’Neil)發明非磁性塗層紙帶錄音,1928年獲得德國專利的弗洛伊寂(Fritz Pfleumer)也有類似構想,這種格式也自1951年為電影影片錄音沿用,但是,真正的磁帶(以塑膠為基底塗佈氧化鐵_是1934年德國BAS
    F(Badisch Anilin & Soda-Fabrik苯胺與蘇打工廠)首先研發,並且1935年柏林無線電展示範,搭配同年德國AEG廠設計的「Magnetophon」(磁式留生機)。最早以此種磁帶錄音存世可考的是1936年11月19日在德國Feirabenhaus,Ludwigschafen演奏「莫札特:第39號交響曲」的實況。1937年由AEG與Telefunken合作的「Magnetophone」公開上市。同年美國Brush發展公司也販售其「Soundmirror」(聲鏡)磁帶錄音機,到1944年更與3M(Minneston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公司合作開發磁帶。

    二次大戰期間聯軍發覺德軍廣播電台的宣傳廣播效果卓著,直到1944年解放盧森堡後,才發現這些更先進的錄音設備。在英國美國的工程師即依據送回的德國發明機器改進錄音設施。其間,在深探德國錄音機的歷程中,有一位磁帶錄音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傑克‧穆林(Jack Mullin)。這位美國電子工程師(1913年生)再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年(1941)入伍,1945年戰後在巴德‧鬧罕(Bad Nauheim)一處法蘭克福分支電台發現了採用「交流偏壓」(而非先前發現的直流偏壓)的「Marggnetophone」,也瞭解錄音品質優秀之秘密。退伍後他即對AEG Magnetophone作徹底研究,1946年並與有聲電影製造商帕瑪(Bill Palmer)合作製造更新穎的錄音機,在發表會上啟發了原為飛機馬達製造商Ampex的工程師,而於1948年研發出美國首部專業錄音機Ampex Model 200,也成為美國廣播公司製作常態性錄音廣播節目的利器,同時間3M Scotch磁帶也日趨成熟,於1947年上市的Scotch 100磁帶帶動了美國磁帶工業以及全世界新的唱片
    工業。

    被忽視的女小提琴演奏家約翰納‧瑪琪的奏鳴曲集 (DGG Mono CD)


    戰後,Ampex與Soundmirror等盤士錄音機銷往歐洲,又帶出錄音機史上另一重要人物史都德(Willi Studer)。原本首批輸往瑞士的Soundmirror錄音機將為110V/60Hz改為220V/50Hz,以適應當地電壓,而找上史都德於是自行設計一部嶄新專業機種─Studer 27,後又設計家用機種並以Revox命名,結果二者均聲名大譟,直到數位時代,他的Revox A-77、B-77,甚至半專業的A-700,仍是類比錄音的經典機座。在此,我們也必須提到在二次大戰末期,日本也如德國一樣設計出磁帶錄音機,日本天皇的投降召告即是透過Teac前身Concertone錄音機播出,而Ampex後期產品還由Teac代工。

  4. #5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不斷往Long Playing前進

    1954年美國Victor唱片公司推出音樂預錄磁帶(7吋盤、71/2 ips轉速),分別在美國與英國上市,1957年中與1959年分別有所謂的「Selectophon」與「Gramdeck」磁帶錄音/唱片播放混血機型問世,1958年RCA也有預錄匣式磁帶供應,1963年飛利浦推出卡式錄音帶,但這些都與邁向高傳真的現代LP無關,也不再細表。無論如何,磁帶錄音提供長時間不中斷錄製、方便剪輯混音、極寬頻、高動態等優異再生音樂特性,也成為現代高傳真LP成功的基本支柱。

    其實從愛迪生發明臘筒留聲機開始,工程師就不斷朝「長時播放」(long playing, LP)方向努力。在1908年愛迪生的「琥珀唱筒」(Amberol cylinder)已經可以唱足四分鐘而可與1903年貝林納發明的12吋唱碟比擬。到1912年改良的「藍琥珀唱筒」(Blue Anberol)不但聲音清晰且又耐磨。但是,唱碟愛用者安於能唱二分半的十吋唱碟播放流行歌,而以12吋唱碟聆聽三分半到四分半的歌劇詠歎調或管弦小品。因此,在1904年,英國Neophone公司首度推出10吋78轉,以藍寶石唱針12分鐘的早期LP。這些LP沿用臘筒「丘谷式」(hill and dale)刻片技術,表面雜音顯著,雖不易破裂,但經日曬會彎曲。次年,Neophone公司改採「側刻法」(lateral cut),製作20吋可唱八至十分鐘的唱碟,極利輕管弦作品錄製。之後Neophone的創立者威廉‧麥可利斯(William Michaelis)建議應採「垂直刻片」(Vertical Cutting)發行LP,但是不幸的是表面雜音始終無法克服,他們的創意與革命在1908年銷聲匿跡。


  5. #5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33 1/2轉之濫觴

    前仆後繼,陸續有多家唱片公司嘗試LP的製作,如美國的Victor,義大利的Fenotipia、法國的Vitaphone、美國的Vitaphone,雖然未能成功上市,但已經開始採用33 1/3轉速。1931年,美國RCA Victor生產33 1/2轉速的10吋與12吋唱碟,部分使用虫膠,其餘採用塑膠(Victrolac),12吋盤可以唱12-14分鐘,第一套使用此一方式錄下完整的交響曲,即在該年由史托科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第一、二樂章無休止地錄在第一面,第三、第四樂章錄在第二面。1932年,Victor也由愛靈頓公爵與其樂團首度作LP錄音嘗試,錄下《East St.Louis Toodle-Oe》、《Lots o’ Finger》與《Black and Tan Fantasy》。但是,這些都市磁帶錄音之前的試作,真正現代LP之成熟要到1940年代末期。


  6. #5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現代LP時代來臨

    現代LP之發展,美國Columbia(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彼得‧郭德馬克(Peter Goldmark,CBS研究部主任)博士與威廉‧巴克曼(William Bachman,Columbia發展部長) 居功厥偉。他們的格式也經過多年同業的抗衡才被公認。1948年6月26日,美國Columbia在紐約著名的華爾鐸夫─阿斯托利亞旅館發表33 1/3轉速微紋塑膠LP,唱碟有10吋與12吋盤二種,播片唱機也有Philco Radio與Television Co. of Philadephia二型。原本希望主要對手RCA共襄盛舉,但RCA仍然猶豫,反而秘密研發另種格式,而於1949年1月發行首批45轉7吋塑膠唱碟,雖然不是「長時播放」,但已具現代觀念,取代粗紋的78轉易脆唱片,改用「微紋」不破唱片。但是由於不是Columbia唱片可連續播放二十分鐘以上的對手,加上LP專利,使得RCA與其他唱片公司共同進入這一市場。

    1950年代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管弦樂團演奏德布西與拉威爾作品(RCA Mono CD)
    福特萬格勒指揮華格納管弦樂(EMI電子模擬立體聲CD)


    由於Columbia的LP創舉不但在歷史上即具意義,在商業上亦大獲成功(第一年即售出三百五十萬套),其首批發行品目值得一探,當然這些都是有賴磁帶錄音的幫助。這批101款的LP唱碟大多屬嚴肅音樂,包括12款10吋碟(編號ML 2000)、55款12吋碟(編號ML 400)、三部完整歌劇(波西米亞人、韓德爾與葛烈特與茶花女)(編號SL 100)、四套非歌劇碟(包括莎士比亞的「奧泰羅」戲劇),以及一些流行歌曲。其中最具代表的有貝多芬的交響曲、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皇帝」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與小提琴奏鳴曲;柴可夫斯基的後三首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序曲、1812年序曲;莫札特的最後二首交響曲、C大調弦樂五重奏、Ezio Pinza演唱詠嘆調與小提琴奏鳴曲集;布拉姆斯的第一與第四號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與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其他還包括巴赫、比才、蕭邦、德布西、德弗札克、法朗克、葛許汶、葛利格、哈察杜量、馬勒、孟德爾松、墨索斯基、普羅高菲夫、拉威爾、舒伯特、舒曼、蕭士塔柯維契、約翰‧史特勞斯、李查‧史特勞斯、史特拉汶斯基、華格納與韋尼亞斯基等作曲家的著名曲作。演奏家則包括布魯諾‧華爾特、魯道夫‧賽金、米爾斯坦、阿圖羅津斯基、萊納、柯斯特蘭內茲、奧曼第、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賽爾、莉莉‧彭斯與保羅‧羅貝森。流行音樂唱片則以Frank Sinatra、Diana Shore、Buddy Clark、Xavier Cugat與Harry James最著。

    1949年英國Decca(笛卡,在美國發行則稱為London)在美國發行LP,1950年Decca在英國發行LP,材質稱為Geon,此後膠碟材質與美國的Vinylite二字互通。同年,法國「琴鳥版(L’ Edition de L’ Oiseau-Lyre,自1953年後海外版即由Decca發行)開始推出LP,1951年蘇俄、法國EMI相繼推出LP,1952年德國DGG、英國EMI也宣告上市。1953年後西班牙、丹麥等世界各國也步上風潮。至此,現代LP以成國際定規,雖然仍是單音(momo),但市由於磁帶錄音以及唱片刻片技術的進步在1950年代上半已有「高傳真」(High Fidelity)標榜,到1957年立體聲(Stereo)LP出現,真正高傳真再生音樂時代終於降臨。

    以下,筆者將選擇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末之間的磁帶錄音到現代LP的單聲道唱片,所選者俱是歷史名演,為方便有興趣的樂迷搜尋,均採用數位轉化的CD唱片:


  7. #5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Julius Katchen
    Mussorski, List, Balakirev (Decca 425 961-2)



    卡欽(Julius Katchen 1926-1969)是極少數美國鋼琴家之中,他的錄音遺珍在死後比身前更為人景仰。他是公認的布拉姆斯專家,他錄製的鋼琴獨奏曲全集也作為評比其他鋼琴家的參考標準。他是俄國後裔,由祖母啟蒙學習鋼琴,後受教名鋼琴家郭德斯基(Godowski)女婿沙伯通(David Saperton)。11歲(1937年)即作全廣播演奏,同年與奧曼第指揮費城管弦樂團同台,也開始職業生涯。1941年回到大學修習哲學與英國文學,四年後法國政府因其學術成就授與榮譽會士,此後一生與法國結緣。1946年在巴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節慶作歐洲首演,也開始與笛卡公司簽約灌錄唱片。1950年年代已被公認為二次戰後最具才氣的傑出鋼琴家。在為笛卡錄製的布拉姆斯室內樂,與著名小提琴家蘇克(Josef Suk)與大提琴家史塔克(Janos Starker),正是他演藝的顛峰之作。1948年在錄製作品87號C大調鋼琴三重奏與大提琴奏鳴曲時,已罹白血病而於次年病逝,享年僅43。

    卡欽為人熱情,精力充沛,但內心又極其真誠。他喜歡克服音樂演奏的困難技巧而後自詡神奇。雖然在最後幾年以演奏布拉姆斯為主,其實他的曲目寬闊,他的「葛許汶:藍色狂想曲/曼托凡尼指揮」與「拉赫曼尼諾夫:二號鋼琴協奏曲」都是暢銷唱片。在生命的最末數月,在柯萊斯(Istvan Kertesz)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再錄「藍色狂想曲」時,雖然身軀疼痛,仍不改其一貫的樂觀愉悅天性,這也是他的最後錄音。老實說,在偉大鋼琴家中,卡欽很難定位,事實上,他的人格特質成為他的音樂藝術的部分,有人蔑視他,有人卻對他的技巧與音樂極為折服,無論甘何,從不令人生厭,這也是藝術家中的異數。

    這張唱片收錄他在1950、1953與1954年的錄音,由笛卡名製作人庫爾蕭(John Culshaw)與安德利(Peter Andry)策劃,錄音大師威京生(Kenneth Wilkinson)錄製。曲目包括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李斯特的「第一號梅菲斯托圓舞曲」、「葬禮曲」與「第十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巴拉基瑞夫的「伊斯蘭幻想曲」。卡欽的演奏一絲不苟、嚴謹細膩,條理清晰、毫不濫情。京生三錄音已呈現笛卡ffrr全音域特質,「展覽會之畫」明清亮,其餘溫厚沈著。

  8. #5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Wilheim Backhaus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4&5




    威廉‧巴克豪斯(1884-1969)出生萊比鍚,七歲時隨不甚出名的雷肯朵夫(Aloys Reckendorf)習琴,後又跟李斯特的弟子阿爾伯特(Eugene Albert)上課。1905年定居倫敦並獲得「魯賓斯坦大獎」,獲得獎助進入曼徹斯特音樂學院才深造鋼琴殿堂。

    在七十寒暑的演奏生涯,巴克豪斯塑造成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德國鋼琴家之一,也是第一位早在1909就進行唱片錄音。他極早成功,但在美國雖每年公演卻未能大紅大紫,以致1920年之後三十年間在美國缺席。這段期間,巴克豪斯簽下許多錄音合約,也詮釋許多經點名曲,例如舒曼的「幻想區」、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變奏曲」、歷史性第一套蕭邦「24練習曲」都是蒐藏必備品,也引起美國樂評的逐漸青睞與衷心喜愛。1954年,當他回到卡內基廳演奏時,終於獲致肯定的歡呼。
    他的全套貝多芬獨奏會不但極受歡迎,錄音唱片更令他名聞遐邇。錄過「奏鳴曲」全集兩次,但詮釋一致,因為他建立的樂思極少改變,他也以單純心看待音樂而不吹毛求疪,因此,他的貝多芬是率性而高傲,不刻意矯情,卻充滿活力。

    除了貝多芬,巴克豪斯也演奏蕭邦、李斯特、莫札特、舒伯特,雖然有「太直接」或「欠嫵媚」等批評,但技巧高超則無庸置疑。早在1910年即為「留聲機公司」錄製葛立格的「鋼琴協奏曲」,直到二次戰後仍效力HMV公司,到加盟笛卡,藉著傑出的錄音,他的琴藝遺珍得以續為後人景仰,特別是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貝多芬作品。

    這張唱片收錄了分別錄於1951(第四號)與1953(第五號)的兩首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由克勞斯(Clemens Kruass)指揮維也納愛樂在「大廳」的演奏。巴克豪斯的曲型演奏風格瀟灑呈現,笛卡全頻錄音技法揮灑殆盡,特別是第五號,可謂單音錄音的曲範。

    這張唱片收錄Julius Katchen在1950、1953和1954年的錄音,曲目包括穆索斯基、李斯特人的曲作。卡欽的演奏一絲不苟、嚴謹細膩、條理清、毫不濫情。
    Wiheim Backhaus演奏貝多芬第四、五號鋼琴協奏曲,呈現其典型的演奏風格。笛卡全頻錄音技法揮灑殆盡,特別是第五號,可謂單音錄音的典範。


  9. #5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London 414 194-2)


    這是一張由大指揮Bruno Walter三度錄製馬勒「大地之歌」中的經典作品,Walter是馬勒密友,公認最清楚馬勒的作曲詮釋。


    1907年,馬勒懷著四歲長女猝逝之痛,加上自罹患嚴重心疾,開始譜寫「大地之歌」交響曲。緣起於友人送他一德譯本中國詩集「中國笛」以排遺寂寥。從詩集中他得到人生哲學的啟發–自然美,年復一年,週而復始,人們只能在短暫人生中欣賞,但大地歌唱不絕。因此,欣賞人生,平和告別未嘗不是幸福。這一理念加上從詩集中選出「悲歌行」(李白)、「採蓮曲」(李白)「春日醉起言」(李白)「「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與「送別」(王維)詩詞成六樂章的交響曲,其中較短的第三、四、五樂章可以視為「灰諧樂章」。全曲雖以大型管弦編制,每段音樂卻使室內樂規陳述,並間隔樂章分別由男高音與女中音吟唱。全曲以「嘆世酒歌」、「快日孤人」、「青春」、「美」、」、「醉在春天」、「與」、「告別」、標題,整體不外「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加上「生既幽幽,死亦瞑瞑」的哲學意念。

    「大地之歌」的優秀演錄不知凡幾,但是這一版本,早期磁帶的單聲道錄音卻是千古絕唱。1952年維也納的錄音,也是大指揮家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三度錄製此一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華爾特是馬勤密友,公認最清楚馬勤的作曲詮釋指揮這一版本時華爾特已經76歲,擔綱男高音的帕札克(Julius Patzak)是維也納歌劇院的傳奇英雄,擔任女中音的費莉兒(Kathleen Ferrier)更是傳奇加上淒美。她的真正演藝生始自1943年,卻在巔峰的1953年即因癌症離世。
    華爾特認為費莉兒是演唱馬勒的不二人選(另一位馬勒提攜的大指揮家克倫佩勒同樣欣賞,在他指揮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即由費莉兒主唱,詳Decca D264D2)他們在1947年首屆愛丁堡音樂節中曾經合作演出「大地之歌」,當時由於費莉兒唱到曲末已泣不成聲而末唱完ewig(永遠)一字。當她向指揮說抱歉時,華爾特感性回答:「如果每位藝家都能和您一樣,我們也絕對會淚流不已。」

    費莉兒演唱的馬勒有若量身打造,劇中人的化身。她具有自然契合馬勒的意象,而非早期訓練得來。事實上,在錄製這一版本時,華爾特與費莉兒都心裡明白,她是以這一錄音向自己告別,她只能再一次看到大地呈綠,一如馬勒,她也以最巔峰的藝術回覆死亡的挑釁,雖然在唱到最高G音有些吃力,她的爽朗無懼散發的生命熱忱早已超越挑剔的樂評。

    帕札克的演唱同樣無懈可擊。笛卡的傑作,音質之美與音域動態之寬並不因為單音錄音而有所減損。


  10. #6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Walton
    Façade / Siesta ; Arnold : English Dances ( London 425 661-2 )

    這張1953年DECCA的錄音,精彩萬分,不論管弦、敲擊、人聲均清晰透明、渾潤圓滑,無比優美,值得樂迷或響迷拼死以求


    英國二十世紀傑出作曲家威廉‧華爾騰(William Walton 1902-1983)寫作有歌劇「特羅魯斯與克瑞西達」、「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協奏曲、神劇「貝爾沙查之宴」以及收錄在這張唱片的「外表( façade ,弗薩德 )」與「午睡( Siesta )」、「史卡匹諾序曲」與「朴資矛斯光岬」等曲作。

    其中,「外表」是19歲時的一首才華洋溢的詩歌器樂連篇妙作。音響迷認識「Façade」大多來自Reference Recordings的一張發燒唱片(RR-16),那是由芝加哥專業音樂家合奏團演出的節錄器樂版。熟悉那些旋律之後,再來聆聽這張完整版會更加得心應手,感動興奮。
    「外表」是女詩人西特威爾( Edith Sitwell 1887-1964 )興華爾騰合作的「詩歌」。原本西特威爾正嘗試作「抽象詩」,將詩韻的聲音、長短、節奏作可能的探討,結果往往導致無意義詩詞,但西特威爾認為再配上音樂強化聲韻效果,因而促成華爾騰的音樂。由於西特威爾變化不一的音節、字句,華爾騰必須以音樂同步,即興搭配而完成整體結構。結果,西特威爾的22首詩化入華爾騰的音樂,成就「外表」。

    這張唱片的「外表」由柯林斯( Anthony Collins )指揮英國歌劇團,由西特威爾親自吟詩,男歌唱家彼得‧畢爾斯助陣演出,1953年錄音,半世紀以來,無任一版本可及,精采萬分,加上笛卡超級單音,布論管絃、敲擊、人聲均清晰透明、渾潤圓滑,無比優美,值得樂迷或響迷拼死以求。同時收錄的其他作品,包括耳熟的阿諾德( Malcolm Arnold )的「英國舞曲」同樣美不勝收。從這張唱片的錄音,我們可以知道笛卡原來比諸EMI ( HMV )、Columbia、RCA、DGG算是錄音界後輩小廠,但自磁帶錄音與LP時代開始,它的錄音技術已不讓老大哥專美於前,甚至後來居上,而以「笛卡之聲」聞名至今。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