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共12頁 第一第一 ... 5678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115 條
  1. #6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Ida Haendel plays Brahms & Tehaikovsky
    (EMI Testment SBT 1038 )

    這張Ida 30歲時的錄音,已展現她的早熟與慧黠,柴立畢達克帶領倫敦交響的烘托不著鑿痕,相得益彰


    幾個月前,為了回顧「海費茲的九張協奏曲重刻大碟」,聽了好一陣子的海費茲,至今滿腦子都是海費茲小提琴超人炫技的聲影,尋常琴聲難以撼動。沒想到這次聽到伊達‧韓德爾( Ida aendel )這張半世紀之前的單音唱片,竟然驚豔不已。其琴韻之實美,詮釋之虔誠,在眾多布拉姆斯與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版本中令人耳目一亮,而錄音又兼具溫馨與透明更是立體聲同類中少見。

    伊達是二十世紀波瀾裔英國女性小提琴家的長青樹,在她持續成功舞台演出的六十年,卻罕見唱片大量風行,或許也是她的琴藝為人低估的原因之一。她是神童型演奏家,1924年出生,三歲半拾起她姐姐的小提琴竟很快能拉出他母親所唱過的曲調。持續從家中唱片聽小琴提默學,加上企圖心強烈的父親為她尋找名師,卻鮮有人敢擔當。六歲時移居華沙,在蕭邦音樂院受教米哈洛維奇〈 Mihalowicz 〉,七歲開始登台,九歲獲金牌,十歲贏得小提琴大師「胡伯曼大獎」〈 Huberman Prize 〉,這一成功得到猶太慈善團體贊助副巴黎向大師西蓋堤〈 Szigetti 〉學習,雖西蓋堤對她影響甚深,終究無法教她,因而弗萊許〈Carl Flesch〉成為她主要指導,其聞也曾向羅馬尼亞名作曲家兼小提琴家恩奈思科〈Enesco〉請益。1935年在「韋尼雅斯基大賽」中獲得特別獎,該年金銀牌得主分別為後來均成名匠的尼弗〈Ginette Neveu〉與大衛‧歐依斯特拉克〈David Oistrakh〉,1936年12月她在倫敦皇后廰作獨奏初演,1937年1月在同廳在亨利‧伍德爵士( Sir Henry Wood )指揮下演奏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次月再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每日電信報」樂評波納維亞( Ferruccio Bonavia )推崇為「技巧與音樂無暇,在天才中極為傑特」,伍德更說:「她說提琴音色與音樂表情極美,彷如老友易沙意( Ysaye )再現身旁。」

    1939年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她決定定居倫敦,並於次年入籍。戰爭期間她為軍隊與工人演奏,也出現再國家藝廊音樂會。1941年在德伏札克百年音樂會中演出協奏曲,次年初演艾爾加( Elgar )的小提琴協奏曲,1944年在她的導師伍德爵士紀念音樂會現身,1946年11月赴美前夕,初演哈查杜量的小提琴協奏曲。

    1947年伊達依序與巴勒斯坦管弦樂團、以色列愛樂合作演出。戰後,伊達再度邂逅指揮導師柴立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這位愛錄音的羅馬尼亞大指揮,對音樂一絲不茍、虔誠奉獻的理念深深影響伊達的演奏生涯。1952年,伊達移居蒙特婁與父母同住,但仍保有英國籍,她愛英倫,也一直是英國音樂大使,不斷將艾爾嘉、布列頓與華爾騰的音樂向世人推介。她也曾隨各大樂團訪問過香港、中國、德國、澳洲、墨西哥等地。

    伊達的演奏曲目除了古典浪漫大師名曲(包括這張唱片的二首協奏曲),還涵蓋相對罕見的布洛克( Bloch )與雷格( Reger )的協奏曲、達拉必可拉( Dallapicolla )的「塔替尼風謠」、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瑞典作曲家彼德生( Allam Pettersson )的作品。在演奏生涯中,她最感遺憾的是少有室內樂演出,即使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都不曾演奏,倒是雙重奏不少,其中最心儀的是她的老師恩奈斯科的「第三奏鳴曲」,一首少見的羅馬尼亞民族風格的曲作。

    伊達的手掌甚小,尋找合適的好琴不易,最初有一把1726年的史特拉底樺里( Stradivarius ),有時也借用瓜奈里( Guarnerius ),直到1950年初才尋獲最適的一把1696年史特拉。她在二次大戰前即開始錄音,她的表達一向精準、收斂,技巧確實、節奏有致,擅長持續速度與繁複樂節的處理。在舞台上她不喜作秀,她認為無須做出怪表情才能表達音樂的神情。

    錄製這張唱片時,伊達不到30歲,卻已展現他的早熟與慧黠。在布拉姆斯的協奏曲,她拉出強勁飽滿的布氏音調,弓弦際會的的清澈與火花,音樂曲思的張力與貴氣在絕佳錄音下,一覽無遺,柴立畢達克帶領倫敦交響的烘托不著鑿痕,相得益彰其間,郭森斯( Eugene Goossens )指揮皇家愛樂的伴奏同樣牡丹綠葉。

    1953年的錄音,其音質、音色、音響在數位時代依然足當典範,又是一張被低估忽視,但是樂迷響迷應當拼死以求的唱片。

  2. #6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Guido Cantelli
    The Debussy Recordings ( EMI Testment SBT 1011 )


    Guido Cantelli被托斯卡尼尼稱為真正具有難以名狀的指揮天才在這張極為難得的錄音中表露無遺。


    英年早逝的義大利指揮家坎德利(Guido Cantelli 1920-1956 )是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宣稱的真正後繼者。他在14歲先以鋼琴家露面,後來進入米蘭音樂學院改習作曲與指揮。1943年在拿伐柯契亞劇院擔任指揮與藝術指導,隨即應徵入伍,由於不服納粹教條被關入德國勞動營,之後逃亡隱姓埋名直到解放。戰後隨即展開指揮藝業,在史卡拉劇院與其他義大利音樂中心成功演出音樂。1948年回到史卡拉,與小提琴名匠米爾斯坦( Nathan Milstein )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同時演奏亨德密特(Hindemith)的「畫家馬迪斯」交響曲,獲在場觀賞的托斯卡尼尼賞識,並獲邀於次年指揮NBC交響樂團。1949年成功演出後,兩人成為莫逆,托氏並稱這位年輕指揮真正具有難以名狀的真正天才,足以將藝術帶上頂峰。樂評曼尼諾則建議說:「任何音樂家都會受到同期大音樂家的影響,但是指揮家必須有個人姿態,坎德利接近托斯卡尼尼當然很重要,因為托氏會說音樂,有60年偉人的經驗,因此,如果你足夠智慧,你該學他的經驗。」坎德利在美國的音樂會極為成功,1950年轉赴英國,在愛丁堡音樂節指揮史卡樂團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1951年則指揮愛樂管弦樂團在全新的皇家節慶廳演奏柴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序曲」,二者合作到1954年。該年5月在倫敦、9月在愛丁堡首度指揮演奏布西的音樂,包括「聖西巴斯汀殉難記」、「海」、與「牧神的伍後前奏曲」。當時,坎氏已將樂團帶至巔峰,名製作人李吉(Walter Legge )認為已達世界水準,遂邀請坎氏進錄音間錄製這些曲目、成就這張唱片。但是錄製過程備極艱辛,坎德利反覆檢視錄音帶、調整管弦平衡,有時一曲要錄製20次才定案。但是,辛苦總算有代價,這張單音唱片如今聽來依然細節周全,音響活生,直如「現場演出」。

    1956年,坎德利的事業如日中天,他接受以辭去史卡拉劇院音樂總監托斯卡尼尼的職位,在紐約也可能接續托氏的NBC交響樂團指揮任務,處於世界矚目的愛樂管弦樂團也希望坎氏繼續帶領,只可惜,悲劇突來,11月24日,在他從羅馬飛往紐約,經過巴黎機場加油起飛時因飛機失事而喪生。

    1957年6月23日在皇家節慶廳的一場坎德利紀念音樂會上,巴克斯特爵士(Sir Beverley Baxter )寫著:「如果多假以天年,在天上的音樂神殿,坎德利將居難以想像之崇位。做為指揮的初年,他即集憧憬,細膩的新斯以及熱忱無拘的據力於一身。」這些特質,在這張唱片中都可以感受。為他寫傳記的路易士( Laurence Lewis )對這張唱片也有如下的評註:「這張德布西錄音只能用『神奇』一字表白。『殉難記』可排名最偉大的錄音之一‧‧‧‧‧‧他為『海』帶出地中海的溫暖,完全不同於托斯卡尼尼的冷冽詮釋。整體而言,『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詩意美感更是真正神妙,在曲尾漸退的『終止式』,坎德利已漸弱手法將愛樂管弦樂團誘向天堂。」

    總之,坎德利指揮的這四段管弦絕響,結構平衡、樂句完美無暇,錄音無懈可擊。短暫的人生,燦爛的永恆!



  3. #6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Wilhelm Furtwangler
    Beethoven Symphony No.9 / NO.1&NO.3(EMI CDH 7698012 / CDH 7630332)

    由這兩張單聲道錄音可以感受到福特萬格勒對貝多芬樂曲組織架構的精密掌控,及音樂中戲劇張力的收放起伏




    二十世紀德國偉大指揮家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 1886-1954)初生自建築、美術家庭、自小接受藝文美學薰陶,但是吸收最多的是音樂。他他很小就會鋼琴,7歲嘗試作曲。17歲已譜有交響曲、合唱曲、弦樂六重奏。他之所以成為指揮有三個原因:一是他想指揮自己的作品,一是他想指揮音樂藝術,一是他想藉著音樂與貝多芬的心靈溝通。

    為了現實生活,雖然作曲仍是最愛,1907年他首度拿起指揮棒,演出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貝多芬序曲以及福氏自己的第一號交響曲。起初,雖然顯得技巧笨拙,可是很快即發揮出他的詮釋長才。25歲那年(1911)接掌呂貝克歌劇院( Lubeck opera )指揮,其間四年,加上之後在曼罕歌劇院( Mannheim opera )的5年,福氏已成為年輕指揮家中的翹楚。自1920年起又隨音樂學者仙客(Schenker)研究曲譜,直到1935年仙客逝世。1920年,他接連在法蘭克福博物館音樂會與柏林國家歌劇院音樂會指揮。當大指揮尼啟希( Nikisch )於1922年去世,福氏順理成章接續成為萊比 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與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雙重指揮。之後20年福氏鴻圖大展,巡迴世界各地旅行演奏直到二次大戰,由於牽涉納粹、人道、藝術之複雜關係,再他生命的最後十年是他黯淡的時光。雖然美國軍事當局於1946年對他解禁,在美國反福氏運動持續運作,即使1949年芝加哥交響樂團聘他指揮,董事會也在外力之下取消合約。

    在歐洲則無困擾,他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各地樂團出現在倫敦、巴黎、羅馬、愛丁堡、斯多哥爾摩、薩爾茲堡、米蘭( 1950年與著名女高音Flagstad在史卡拉演出華格納「指環」劇),均極受歡迎。1951年戰後首次拜魯特音樂節,他指揮了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做為開幕獻禮。這張實況錄音唱片被公認是福氏最偉大的演出之一,由名製作人李吉策劃,參與的音樂家都是一流之選,包括舒瓦茲柯芙(女高音)、賀根(女低音)、霍福(男高音)與艾德曼(男低音),由拜魯特節慶合唱團及管弦樂團通力盛演。1952年福氏健康惡化,1953年在維也納的音樂會已告不支,1954年仍報病在拜魯特、薩爾茲堡、盧森音樂節演出,當年11月因肺炎辭世,享壽68。生前長期被美國打壓,死後在美國卻成立了全世界最大型的福特萬格勒協會,這也說明了藝術是打破藩籬的永恆真理。

    福氏一生精擅詮釋的作曲家有三位,其中指揮華格納與布魯克納作品早為人稱道,但是他衷心最景仰的卻是貝多芬。他一生不斷回顧探索貝多芬的交響曲,儘管排練已精確且用心聞名,每次實演仍表達即興的藝術。他的指揮理念傳承自華格納,甚至遠溯貝多芬,而異於當時孟德爾松式的嚴格節拍、澄澈質感與輕快速度,他認為指揮是作曲者的詩歌朗誦者,必須深入作曲家的心靈。因此,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是他所能企及作曲家靈魂的至高處,更深奧的「莊嚴彌撒」是他心目中最偉大的人類創作,非他這凡人所能演繹。1952年在維也納愛樂大音樂廳錄製的第1號與第3號交響曲,他可以瞭解貝多芬在不同情境下不同創作樂思的細微變化,而為不同曲作導出純正的貝多芬才氣。

    福氏一生沒有立體聲錄音,事實上他也不認同錄音是永恆的詮釋。無論何如,聆聽福氏的藝術,單音可提供聆者心無旁怠,用心傾聽,您會驚訝福氏對樂曲組織架構的精密掌控,對音樂戲劇張力的起伏收放,隨著音樂線條與節奏,整體交錯與平衡帶您領會作曲家所欲表達的樂念。錄音雖非完美無缺,音樂卻是雋永回味。

    從磁帶錄音到現代LP的單音唱片保存了無數人類音樂藝術珍瑰,雖然單音LP不易搜尋,好在轉化CD尚可找得,以上抽樣介紹的唱片亦僅該階段滄海之一栗,仍有浩瀚寶藏留待有心人挖掘。

  4. #6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電子錄音─
    高傳真再生的第一道曙光


    如果沒有電子錄音,就不可能有高傳真音樂再生。繼「留聲創世紀」後,進入1920年代,在唱片與音響領域,最重大的進展就是電子錄音的應用。

    在1920年之前,所有錄音與再生都靠物理與機械,歌唱家或演奏家必須在拾音號筒( recording horn )前依錄音技師的指示往前或後退演唱,雖然是即時直接刻片,也無法有任何混音或剪輯校正,但是音效太多不見理想,遑論高傳真。有意思的是其實麥克風( microphone = Micro 小 + phone聲 )觀念早在1876年就由貝爾( Alexand = Micro小 + phone 聲)觀念早在1876年就由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發明應用於電話,做電磁傳遞,1877年休斯( David E. Hughes )首度使用micro-phone一詞,但是歷經半世紀卻沒有人想到應用於音樂錄製。



  5. #6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20年11月11日倫敦西敏寺舉行無名戰士葬禮,留聲機公司( The Gramophone Co. )的梅利曼( Horace Owen Merriman )兩位工程師負責錄音,由於現場莊嚴隆重,絕不允許龐大吵雜的錄音器具進駐,只有經由拾音號筒的電磁麥克風,將信號送到鄰街的活動錄音車上的刻針進行實況錄刻。這是史上第一次電子錄音,也是第一次電子現場錄音。1920年12月17日以雙面唱片發行,但是音效極差,只能辨知是大合唱與軍樂隊的聲響,既不平衡又嚴重失真。但是這次失敗的經驗卻成就20年代後來採用同一方式的完美錄音。


  6. #6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最早投入電子錄音研究的是1915年在紐約的貝爾電話實驗室( 美國電話與電報公司AT&T的分支機構 ),而在1924年由馬克斯菲爾德( Joseph P. Maxfield )與哈里生( Henry C. Harrison )完成系統。但是同期的競爭者─芝加哥馬許錄音實驗室( Marsh Recording Labortories )卻在同年秋天最早在美國市場發行電子錄音唱片。他們以Autograph 商標( 每枚1.5元美金 )出版了多張爵士樂唱片,包括Jelly Roll Morton、King Oliver、Willard Robison、Merritt Brunies and His Friars Inn Orchesra以及Jesse Crawford演奏的伍麗采( Warlitzer )風琴音樂。由於這批唱片未廣泛發行,無法獲得歷史定位。


  7. #6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24年春季,貝爾實驗室向勝利( Victor )唱片公司推薦其新完成的電子錄音系統而以版稅交換,或許示範欠佳,Victor興趣缺缺。次年由於唱片銷售奇差,才讓Victor覺醒到傳統聲理唱片( acoustic disc )已失去市場吸引力。或許由於此次失之交臂〉促成英國唱片工業主掌大局。原因是貝爾實驗室將其電子母盤送到布魯克林百代( Pathe )工廠壓製唱片,該廠經理卡普斯( Frank Capps )極感興趣,並將多壓製的唱片送給好友也是英國歌倫比亞唱片公司( UK Columbia )的經理史特林( Louis Electric )的警覺,計畫將此一發明註冊,並獨一授權最早來接洽的公司( 原本認定應是Victor )。聞訊之後,史特林立刻趕赴紐約,即時( 1924年12月26日 )阻止西電的行動。西電以不授權海外公司拒絕,除非透過美國分公司。於是史特林籌錢買下財務困難的美國哥倫比亞公司( American Columbia )的控股,而讓英國哥倫比亞公司取得使用西電電子錄音系統的授權。隨後,Victor也獲得授權,電子錄音時代終於來臨,也展開日新月異的競爭。


  8. #6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25年三月中旬,Victor的首批電子錄音唱片發行,包括〈費城大學「面具與假髮俱樂部〉第37屆年會實況」與梅耶,戴維斯的天堂樂園演奏的〈大雨傾盆〉。同年3月31日,Columbia也發行一張12吋電子錄音唱片,由十五個合唱團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John Peel」與「Adeste Fideles」二首歌曲,後者參與人聲高達4850位。在英國,同年的6月24日,HMV由傑克‧希爾東及其樂團演奏「Feeling Kind of Blue」,在海耶斯( Hayes )錄音間錄製發行首張電子錄音唱片。Victor Red Seal ( 火漆唱片 )第一張電子錄音也是1925年3月21日在美國進行,由柯爾特(Alfred Cortot )演奏蕭邦的「升F調第二號即興曲」以及其改編舒伯特的「啟應禱文」鋼琴曲,於同年6月發行首張管弦曲電子錄音,由史托科斯基( L e o p o l d Stokowski )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演奏聖桑的「骷 之舞」,九月由原班人馬再演錄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第一次電子錄音的交響曲則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四號」,由蘭登‧羅納德( Landon Ronald )指揮皇家艾柏特廳管弦樂團演奏,於1925年12月在英國發行;第二次則是白遼士的( Felix Weingartner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由Columbia在1926年3月初版。


  9. #6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電子錄音技術的發明帶來更真實的錄音效果,也提供更自由的錄音地域,因此,自1925年以後,留聲機唱片( 78轉 )的目錄大幅拓展,品類繁多。雖然自1924年以來家用收音機的普及也帶來競爭但是並不妨礙唱片工業的發展,尤其「拼裝音響」( 在收音機上附裝唱盤、唱臂、唱針 )的應市亦助長唱片的推廣。1926年Brunswick與RCA合作的「Panatrope」在美國出現,這是第一部全電子式唱片再生音響器材。次年,Victor公司依據1920年強生( Eldrige R Johnson,其人其事可參閱「留聲創世紀」文 ) 的實驗設計,推出自動換片唱機。在英國直到1932年才由唱機名廠Garrad推出首部自動換片唱機,翌年亦由Garrad設計不用翻片可以唱雙面的唱機( 資深音響迷應當還記得在1981由日本Sharp公司宣稱世界首創的「不用翻面唱機VZ3000」,它採用垂直固定唱片,正切唱臂循軌,異曲同工,Garrad早於43年前做到!

    Artur Schnabel一奧地利鋼琴家施納貝爾一貝多芬鋼琴作品權威詮釋者。( 1937年錄音 )

  10. #7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27年愛迪生的Blue Amberol Cylinders( 藍標塑膠唱筒 )也採用電子錄音的「愛迪生鑽石唱碟」轉製,但再市場也只維持二年,因為在1929年愛迪生宣布退出所有相關聲機的開發與運作。有個英國發明家阿德里安‧席克斯( Adrian Sykes,他在1919年至1925年間獲得多項有關錄音、再生、電子複製專利 )設計一部叫「Electrograph」電子唱機,利用電氣可以再生Blue Amberol Cylinders。

    1926年,強生由於健康欠佳,無法繼續領導Victor,於是將股權售予企業機構,新公司由於擔心無線電廣播的威力,於1929年併入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 )之後,唱片也就具名RCA Victor。同樣狀況,美國Columbia也在1938年為哥倫比亞廣播系統( 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併購,唱片也保有CBS商標迄今。1929年偉大的唱碟先驅貝林納( Emile Berliner )去世,兩年後愛迪生也隨之走入歷史。1931年,由於經濟大蕭條,促使唱片市場大幅萎縮,英國的留聲機唱片公司( The Gramophone Co. )與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 Columbia Gramophone Co. )合併共組EMI( Electrical and Musical Industries電器與音樂企業 ),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在十九國國家擁有五十家工廠。他們旗下重要的子廠如HMV與Columbia維持原有體系,繼續灌錄唱片。為了讓公司昂貴的古典音樂錄音與銷售務財政取得平衡,該公司的年輕雇員華爾特‧李吉( Walter Legge )提出嶄新銷售構想,成立所謂「協會」( society )一針對著名的音樂家演奏重要的作品採預購付費的方式一降低公司錄製風險。原本只是留聲機唱片公司旗下一名撰寫樂曲解說與文案宣傳的小職員,日後卻成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唱片最偉大的製作人。他的這一方案為公司採納,也促成該公司史上許多優秀錄音的產生,也成為錄音史上重要的珍瑰,其中特別值得一題的有阿圖‧施納貝爾( Artur Schnabel )演奏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女大鍵琴家汪達‧蘭朵芙斯卡( Wand Landowska )彈奏的巴赫鍵盤作品、葛萊登伯恩音樂節「莫札特歌劇」實況錄音、鋼琴家艾德溫‧費雪( Edwin Fisher )和管風琴家( 醫師、人道主義者 )艾伯特‧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演奏的「巴赫作品」等。

    1931年重組後的EMI雄心萬丈,既成立「協會」,也由名作曲家艾爾嘉( Edward Elgar )爵士主持開張英國第一家專供錄音的,迄今仍名滿天下的HMV的寺院路錄音間( Abbey Road Studios )。1932年「協會」出版首批唱片一沃爾夫( Hugo Wolf )的「歌曲集」( Leider )。此後,由於英國EMI與美國RCA的工程師在錄音技術協議交換經驗,彼此在「聲音再生」獲致極大進展,也促成30年代古典音樂錄音曲目大幅擴增。同時,舞曲與爵士樂曲由唱片與廣播也風靡全球。電子錄音使用的麥克風在這一時期也造就一項獨特的唱腔,即所謂的「crooner」一傷感地低聲哼唱流行老歌的歌手,他們極其依賴麥克風表達歌藝,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奧斯汀( Gene Austin )、李恩( Vaughan de Leath )、盧卡斯( Nick Lucas )以及最偉大的平克勞斯貝( Bing Crosby,演唱「白色聖誕」著稱)。

    電子錄音的引進促成唱片軟體的蓬勃,已如上文敘述,它當然是依靠著音響軟體的背後支撐,首先,必須感念李‧笛‧佛瑞絲特( Lee de Forest )發明的「三極真空管」( triode valve ),註一放大元件能將訊號以電學方式放大,因而發展出「麥克風」以及「電子─聲學變能器」(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能夠將聲波轉變成電訊,也能將電訊回復為聲波。這一技術用於家用留聲機,就有1925年美國發明家萊斯( C. W. Rice )與基洛格( E. W. Kellogg )發明的動圈式揚聲器( moving-coil loudspeaker )以取代早期的聲學號筒( acoustic horn ),也是「聲音再生」邁向高傳真的重要里程唄。這種揚聲器具有構造單純與體積不大的優點,其基本原理沿用至今,依然是揚聲器單體設計的主流。1926年,「電子機械變能器」(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 )也應用於留聲機,並且稱為「留聲機麥克風」( gramophone microphone ),其原理與現代高傳真唱頭針相同,即利用拾音針頭取得電子訊號予以電氣放大再饋入揚聲器回復聲波。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