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共12頁 第一第一 ... 789101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1 到 90 共計 115 條
  1. #8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Petri
    Plays Brahms( Naxos 8.110634 )


    佩特里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演奏,呈現即興、節奏與悠逸的琴韻,融合彈奏技巧與音樂內涵的情操,使這一演奏成為鋼琴錄音史上的里程碑。


    埃貢‧佩特里( 1881-1962 )是德裔美籍鋼琴家,樂評家基爾曼( Lawrence Gilman )說他是位品味與技巧兼具的音樂家,對月取詮釋深入,為人又極為謙虛。

    收集在這張唱片的兩首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與韓德爾主題變奏 )分別是1937與1938年在寺院路第3錄音間錄製,另外三首狂想曲則是1940年在紐約的錄音。自「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佩特里呈現即興、節奏與悠逸的琴韻,融合彈奏技巧與音樂內涵的情操,使這一演奏成為鋼琴錄音史上的里程碑。在「韓德爾主題變奏曲」,佩特里掌握了對位法的精確,充滿活力的詮釋,是一聆之愉悅的錄音。錄製「狂想曲」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紐約,加上逃離歐洲,面臨戰爭,幽閉恐懼的錄音間,佩特里沒能換發演出,但也透露布拉姆斯這些傑作的若干黯黯樂思。佩特里一生留下許多彈奏典範,除了做為他眾多名家學生( 如Earl Wild、Ruth Slenczynska、John Ogdon、Eugene Istomin、Karol Szreter與Lee Hoiby )的有聲範本,也是後世綱勤學子或樂迷的寶貴遺珍。

    擔任78轉唱片數位轉化的是馬莉納與維克多‧雷丁( Marina and Victor Ledin ),他們從當年發行於世界各地的同版唱片中選擇版面最靜的英國與美國壓片,以最少的類比線路,採用Cedar系統轉製數位母片,去除雜音,保留最溫暖又清晰的原始鋼琴錄音。

  2. #8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Mengelberg conducts BRAHMS
    Symphony No.2 and No.4( Naxos 8.110158 )


    1938年德律風根錄製這場演出時,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錄音技術,保留了當年孟根堡與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優秀的演奏。


    德裔指揮家孟根堡( Willen Mengelberg 1871-1951 )是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百年傳奇的締造者,他使該樂團在歐洲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相提並論。1895年他被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延聘為音樂總監,初生之犢、銳毅革新,短短三年即使樂團提升為歐洲一流,1898年李察‧史特勞斯即將新作「英雄的生涯」提獻給該樂團首演。
    1937年德律風根( Telefunken )公司宣稱將與孟根堡指揮的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合作錄製系列唱片。再孟根寶與德律風根合作的六年當中錄製了許多為人稱讚的不論在技術上或是音樂上的唱片。

    德律風根採用當時最西先進的錄製技術,音效令人驚異,名轉錄師馬斯東再重製這些唱片時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原始錄音,而是當時唱片表面雜音,但是為了保存原有錄音最完整的幅度,並未採用激烈手段去除雜音,只有在原始錄音師為了凸顯不同樂章不同樂器的表現而調整麥克風擺位所造成動態與平衡的落差,在重製時,馬斯東酌予等化,讓整首交響樂呈現較一致的音響。

    這張CD收錄孟根保全是布拉姆斯的二與第四交響曲,以他慣有的在義大利式嚴苛學院派與德國強烈戲劇性取其中道之風格,對這兩首交響曲既不刻意修飾,也不誇張陳述。他將焦點集中在和諧交感的節奏、抒情優美的樂句以及清晰透明的管弦架構。在錄製第四交響曲時正面臨二次大戰陰霾,孟根堡在詮釋上添增一份深層的憂愁與失望的落寂,在第交響曲也稍減些許明朗陽光與樂歡情境。無論如何,孟根堡以溫暖的人性、堅定的說服,讓聆者感受這兩部作品的澎派與深情。

    原始錄音呈現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優秀的演奏,不論弦群、木管或銅管均栩栩如生。在第二交響曲堂韻迴響較多,在第四交響曲由於麥克風較接近樂團,管弦刻劃較深,整體音效極佳。

    電子錄音促成1930年代第一個錄音史的黃金年代,到第二次大戰逐漸衰退,許多唱片公司中斷,旗下偉大的藝術家不是過世就是退休,或是移民美國躲避戰禍,或就留在美國錄音。大戰結束之後,唱片業逐漸復甦,新的演奏家或歌唱家紛紛崛起,至進入「磁帶錄音」( Tape Recording ),緊接著真正LP唱片問世,進入High-Fidelity時代,在立體聲技術成熟,真正高傳真的唱片黃金時代終告來臨,高傳真音響器材也隨著軟體蓬勃,與時俱進,迄今不消。( 電子錄音之歷史名演可至滾石Naxos、韻順、上揚唱片公司尋寶 )


  3. #8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立體聲LP技藝的極致
    直刻唱片 (上)

    在介紹LP技藝的極致一直刻唱片( direct-cut disc ),不妨在從立體聲( stereophonic sound )談起。立體聲一衍自希臘文stereos=solid( 實體 )加上phonic=voice( 聲音 ),在錄音學上意指以二或以上分立的聲道傳到人耳,感受三度空間幻象的聲音再生,簡稱stereo。相對於單聲道錄音唱片,早期都稱為monaural=one eared( 單耳 )並不精確,而以mono phonic=one-voiced( 單音 )為宜。當然簡稱mono就沒事。

    立體聲的價值並非具有一群演奏家分立錄音或是將單一樂器分頻展示的能力,例如誇張的乒乓效應或是四公尺寬的鋼琴鍵盤,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正如SACD時代環繞立體,除非作曲家原先的預定,否則將聆聽者置身演奏團體之中的效果安排亦非筆者所能認同,因為「如臨場感」絕非如此。正確的立體聲觀念應是具有三度空間的幻象,透視比例場景,反映堂韻氛圍與栩栩如生實體,絕佳的立體聲錄音還必須傳達正確的音樂性。

    歷史上最早作立體聲示範的是克里門特‧阿德勒( Clement Adler ),他在1881年巴黎博覽會上使用兩具電話機展現。世界上最早製作立體聲唱片與重播機器的是法國百代( Pathe )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戰直前,1910-1914年間 ),採自唱片中心起動雙軌雙針設計。第一個獲得立體聲錄音專利的是英國留聲機公司的著名工程師布倫萊茵( Alan D Blumlein )於1931年取得。布氏這一專利概念包含單溝二軌的概念,所謂「VL」( Vertical-lat-eral )模式,即結合愛迪生滾筒刻片的「垂直」刻法與貝林納唱碟刻片的「側向」刻法,此一觀念影響到1937年西電 / 貝爾45 / 45立體刻片系統,也促成1958年整個唱片業所達成的刻片標準。

  4. #8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早期立體聲實驗錄音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32年3月由音響大玩家史托科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所刻錄的唱片。這是由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凱勒( Arthur Keller )領導的錄音團隊,使用二支麥克風,採78轉速、雙平行垂直直刻臘盤的立體聲錄音。由於是實驗性質,同一樂曲單音與立體時而交替,並且同一樂段也多次錄製。當時留下的母盤與印盤,在1979年聘請歷史錄音復刻專家馬斯東( H Ward Marston IV,先天性盲眼,現今專注於Naxos的歷史錄音系列復刻 )復刻類比母帶,再轉製33 1/3轉LP,出版「Early HI-FI」兩張專輯 (Bell Laboratories)。1933年英國EMI公司也首製45 / 45立體聲78轉唱碟,但未上市銷售。

    其實,商業上最早使用立體聲的是1927年製作的法國電影「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在1935年加入立體聲對白與音效。第一部真正以立體聲錄音的電影則是迪士尼的「幻想曲」,1941年發行,撥放時採多支喇叭系統,由Altec與RCA設計,音樂指揮正是史托科斯基,這部卡通影片是影音經典,至今重發不斷。

    第一部家用雙耳( binaural,雙單音 )家用磁帶錄音機1949年由美國人創製在紐約音響展展示,也是立體磁帶錄音機的濫觴。1955年初美國市場已見立體聲音樂帶,但未見大跟進,直得1956年秋天,RCA終於推出成品。在英國,1955年4月,由EMI公司在阿比路錄音室製作「立體聲響」( Stereosonic )示範帶,10月正式上市兩卷由古伊( Gui )指揮的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錄音帶。

    最先上市的立體聲唱片是在1957年美國康州史譚福的庫克( Emory Cook )製作,採用同心循軌法,單臂雙針雙軌。1957年9月Westrex 45 / 45立體聲唱碟也在洛杉磯展示,隨後笛卡( Decca )也在紐約與倫敦示範完美的「VL」立體聲唱片,同時宣稱另有45 / 45系統與李維「信差」( Livy’s “carrier” )系統可供選擇。1958年美國錄音工業協會( RIAA,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最後推薦Westrex45 / 45系統作為普世通用。兩個月之間,美國工廠Audio-Fidelity、Urania與Counterpoint公司隨即推出45 /45立體聲唱片,1958年夏天起RAC、London、C片也陸續上市。在美國的FMI也預告推片,並宣稱不論是45/45或VL刻法都是採布倫萊茵/EMI於1931年的專利。1958年8月EMI與Decca同時推出立體聲唱片,並在早先一個月發行示範唱片(EMI SDD1;Decca SKL4001),其中Decca SKL4001),其中Decca SKL4001的「立體聲之旅(A Journey Into Stereo Sound,1994年發行CD版),後來改以SPA發行的「立體聲動作世界」(World of Stereo action),其展現的ffss(全頻立體,full frequency Stereo Sound)至今可推崇為立體聲「奇蹟」之一!

  5. #85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這次音響展也買了蔡醫師選出來於abc唱片出的合集2張~~:P

  6. #86
    註冊日期
    2008-08-03
    文章
    332
    Thanks
    110
    Thanked 110 Times in 4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佐 查看文章
    這次音響展也買了蔡醫師選出來於abc唱片出的合集2張~~:P
    「 一聽入魂」嗎?是否可請佐大分亨聆聽心得:P,有看到比展上更優點的價格,現在考慮是否購入(sweat)

  7. #87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ng_s924 查看文章
    「 一聽入魂」嗎?是否可請佐大分亨聆聽心得:P,有看到比展上更優點的價格,現在考慮是否購入(sweat)
    真糗~~~還沒打開啦~~

  8. #8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1959年市場上開始出現所謂「虛擬立體」(fake stereo)唱片,起因於指揮家赫曼.薛爾成(Hermann Scherchen)他同史托科斯基一樣熱衷於先進的實驗性錄音技術。他將之前錄製的一大批單音唱片,利用分頻分軌法,重製為模擬立體聲,所謂Stereophoner,1960年代許多唱片也跟進,將舊有的單音唱片轉作「立體」以應付市場需求。

    經過數年「立體聲」與「單音」LP並昦發行,1960年代中葉,由於立體音響系統(唱片、擴大機、喇叭)的日益普及,單音唱片順勢邁向黃昏。1967年4月,EMI宣佈自1968年7月起,所有古典音樂錄音只發行立體聲唱片,1969年Decca也採同樣措施。1970年代中期,Mono完全走入歷史。

    立體LP的發行如火如荼,錄音技術各展神通,直到1980年代數位錄音崛起,CD成為主流,LP退居小眾。雖然如今復刻片不絕如縷,近年來更精細、更物理的唱頭、唱臂與唱盤也不斷出新,LP聆賞者仍屬於少數。但是,追求真正原音的嚴肅音響迷肯定奉LP類比為刻臬。在立體聲LP盛行時期,許多創記錄也值得回顧:第一張賣出超過百萬張的古典音樂LP是由范.克萊本於1958年獲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首獎後錄製,1961年達百萬,1965年達二百萬,到1970年1月達二百五十萬張;第一張不分類達到百萬張銷售的是飛利浦1958年5月發行的「窈窕淑女」原始角色錄音;第一張古典音樂唱片進入全美十大的是華瓦特(後稱溫蒂).卡洛斯(Walter “Wendy”Carlos)的「Switched on Bach」(電子巴赫),以電子合成器演奏巴赫音樂,1964年登上最暢銷唱片榜;雙片裝版本全世界最熱賣的則是畢基斯的「週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1977)電原聲帶與約翰.屈佛塔的「火爆浪子」(Grease,1978),在Polygram記錄中每種均銷售二千五百萬張;英國演奏者最暢銷的唱片是由The Pink Folyd演奏的「月亮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Moon,1972-1973的錄音」,LP賣出一千三百萬張(CD、SACD版本持續發行,音響友幾乎人手一張)。這些創記錄LP事實上在數位時都有數位版本問世,但是由於數位天限,除了極低雜音播方便,以嚴肅音響迷觀點而言,類比LP仍在音樂的傳真度略勝一籌 事實上,復刻LP不斷,二手LP熱絡,進入LP領域的新手日增,也有必要瞭解LP是如何製作。


  9. #8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10. #9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這是標準LP製作流程,其中「負面金屬主盤」可以複製若干「金屬母盤」、「金屬母盤」可以製若干「金屬母盤」,當這些「盤」用罄、即告絕版,若要再發,只有從頭刻起,復刻片亦遵循從「現場母帶」或「錄音室母帶」開始的步驟。在這麼多階段,雜音、失真、遺漏在所難免,這些都是LP至今無法完全避免的缺點。因此,為了追求極度至純,減少製作流程步驟是不二法門,方法多種,其中最具成效也最珍貴的就是「直接刻片錄音技術」(Direct-Cut Recording Technique)。

    所謂直刻片(直刻,direct to disc或direct-cut)就是從流程二直接進入流程七的漆盤刻製,避開所有磁帶操作,可以增加傳真度,唱片表面亦無嘶聲,更加寂靜,也擴增動態。當然要完全成功「直刻」必須演奏、製作人、工程師、刻片師同一時間完美配合,因為沒有編輯剪接、暫停休止的可能,整面唱片要從頭到尾 、一氣呵成。完成「漆盤」之後到壓製成品LP與標準壓片相同,只是當所有「印盤」印毀之後,即無復刻的可能,因為沒有磁帶母帶。因此,直刻唱片往往是限量版,價格亦較昂貴。許多廠商往往在作直刻錄音時,同時有磁帶錄音甚至數位做錄音備份,一旦直刻唱片絕版,仍可發行磁帶復刻版,所謂「無魚蝦也好」,喇叭花Sheffield Lab)唱片公司就是如此。在數位時代,以備份磁帶製作CD更是理所當然。

    除了「直接刻片」,另外有所謂「直接壓片」(direct-pressed)方式。理論上也肯定比標準壓片要有更好的音效。「直接壓片」是從完成的流程七「漆盤」製成的「負面」金屬主盤,不再翻製「正面」的金屬母盤,直接拿去壓製成品LP,省去流程九與十,減少一個步驟,肯定減少失真與雜訊,在擴增動態、增進頻寬與瞬應亦有助益,這是很大的優點,較不利的是「負面」金屬主只有一片,一般只能壓印1000張LP,要再版,只有重新秔製「漆盤」,因此價格也較昂貴。美國Son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STO)在1978年曾發行此類LP,只是LP工業已近黃昏,無法廣泛推行。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