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616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從聖女變成蕩婦?還是從蕩婦變成聖女?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從聖女變成蕩婦?還是從蕩婦變成聖女?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第五軌就是通俗的泰伊絲冥想曲,但是這張唱片可是一點都不俗,太精彩了!


    錄音非常高傳音!多誇張呢?這首泰伊絲冥想曲一開始『前五個音符』是使用小提琴的La弦,高音的三個音符是E弦;再重來一次,卻通通是使用La弦完全不換弦,導致更高音產生超高把位的緊張感。ok,這張錄音可以把小提琴的音色變化捕捉地這麼清晰!!:O :O

    問題在於,音響系統能不能正確解析出這些音色藝術?

    小提琴演奏家是高手,雖然沒有 Tosi 這麼偉大,但是基本音色與弓法都比大廠的小提琴手強之太多了。他採用比較溫和的音色,不炫技,單純表現音色之美。而伴奏樂團是超強的樂團,合奏音色正是法國最頂級樂團的強項。

    因此,這個演奏徹底回歸馬斯奈的創作原意:從聖女變成蕩婦?還是從蕩婦變成聖女?

    按照原意,泰伊絲是以美貌敗壞全市的風氣,讓男主角(修道士)立志要拯救這個婦的靈魂,最後真的感動了她,讓她在『泰伊絲冥想曲』之後,從蕩婦變成聖女。

    而市面上流行的演奏,請恕我真實的感覺:聽起來真的是從聖女變成蕩婦,高潮不己最後累趴了好睡覺.....:P

    所以請不要忽略這麼通俗的曲目,它不但被演奏太多次、甚至美好的音樂也被破壞光光了。我不反對音樂詮釋的自由之下,儘管喜歡從聖女變成蕩婦,這絕對是另一種藝術欣賞。但是,市面上幾百個演奏,卻沒有半個可以符合從蕩婦變成聖女的原意,這是不是有問題?

    沒錯,這就是法國音樂最困難的一點:只要演奏,不能詮釋!只要演奏基本工夫夠強,單純表現這首音樂美好,這首音樂就是百分之百遵守原意地從蕩婦變成聖女。

    然而,市面上的演奏家基本工夫是不夠的,只好濫用詮釋來遮掩演奏技巧的缺陷;結果單純美麗的音樂被詮釋之後,就變成從聖女變成蕩婦了.......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1
    Thanked 5,501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內附林主惟先生寫的中文解說

    今天才知道,這張紀念cd內附了17首音樂如何欣賞?對音響的要求如何?.....等等的解說,當然都是主惟自己寫的;我己經看過,雖然寫法跟我相差很大,不過整體聽感是相差不多的。

    因此我會寫地比較『嚴格』、比較『累』一點,因為比較『輕鬆』、比較『藝文』的寫法己經被主惟寫光光了,我就來寫得更有爭議一點,這樣比較好玩!....

  3. #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預設

    那就是要"並ㄅ一ㄤ\叫"一點了....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今天才知道,這張紀念cd內附了17首音樂如何欣賞?對音響的要求如何?.....等等的解說,當然都是主惟自己寫的;我己經看過,雖然寫法跟我相差很大,不過整體聽感是相差不多的。

    因此我會寫地比較『嚴格』、比較『累』一點,因為比較『輕鬆』、比較『藝文』的寫法己經被主惟寫光光了,我就來寫得更有爭議一點,這樣比較好玩!....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