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18頁 1231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76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古典音樂欣賞與網路交流的初步觀點

    多謝小葉站長提供這個討論區可以讓愛樂人士(包含音響發燒友)進行網路交流。然而,除了直接看文章、貼文章外,我個人有一套關於古典音樂欣賞如何進行交流分享、非專業之愛樂者進行網路交流有何意義....相 關文章;想說貼出來成為以後貼文章的前提,從而幫助這個討論區可以有更好的交流成果。

    所以,又是一連三篇落落長文章了,不過,定位是給讀者的入門文章,希望儘可能讓網友看得懂...

    ========================

    從古典音樂之樂評類型談『專業』與『深度』 (2008更新版)

      每一個愛好古典音樂的非專業音樂人士,都期待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為了增進提升的程度,往往得依賴種種音樂解說文字。於是在網路上的古典音樂欣賞討論很容易重覆出現這樣的提問:『我們可以接受怎樣的音樂欣賞文字?』;也就是說,『有那些古典音樂之樂評類型是我們可以吸收且有意義的?』。這時很容易找到一大堆『專業』的音樂欣賞或唱片評鑑文章,問題是,一個有心讓自己的音樂素養具有『深度』的愛樂友,是否能以得到一大堆專業知識而滿足?還是應該回歸音樂最真實的感動?『專業』的音樂知識或訓練,是否能保證音樂心靈的『深度』感動?

      我個人撰寫樂評文章時,對於賣弄音樂背景知識、堆砌形容詞、過度簡化的私人感想......實在很不以為然;常常發現專業的音樂人士反而表現不出真正的『音樂深度』:讀者看完一篇音樂介紹文章,只知道音樂家的故事,也知道演奏家的故事,卻完全不知道『這張唱片到底演奏出什麼東西?』;這到底是欣賞音樂?還是『閱讀音樂資料』?

      因此,我嘗試尋找各種方法,讓樂評文章可以讓讀者具體知道『我寫出的音樂感受與唱片音樂之間的物理對應』;也就是任何主觀的感受,都必需儘可能找到相對應的客觀物理刺激,亦即具體說出:『這張唱片可以聽到什麼?』。


    ※    ※    ※    ※

      話說回來,一篇樂評可以寫到什麼水準?依我的看法,不需要太多音樂學理訓練,也不需要太多音樂背景知識,只要『真誠』的把音樂帶給自己感受寫出,並且具體指明是那一種物理客觀刺激產生的,那就己經是『世界第一』了。這樣講很誇張,但事實如此。很多愛樂者認為國外的樂評雜誌比較專業,可惜依我的經驗,他們照樣有嚴重的偏差。例如說,企鵝三星戴花與不戴花,到底意謂著演奏有什麼特色水準之不同?我們會發現那些樂評無法具體指出『戴花的水準是否意謂著某種觸鍵音色、節奏與樂句結構之進步』,究其實仍然只是一堆形容詞的堆砌而己。

      到底可以有什麼不同的樂評類型呢?這個問題我思考多年,也從而寫過很多完全不同類型的樂評文字,各有各的特色。在此以自己的文章為例,探討不同樂評文字特性與旨趣,這當然只是初步的分類而己。

      第一種是我個人嘗試的『音樂心理學』類型:這是要求任何主觀的感受都必需儘可能找到相對應的客觀物理刺激之心理學方法,例如我的生平第一篇正式的CD評論文章:《意志的毀滅與復甦 ── 論 Busch Trio 演奏 Schubert 的第二號鋼琴三重奏》,再如我最新對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相關評論文章:《呈現當代貝多芬應有面貌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第二種則是『跨樂曲之整體評論』,可以綜論同一個作曲家之不同樂曲,也可以綜論不同作曲家之同類音樂。前者如:《賦格曲 ── 貝多芬音樂心靈的永恒提問》,後者如:《從馬格納的音樂談『人』與『自然』》。

      第三種則是『音樂與生活』之小品,不見得嚴謹地談音樂,重點是音樂誘發個人生活之種種感悟發展。例如我的音樂漫談作品:《與貝多芬心靈相遇》。

      最後是音樂美學的論述,例如我早期的作品:《從古典音樂的有聲記錄談藝術欣賞的「時代處境」與「心靈躍升」角度》與最新的音樂美學文章:《一個『音』、『樂』分立的音樂與音響之欣賞角度》。


    ※    ※    ※    ※

      以前接觸專業的樂評作者或音樂演奏家,總覺得他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不好好崇拜一下好像很對不起自己對古典音樂的熱情與尊重。後來自己開始寫樂評文章,才體會到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音樂的真正素養,是打從內心與音樂家藝術心靈的真誠互動,與你的音樂專業能力是獨立的。這也是我個人放棄專業學術研究、改走大學通識教育教學的主要心路歷程。

      專業能力只能獲得『正確性』與『嚴謹性』,在專業研究中可以獲得非常有意義的成就。但是音樂感受是普遍全人類心靈之共同資產,幾乎難以探討『正確性』與『嚴謹性』,只能談論『深度』。以前常常說我只聽3B2T(貝多芬、巴哈、布接姆斯、莫札特、舒伯特),這個意思絕對不是『不聽3B2T的人就是沒水準沒深度』,而是『蘇友瑞這個人只有談3B2T的音樂才能具有深度』。也就是說,你要我談蕭邦、柴可夫斯基、德布西甚至現代音樂中的梅湘或凱吉,我照樣可以利用音樂知識或CD唱片去唬爛出一大堆東東。但是如果期待真正深層的音樂心靈共鳴,只有談論3B2T我才有辦法寫出感動讀者的文章。當然了,現在全力研究法派古典音樂後變成3B2T1F,名單上又多了聖桑、拉威爾、皮爾奈、浦朗克、夏布里耶......慢慢來,慢慢增加。

      同樣的,一個專業的演奏家、專業的樂評家,他常常只是被訓練成『正確性』與『嚴謹性』很強的音樂人士而己,是否具有真正能感動人心的深度?不無疑問,甚至經常沒有。當我們不會被專業音樂知識唬住的時候,便不可能被『只有正確性、知識性而無深度』的音樂態度所感動了。


    ※    ※    ※    ※

      以此標準而言,事實上我在專業音樂人士群體中不見得容易找到深度,反而在一般、普通的單純愛樂者群體中常常容易找到深度與共鳴。因為,前者常常只能讓音樂成為職業或知識,後者較可能讓音樂成為生命與心靈。

      專業與非專業的差別,只是『正確性』的廣度之差別。我只會談3B2T1F,所以我絕對不夠專業。吉利爾斯的鋼琴詮釋諸多音樂家作品皆成典範,那才是真正的專業;阿胥肯納吉也能正確地詮釋、出版一大堆曲目,一樣非常夠專業。但是從深度音樂心靈而論,小弟一直期許自己談論3B2T1F能具有深度,也嘗試寫出感動讀者的文章;而吉利爾斯也是具有深度的偉大藝術典範,即使我現在己經知道他的演奏有很多錯誤,照樣可以讓我感動。但阿胥肯納吉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嘛....不如放電腦 MIDI.....。

      當然了,要論及真正嚴謹又正確的演奏,甚至在閱讀總譜後乖乖承認那是絕對權威的『唯一正確演奏』,這就不可能在非專業人士中找到了,只有專業如蕾菲布(Yvonne Lefebure)才有可能到達如此崇高的水準(這部份會日後專文論述)。不過,那可是八十多年從不間斷的演奏與教育而得到的永恒典範;別說非專業人士達不到,專業人士百年內照樣沒幾個人有此水準。因此非專業人士這點缺憾,可以約略先放在一邊。

      換句話說,談及音樂的『深度』,太多人的音樂素養都遠勝過名演奏家,只是沒信心(太過自謙?)去想通上述的道理而己。而小弟實地經驗過與音樂專業人士的相處,更敢拍胸腑保證上述思想是真實的:我寧可在『非專業』的一般音樂欣賞者中去尋找深刻的音樂心靈共鳴。

      在以上的思想基礎下,『版本比較』成為可能。正因為我們對貝多芬的『深度』感受高過阿胥肯納吉的演奏,所以能判斷出他遠遜吉利爾斯甚多。當然阿胥肯納吉對於某些音樂作品的音樂素養深度又高過我們,所以我們會覺得那些錄音也是典範。


    ※    ※    ※    ※

      因此,一個音樂欣賞者如何真實地、直接地面對音樂帶來的真實感受?就上述而論,他只要『真誠地展現音樂經驗』,不必學會音樂專業知識、不必學會樂器演奏、甚至也不必學會我這種文字唬爛;他只要真誠面對他真心喜歡的音樂,從心靈深處體會這種音樂深深感動他的生命,他就是一個『深度』上常常超越許多專業音樂家的音樂欣賞者。

      當然了,這種判準是非常主觀的,所以才無法成為專業領域的判準。不過,就是因為網路得以自由分享個人的異想天開,所以更容易遇見開放的心靈散發深度的音樂感受,所以我才特別喜歡在網路上尋找深深的音樂心靈相遇。如何相遇呢?當我真誠地寫出自己對音樂經驗的分享,然後遇到一些人,他雖然可能寫不出文章來,但是他能正確感受到我的經驗中最重要的焦點,並且給予簡短但準確的回應;OK,我們的音樂分享己經超越了專業音樂家之深度了。

      於是,讀者們可以發現我提出兩種不同態度:在本網站提出很多嚴格的音樂或音響標準,『不是用來要求愛樂者』,而是用來要求樂評資料應有的水準。從人類心理歷程的真實面貌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聽到100%的音樂內容,但是能『注意』到的幾乎不到5%,所以能說出來的感動只是針對那5%而己,而且每個人注意到的5%往往各自不同。如果我們對樂評資料的要求標準很低,就會把『賣弄音樂背景知識、堆砌形容詞、過度簡化的私人感想』通通轉化成同意或不同意這種極端膚淺的答案,永遠擺脫不了自己的5%限制。如果要求樂評資料至少必需具體說出:『這張唱片可以聽到什麼?』,那就有可能跳脫自己的限制,『注意到』別人的5%,進而增加對音樂感受的全面性。

      換句話說,一個單純而真誠的愛樂者,只要能正確地找到高水準的樂評資料,即使他的音響再怎麼爛、音樂素養再怎麼差,都可以快速獲得深刻的音樂體驗。相對的,他自己『當然不需要』自我要求寫出這麼嚴格標準的文章;他只需要使用高標準來篩選資料,只看有意義有深度的;當觸及不同的5%而到全新感動時,給予簡短的回應;OK,單純的愛樂者與費心的樂評文章,都可以得到有意義的網路分享了。


      想一想,真是多虧了網路,才得以讓眾多愛樂者透過網路心靈相遇!

    (END)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淺論古典音樂的《初學者如何入門?》現象


      我在《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與續文《『讀譜聽音樂』方法論》中討論的深層音樂欣賞與社會文化問題,主要是針對『對古典音樂己經充滿熱忱並投入許多時間』的愛樂者,進行深化古典音樂欣賞能力與心靈提升營造能力的價值反思。其實那幾篇文章是不怎麼容易『入門』的,應該要使用同理入門者的角度,重新討論這個『我要如何入門古典音樂?』的常見現象。於是,我們重新討論古典音樂生活中,這個《初學者如何入門?》的現象可以如何因應。

      我談論的方法比較不一樣,我重視的是『為什麼會想詢問「如何入門?」這種問題?』、『問這種問題的樂友多半使用什麼方法來學習古典音樂?』。

      有很多人是自己關起門來欣賞古典音樂,這種自得其樂不在本文的論述範圍內。我的觀察是,為什麼一個網路人或現實人會主動詢問『如何入門』這種問題?這種現象明顯表示詢問者是一個『期許與同好互動』的音樂欣賞者,那麼,據我個人經驗,這種欣賞者常常意謂著兩種學習入門古典音樂的方法:第一種是『追尋專家』,另一種是『尋求認同』。
     

    ※    ※    ※    ※

      『追尋專家』意謂著,他在聽古典音樂的人群中,找到一個很佩服的專家;然後,『以專家之是為是,以專家之非為非』、『聽得懂就贊美專家能力很強,聽不懂就內疚自己能力很差』。我自己正是這一種方式的標準代表:最先把我老爸當專家,再來把當年《經典雷射唱片行》的林智意先生當專家,現在則是把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當專家。找到專家並且跟著專家走,這是所謂服膺『普遍權威』或『典範』的知識學習歷程,在許多科學哲學家與社會學家都是公認為科學致知的真相;因此不必害怕有偏差的問題,那是等到進階後才要去擔心的。尋求一個專家來入門古典音樂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只是沒有人能保證你找到的專家之水準好壞,這一點我將在下篇文章嘗試進一步說明。

      『尋求認同』則意謂著,自己已經先有一點音樂體驗,再根據心理學上「尋求認同」法則 ──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同意自已的想法:例如說,如果你覺得《命運》交響曲聽起來很有奮鬥的味道,然後與別人聊天或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有人說命運交響曲也很有奮鬥的味道,這時你就會『得到認同感』。再來,你就會期待自己的其他聽感能與別人一樣,而積極擴展曲目。渴望別人認同自己的感覺,希望別人跟我同時喜歡某一張CD、某個演奏家,這是『尋求認同』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正是如此,輕薄短小的唱片介紹才能生存,因為它們提供一個非常容易『尋求認同』的重要效果。
     

    ※    ※    ※    ※

      就此方向而論,最好的入門方法,就是『大膽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網路環境最大的優點就是,很容易就會有同好回應你的感受,並與你交流分享彼此深入的體驗。久而久之,自己就會不斷學習成長,並且有動力去自行增進古典音樂素養。當然了,這也意謂著最危險的陷阱,就是可能變成永遠只敢說、只會說大家都喜歡聽的話,而造成流行媚俗的問題。

      其實絕大多數入門古典音樂的樂友,一開始多半是『尋求認同』;終究古典音樂有其聖俗二分的媚力,導致人們尋求心靈提升時總是優先想到高品味的藝術,從而走向古典音樂。這當然不是不好,只是要真正觸碰到古典音樂的深層內涵,就必需擺脫這種方法。從這個立場來說,抱持一種自我學習並勇於自我批判的網路參與,很容易提升自己的古典音樂素養。我自己原先對古典音樂失去熱情,直到在某個網路討論區遇到林主惟先生,面對他與我完全不同的音樂立場,重新學習如何欣賞音樂之後,才走出第二次古典音樂大躍升的奇遇。相對的,同一個討論區,也可以看到很多甚至唱片破萬張的『收集者』,繼續尋求『媚俗古典音樂觀點』的認同;雖然熱烈參與討論,然而論點完全照抄流行榜單最多加上個人文采美化;結果等到網路寫手離開之後,明顯可以看到只剩下風花雪月的無聊打屁。

      這說明一個危機,如果沒有自省是否僅是『尋求認同』並採取開放的心靈進行真正的批判式正反討論,網路上自由發言的討論區常常只會變成更加故步自封的媚俗言論集散場;網路生活是如此,現實生活亦然。
     

    ※    ※    ※    ※

      同理,一個古典音樂老手如何在此立場幫助入門新手呢?很簡單,忠實描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就是最好的入門教材。『學習的結果』是不重要的,你現在喜歡的唱片是不見得適合入門,你現在認定的入門唱片也不見得真正適合入門;重點是,你到底是從那些唱片開始聽起?又聽過那些唱片?導致你現在才會喜歡什麼唱片?這種真實的『學習歷程』才是對入門者正有幫助的。科學哲學家論述知識獲得的歷程,強調很多『默會知識』只有在服膺典範的學習歷程中無意間學到。同樣的,古典音樂老手的知識也一定是默會知識;清楚定義默會知識絕不可能,但是忠實描述習得默會知識的歷程就可以幫助後人獲得相同知識。入門者閱讀過這種古典音樂的真實成長歷程,自然可以得到對他最有意義的幫助。

      所以我才會常常強調:『介紹音樂背景知識、堆砌音樂本身的形容詞、過度簡化的私人感想....』這是對於音樂欣賞者很糟糕的不良資訊。因為它們正是沒有音樂欣賞的真實歷程,絕對無法察覺默會知識的資訊;結果只能強化『尋求認同』而己:贊成的得到掌聲,不贊成的也不知從何改變。古典音樂初入門是根據最膚淺的尋求正面認同,這還不是問題;但如果聽了一兩年還是宥限於此,就會失去欣賞古典音樂最重要的『真誠心靈』了。同樣的,就算是一個古典音樂老手,如果習慣於『尋求認同』照樣有無法自我提升的問題,最後註定成為井底之蛙,非常可惜。

      於是,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尋求『深度』資訊的問題。一開始一定是透過種種輕鬆入門的方法,但是再來就得判斷何者是真正的專家、何者是深度的資訊,否則入門的結果不過是變成另一種媚俗的流行風氣。

      下篇文章,會根據《從古典音樂之樂評類型談『專業』與『深度』》之標準,繼續探討『深度』資訊的意義。

    (END)

  3.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音樂欣賞之『非專業的深度』從何而來?


      如果非專業的音樂欣賞者追尋的是深度的音樂心靈體驗,這種體驗甚至可以超越專業音樂人士;那麼,如何獲得『深度』?

      上帝創造的每一個人都無法全知全能,每個人能力都被限制在普遍領域的某一特殊面向;除了極罕見的音樂天才外,再怎麼偉大的音樂家或音樂欣賞者永遠只能擁有『部份的音樂心靈深度』。除此之外,他面對其他種種音樂往往就很容易淺薄化或比不上更有深度的人。即使是偉大的鋼琴家吉利爾斯,遇到非他能力擅長的德布西或拉威爾音樂,還是遠遠遜於任何一個正統的法派鋼琴家。所以我的前文《從古典音樂之樂評類型談『專業』與『深度』》特別強調:即使是著名、偉大的音樂專業人士,我們單純音樂欣賞者可能比他們更有深度 ── 在他們擅長的領域之外,我們就可能比他們有更有深度。

      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缺乏深度』類型:第一種是『全面性缺乏深度』,也就是找不到符合自己心靈深層感動的音樂;真誠追求音樂心靈愛樂人士如果處在這種情境會是很大的挫折與煎熬,因為他會發現找不到真正能感動到心靈深處的意義感。另一種是『部份缺乏深度』,這就無可厚非了;因為人的能力必然有限,再怎樣的高手、甚至是貝多芬與莫札特,仍然只是有限的『部份缺乏深度』。

      因此我發現在網路上的音樂心靈相遇分享,即使只是『短短的回應』都可以讓『非專業的音樂欣賞者』展現出深度音樂心靈的相遇。因為長篇大論本身也是一種受過訓練的專業能力,與音樂心靈的深度『毫無關係』;也就是說能長篇大論貝多芬的人,可能他對德布西的感受遠遜於你。很多時候,『長篇大論』只要求得到網路心靈適切小小回應的相遇滿足,這就是最深度的音樂心靈饗宴了!

      所以非專業的音樂欣賞者,不必追求全面性的音樂深度;只要能擁有部份的音樂心靈深度,就是完美無比的音樂人生了。

      那麼,如何獲得這種『部份的音樂心靈深度』呢?我並沒有絕對可靠的答案,只能說說個人的感想:

      我認為缺乏生命深度必定是缺乏生活體驗,但是豐富的生活體驗不見得會帶出生命深度,有太多的例子是豐富的生活體驗卻保證帶出淺薄的人生故事。

      以音樂欣賞而論,小弟放棄其他偉大音樂作品只專注於3B2T1F(貝多芬、巴哈、布拉姆斯、莫札特與舒伯特、聖桑、拉威爾、其他法派音樂家),正是因為小弟感受到『真理的專注』是促進深度的一種方法。因為我個人認為『音樂結構(對位、曲式與音色構成)』是我最想追求的音樂終極美感,於是我專注於追求音樂結構嚴謹、豐富又有生命力的音樂作品,那當然很容易走向3B2T的後期音樂心靈世界與法古典音樂的嚴謹音色藝術了。如果我追尋的是和聲色彩與全新音樂語言,我就可能就會轉向荀白克、十二音列甚至現代音樂了。

      認定了滿足自我期待的主觀真理後,再來就是專注:專注到把3B2T1F的所有作品收齊、儘可能買下全數總譜(我從小家裡音響設施很差,都是用隨身聽加總譜來『看譜聽音樂』)、專注 3B2T1F 之相關人文資訊、又轉而專注於透過正確的音響調整呈現音色結構之美.....久而久之,這種『真理的專注』自然成為深度。

      不同於小弟的 3B2T1F 之歷程,我的合作夥伴陳韻琳女士則是另一走向。她本來音樂素養很普通,後來成立心靈小憩網站後開始認為必需發展音樂素養;於是便『專注』於『各種音樂家之宗教情懷或生命省思』,『專注』於內省式的音樂作品(這種作品的純音樂水準可能很差!),並且『專注』於『音樂與文化史的對應』,買了一大堆我聽都沒聽過的音樂家作品或名作曲家的罕見曲目;結果她也是同樣走出一條深度的音樂心靈道路。

      此外,我也遇過專注於現代音樂的深度欣賞者、專注於搖滾樂的深度欣賞者、專注於傳統國樂的深度欣賞者.......種種不同型式的深度音樂欣賞者太多了,因此我才會提出上述心得:『真理的專注』乃是追求深度的一種可行方法。

      那麼,不使用上述方法就沒有深度嗎?不對!理應有其他方法也能獲得音樂的深度。只是我不是走那種那種方法,無法正確描述出它們的有效性。

      還有其他種方法獲得非專業的音樂深度嗎?這就有待網路上其他音樂愛好者的分享與體驗了!

      所以,歡迎這個討論區的網友們提出自己的意見來交流分享吧!....

    (END)

  4. #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進階觀點: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

    前面的文章是古典音樂的入門觀點,從以下開始,是寫給己經開始喜歡聽古典音樂的愛樂者,所以當然是『進階觀點』,入門者千萬不要看,會嚇到....

    為什麼要貼進階觀點呢?當然是針對幾篇討論下來,很多網友其實是需要更多欣賞古典音樂的旨趣的,所以我先提出進階的辨正文章,再來進行古典音樂各聆樂的樂趣分享....

    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


    ● 前言:

      欣賞人文藝術,本來是非常個人化、主觀化的內心體驗。除非有特殊生存利益需求,否則一個正常人實在不必蓄意假裝他熱愛某種人文藝術。當然了,藝術素養是可以後天學習的,別有居心地接觸人文藝術,學習得法照樣可以獲得很準確的藝術眼光。不過,在我個人喜好的古典音樂界中,最常面對的就是這種《入門問題》,彷彿正常人特別需要去學習如何欣賞古典音樂(即使自己並不喜歡)!

      在我多年的通識教育經驗中,每年約詢問一千位不同的學生:『你喜歡聽古典音樂嗎?』『你真心認為古典音樂比你聽的流行音樂有水準嗎?』。前一個問題反映出只有約1%的學生對古典音樂有興趣,後一個問題卻反映出約97%學生認為他們沒興趣的古典音樂是『有水準的』。這反映了當前社會一種特殊的『聖俗二分價值觀』:古典音樂往往被當成聖俗二分的『聖』之代表 ── 這不是古典樂迷自命清高,而是社會的真實現象;大家聽不懂也不喜歡古典音樂,卻公認它是『有水準的』,從而進行偏差的價值判斷與衍生行為。   正因為這種價值觀上『聖俗二分』的壓力,導致很多人莫名所以地期望自己能欣賞古典音樂。但是藝術一定是有門檻的,沒有主觀喜好卻單憑價值觀上的動力來『學習』古典音樂、而不是『喜歡』古典音樂,遂造成《入門問題》成為現實上或網路上古典音樂界最常出現的討論,更導致很多真假莫辨的古典音樂欣賞現象與資訊流通。因此,需要一套解釋方法來幫助真心喜好古典音樂的愛樂者面對這種社會。

    ● 古典音樂的《門檻》:

      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中,最浮濫的就是:『我要如何開始聽古典音樂?』,常見的答案是『只要去聽就好了!』。這句話是非常容易誤解的,因為它混淆了一個古典音樂與一般音樂最大的根本差別:『古典音樂往往是「閱讀」的而不只是「聆聽」的』。

      想像一下原始人類:第一次發現不同長短的弓弦撥起來有不同的音高,他著迷了,嘗試做出不同音高的弦,聆聽不同的感覺。然後,他發現長度為整數倍的弦(也就是八度音),會有一種音高的相似性,於是他們開始感受到『音階』、『音調』,從而開始唱出『旋律』出來,而成為世界上的第一首歌。

      什麼是『歌』、『旋律』呢?就是以『音符』(音調、音高、音色)為最基本的語言要素,製造出一句完整的話(樂句),刻劃出一個完整故事主角(旋律、主題)。剛開始,故事都是短短的(民謠);後來,文明越來越發達後,短短的創作故事己經無法滿足美感需要,所以開始有詩詞歌賦、有小說、有戲劇、有史書......文字越來越長,越要求『閱讀』字句的組合,越要求故事結構的起承轉合。同樣的,音樂從短短的民謠歌曲,也發展出曲式、和聲、對位,要求音樂如同閱讀文章一樣有起承轉合(例如,奏鳴曲式或輪旋曲式),再組合成長篇大論的奏鳴曲、交響曲、歌劇等等.....。

      如何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無論使用什麼方法入門而喜歡聽這首音樂,喜歡聽只是『表象』。想要真正感受『為什麼古典音樂要有這麼長的篇幅?而不是像民謠一樣兩三句話就好?』,那就得像閱讀長篇小說一樣,記住那個旋律是主角、那個旋律是配角,從而感受到這首音樂的起承轉合。我們絕對不可能宣稱我喜歡看金庸的小說,卻不知道小龍女到底嫁給令狐沖還是楊過;而喜歡看電影《鐵達尼號》卻不知道Rose在Jack死後產生什麼人生巨大轉變,對電影的感受當然不可能全面。同樣的,聽不到命運交響曲的旋律與節奏如何起承轉合呈現一個完整結構的樂章,就不容易真正感受到古典音樂的藝術特色了。

      當然了,這裡的起承轉合的結構不見得一定符合音樂學的曲式分析;就好像前述的電影《鐵達尼號》,每個人『看到』的故事都會有差異:有人覺得鐵達尼號只是俗爛的愛情肥皂劇、有人覺得它呈現出『愛情成為拯救力量』、有人看到『自由與盡責的雙主題』....不管原意如何,至少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同樣的,仔細『閱讀』完命運交響曲的『音樂結構』,也會聽到一個『故事』;只是這個故事不見得符合正規的曲式分析,展現個人不同的主觀欣賞旨趣。   因此,欣賞古典音樂是有《門鑑》的。如果硬是把古典音樂認為沒有門鑑,那古典音樂就會完全失去藝術價值,只是一種獨特的音響與歌曲而己。如果聆聽古典音樂只喜歡聽旋律、節奏與音質,卻無法欣賞到『閱讀音樂的結構』,在這種層次底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民間歌謠是完全沒有差別的;如此一來欣賞古典音樂的意義,很容易變成只是迎合聖俗二分的媚俗價值觀而己。

    ● 自我認知的不可靠性:

      提出上述看法,最容易引起的誤解就是:我聽了幾十年古典音樂,都只想輕輕鬆鬆聽,從來沒想過古典音樂要『閱讀音樂的結構』,我是不是完全不懂古典音樂?

      心理學的研究早就指出了:人類永遠無法直接內省、運思而表達出他完整的感覺經驗。以音樂欣賞體驗而論,即使學有專長的音樂學者、作曲家或演奏家,都不見得能正確表達他對音樂的真實感覺。因此,『自認為』不屬於上述欣賞音樂方式的愛樂者,不代表他就不是這種愛樂者。例如以上述問題而論:

      你願意浪費幾十年心力時間去聆聽古典音樂,而不是選擇容易獲得的流行音樂,這就表示你從古典音樂所獲得的感覺與流行音樂不一樣。那麼,對你而言,兩者到底有什麼真正的不一樣感覺?了解古典音樂的『閱讀音樂結構』欣賞方法後,將會發現自己多年來的古典音樂的真正感覺應該是什麼?

      例如我自己,這幾年來對法國古典音樂的正確體驗,就讓我發現:我原先誤以為古典音樂『只是』線條的藝術,從而在認知上徹底排除音色藝術的解釋。但是,我的『原始感覺』仍然完全正確地辨認出馬洛維奇與巴黎拉慕魯樂團的偉大演奏;即使我當年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音色藝術,但是我的真實感覺仍然正確地感受到。於是我寫了一篇推薦該唱片的樂評,卻沒有寫出真正的重點,把他們的藝術表現通通曲解成線條營造的能力。

      所以我喜歡把古典音樂的欣賞歷程,稱為『重新認識自己』的歷程。很多的音樂的感覺都是早就能感受到的,但是得等到學會更進階的音樂欣賞能力後,才能『再發現』自己過去無法正視的部份感覺。因此,你如果能保持多年真心誠意的欣賞古典音樂,而不是別有居心的收集、炫耀自己的唱片,那你的古典音樂賞能力絕對不會只是『聽得爽就好!』,一定是因為古典音樂有某種不同於流行音樂的特性讓你選擇了它。這些特性當然可能有很多種類,以目前我個人的研究而論,傾向認為『閱讀音樂的結構』是最基本的差異點。

    ● 修行主義與道德一元論的謬誤:

      正因為聖俗二分的偏見,探討古典音樂入門問題或門檻問題,常常被扭曲成道德問題或修行問題。因為被當成道德問題,當然在道德壓力下就害怕被人說自命清高而強烈主張古典音樂沒有門檻。因為被當成修行問題,當然在表現境界高妙的修行下就得宣稱古典音樂只要頓悟就可以成大道......但是,『事實』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們根本無法正確地描述『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真實現象是什麼,怎麼可能正確地了解古典音樂入門的問題呢?『入門』就是從『不喜歡古典音樂』變成『喜歡古典音樂』,既然是兩種狀態的轉變,前一種與後一種有什麼真實現象上的巨大差別,當然才是最重要的事實問題。

      試想存在一個人,一向只聆聽一首短短幾分鐘的好聽流行歌曲;他覺得非常舒服非常愉悅,於是他認為『喜歡音樂就是很愉悅』。

      有天他聽到舒伯特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D.960第二樂章:這個樂章超過10分鐘,內容則是同一主題旋律不斷地重覆與變形。這個欣賞者的『真實心理感受』是:他抓到那個不停變換的主題當成故事的主角,而且在不停的變形與重覆中,得到主角表現在完整故事的『閱讀快感』,了解『最後一段就是最初主題的延申』,了解『加了不同伴奏音型會造成音樂氣氛轉變』.........

      但是,這種真實心理感覺,往往個人『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達』。於是,基於修行主義與道德一元論的謬誤習慣,這個古典音樂的欣賞會自稱:他只是聽得爽、很愉悅而己。

      問題是:如果只是聽得爽,那隨便一間教堂的吟詠聲,與D.960的第二樂章聽起來根本完全一模一樣。只有你真正注意並『閱讀』到『最後一段就是最初主題的延申』、『加了不同伴奏音型會造成音樂氣氛轉變』這些事實,你才會選擇聽D.960而不去聽吟詠聲。因此,只要這個愛樂者明顯表現出偏好與選擇,不管他如何謙稱自己不懂古典音樂、只是覺得好聽......事實上他完全閱讀出古典音樂的意義。   所以,討論古典音樂如何入門的問題,陷阱就在這裡。訴諸古典音樂愛好者本身的『內省報告』,後果一定錯得非常非常離譜!因為古典音樂愛好者常常『無法正確描述自己為什麼喜歡古典音樂』、甚至常常『嚴重扭曲地描述自己為何聽古典音樂』;再加上修行主義與道德一元論的謬誤習慣,遂造成現實上與網路上充滿了對古典音樂入門問題言不及義的空泛清談。

    ● 閱讀音樂資料與閱讀文字資料:

      如上所述,進入古典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門鑑,就是願意花時間去『閱讀它』。當然,『閱讀古典音樂的音樂資料』遠比『閱讀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還要難上非常多,因為人類先天不容易專注在聽覺訊息(這部份會另有專文論述)。於是古典音樂界往往出現詭異現象:對古典音樂相關資料瞭若指掌,卻明顯沒有聽到音樂的真實內容。

      在聖俗二分的價值觀偏差底下,造成非常多本性上對古典音樂毫無興趣的人,為了社會地位與聖俗二分的美名,強迫自己假裝成古典音樂愛好者。要假裝成古典音樂愛好者,當然不會費心去『閱讀古典音樂的音樂資料』,當然會選擇最簡單的『閱讀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於是,一個很簡單的判準就可以辨認出來:『他願不願意閱讀古典音樂的音樂資料?』,有,才是真正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沒有,基本上他的資訊是有問題的。

      無論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上,欺世盜名的古典音樂『收集者』實在太多了。你會發現他們勤於『閱讀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對於各種古典音樂資料文字定見朗朗上口。但是,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多的是來自蓄意吹捧的商業文宣,唱片的真實聽感與資料文宣南轅北轍的事實到處可見。基本上,我完全不承認這叫做古典音樂欣賞者,所以特別稱之為『收集者』。

      要如何分辨這種『收集者』呢?很簡單,如果你是欣賞者,你一定可以辨認出『收集者』。欣賞者的意見偏好可能南轅北轍甚至大打出手,但是都能默會對方真的聽到了音樂內容。理由是,欣賞者往往『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達』他的感覺,所以他看到有人提出與他感受類似的文字描述會產生共鳴的狂喜感,看到有人提出與他感受相反的文字描述他會有挨巴掌的挫折感。相對的,收集者的文字資料不是從音樂內容的感受而來,所以對欣賞者而言不痛不癢;資訊錯誤不會令人挫折,資料正確也不會令人狂喜。換句話說,如果你看懂一篇音樂文字之後沒有反感或狂喜,很可能有某一方就只是收集者。

      如果不先仔細反省:『聆聽古典音樂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需要浪費時間去接觸一種藝術?』就冒然談論如何入門,往往導致『收集者』的現象;造成許多自稱古典音樂愛好者,事實上只是『偽裝的古典音樂迷』。

    ● 一個價值觀的反省: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不屑流行音樂的古典音樂收集者,很可能,這種人原本聽古典音樂的目的就是要滿足聖俗二分的虛榮心,當然會故意輕視流行音樂來自我標榜,這當然就是『偽裝的古典音樂迷』。真正的古典音樂欣賞者,古典音樂不是用來自我標榜的工具,而是與欣賞者同好心靈相遇的純潔橋樑,他們當然不會以輕視流行音樂來自命清高,最多只是因為太沈迷古典音樂而導致對流行音樂徹底忽略。這種真誠熱愛而導致的視野窄化,正反映出一個人是否擁有貨真價實的藝術心靈,反而是應該被贊許的。

      當社會存在著聖俗二分的價值觀偏差現象,知識份子都能感受到這種價值觀的不平等。但是,他們如何表現出對這種偏差問題的社會關懷?很可惜的,從劉小楓《拯救與逍遙》和蘇友瑞《修行與救贖》的多年研究,都發現中國知識份子面對社會偏差現象,只能慣常地嘲諷與嘻笑,而不會走入世界真正的改革。於是,看多了『偽裝的古典音樂迷』的知識份子,不會真心地想分辨『誠實的樂迷與偽裝的樂迷有什麼不同?』。他們只會很快的就下結論:『你們看!有水準的古典音樂迷也不過如此嘛.....』於是,當他們面對真正高水準的古典音樂迷時,當然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嘲諷:聽古典音樂?不就是愛假仙嗎?

      所以,對古典音樂的聖俗二分導致偽裝的古典樂迷大增,大增的偽裝樂迷又造成慣於憤世嫉俗的知識份子不想努力去好好分辨『孰真孰假』,輕易去嘲諷真心想付出的誠實古典樂迷;於是,接觸古典音樂界很容易發現真假莫辨的窘境,這是所有誠實的古典音樂迷最挫折的現象。

      古典音樂明明是外來文化,卻輕易在聖俗二分與修行主義的文化習慣下,發展出西方社會罕見的詭異結果。我個人雖然狂熱於專注古典音樂,認識到法國古典音樂界的深厚素養;但是我也知道法國對流行音樂的尊重,一位流行女歌手伊蓮被訂出全國性的紀念日,一齣鐘樓怪人舞台劇的音樂令人心醉,這都絕對不是對音樂聖俗二分的社會能出現的價值觀平等現象。   我個人很不贊成『對多樣音樂通通要涉獵』的看法,那是一種太廉價的多元主義,往往是虛無主義的幫兇。我主張的是,多元化的社會並不是人人都多元化,而是人人可以自由選擇他自己想要的一元化,多元化社會是透過一元化個人而組合成的。但是我們的文化價值卻完全相反:社會明顯的聖俗二分一元化,導致偽裝的古典樂迷大增;同時卻基於修行主義,要求個人要有多元化的修行境界來包容『偽裝的古典音樂迷』。結果,不只非古典音樂被岐視而削弱,乍看強勢的古典音樂也因為偽裝者過多而膚淺謬論當道。

    ● 暫時的結語:能否擺脫這種文化困境?

      這個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己經不是單純的學問了,它牽涉到的是整個社會文化特定的結構問題。我相信前述的『閱讀音樂的結構』與『自我認知的不可靠性』都不是太深奧的學問,一定有很多人能理解這些入門問題;但是牽涉到文化結構的限制,面對大環境沈淪的知識份子卻顯得那麼無力。真的是生活太累無法兼顧這種文化問題的反省?還是修行主義的惰性導致個人寧可選擇沈默不語或怪誕逍遙?

      網路曾經是一個理想,但隨著參與者眾,竟無可避免地走向相同的命運:佔據大型討論區與高人氣部落格的意見,仍是以資料收集者佔絕大多數,分不清網路與雜誌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這一切問題,反映的是文化深層的問題:慣於聖俗二分,沒有真正的價值觀平等,被聖化的古典音樂界反而多出一大堆偽裝者。喜歡與尊重古典音樂不能避免這個困境,只有誠實地面對古典音樂、不管是聖是俗都發自真心的熱愛古典音樂,積極地走入現實世界分辨真假古典音樂愛好者,或許有可能避免這個難局。

      相對於西方文化的價值觀:任何人只要善盡本份,把現實生活做得盡善盡美,不需要神聖修行境界就可以平等地與聖人同入天堂。這種真正的價值觀平等,不會把明明不喜歡古典音樂的搖滾樂迷逼上古典音樂界而導致虛偽,也不會高舉古典音樂的神聖而導致單純的音樂喜好負上無意義的道德包袱。這種文化處境下的古典音樂環境,也許才能讓誠實的古典音樂欣賞者安心地分享內心真正的感動。

    (END)

  5. #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 之二: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以『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

    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 之二:
    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以『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

    ● 前言:

      在我的『從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談起』一文提到:

    『 如上所述,進入古典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門鑑,就是願意花時間去『閱讀它』。當然,『閱讀古典音樂的音樂資料』遠比『閱讀古典音樂的文字資料』還要難上非常多,因為人類先天不容易專注在聽覺訊息(這部份會另有專文論述)。於是古典音樂界往往出現詭異現象:對古典音樂相關資料瞭若指掌,卻明顯沒有聽到音樂的真實內容。 』


      這裡隱含一個重要的古典音樂之《入門問題》:人類先天無法專注在聽覺訊息,那麼如何完整吸收一首古典音樂的訊息?也就是說,很可能所謂的入門問題,就是發生在:真誠的古典音樂欣賞者比起入門者而言,擁有個人獨特的一套專注吸收音樂訊息之方法。

      很多談到這個進階的《入門問題》的文章,往往強調『要使用不同角度來聆聽每一首音樂』、或者『要聆聽種種不同的音樂類型』。這些都是表面上很正確的原則,卻常常是說得到做不到的口號。原因就發生在,我們普遍對人類心理認知層面有太樂觀的錯誤假設,導致邏輯思辨嚴謹無比的方法,常常是完全不符合心理認知事實的錯誤方法。因此,我以我私人獨特的『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把這個『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進階《入門問題》重新解釋成能真正被實現的方法。

      要再三強調的是,這裡所謂的『讀譜』絕對不是要研究樂譜,而是『找一種方法來幫助專注於音樂訊息』。而且這只我個人極主觀的私人方法,不見得適用於很多人;也一定會有很多人擁有自己不同的專注聆樂方法。


    ● 人類難以『專注聆樂』的先天限制:

      首先我要強調,人類的聽覺能力非常強、卻也非常差。人類的聽覺可以接收一大堆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多量訊息。從隱含性學習的認知心理學研究看來,說不定我們傾聽一個人講話時,甚至己經無形中『聽到』他剛剛失戀的傷心事,這是聽覺能力極強的地方。但是,正因為聽覺能力太強,訊息太多,所以人類的認知系統無法負荷,導致人類的『聽覺注意力』是非常非常差的。

      兩本書同時給你閱讀,內容完全相同,只是一本書比另一本書多排一段。你可以在幾秒內發現兩本書內容是一樣的?根本不必0.1秒。

      上述實驗用唸的給你聽,一本書唸給左耳聽,另一本唸給右耳聽,兩訊息的先後差距只有六個WORD而己,結果你可以在幾秒內發現兩隻耳朵聽到的內容是一樣的?答案是平均4.5秒(Treisman, 1964)。你看,人類的聽覺注意力多差?

      所以人類是『難以專注於音樂訊息』的,就算是最偉大的音樂家照樣做不到,最多只能說他的注意力會比一般人強。相對的,如果能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專注音樂訊息,那就算是業餘愛樂者,也有可能比專業音樂人士吸收到更完美的音樂訊息;初入門的愛樂者使用有效的專注聆樂方法,也有可能比老手吸收到更豐富的音樂訊息。


    ● 『選擇性注意』的聽覺能力:

      『要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這句話當然合理;但是,誰有把握認為自己可以從『聆聽音樂』中獲足夠的音樂訊息?

      由於人類的聽覺訊息過量,音樂本身的訊息是需要去『選擇性的注意』出來的。這個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相信『只要自己認真聽音樂』就可以接收到大量的音樂訊息,這個假設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我們聽一首音樂,真正『選擇性注意』到的訊息,可能不到 5 %(詳細實驗數據應該更低)。也就是說,『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這句話的真實心理現象是:『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中特定的 5%』,也就是說,這樣的觀念實踐後,只是讓我們更封閉在那我們注意到的 5 %。而所謂的不同角度,只是根據封閉的 5 % 去進行主觀詮釋。換句話說,如果你對該首音樂己經偏見在 5 %,那麼不管你再聽幾千萬次,主觀詮釋再有幾千萬次不同角度,你仍然只是封閉的 5 % 而己。

      同樣的,『要聆聽種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可以讓自己的聆樂體驗更寬廣嗎?如同我先前一堆『音、樂分立』角度重新聆樂的心得文章所述,當構成古典音樂的種種素材中我偏偏只注意到其中一個『線條』因素,那麼再聆聽幾萬首不同的音樂,我也永遠只會從『線條』的角度去映證原始偏見而己。

      這跟個人的音樂素養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好像人再怎麼偉大也絕對聽不到一千萬HZ的聲音一樣,這是『人類的生理心理限制』,無人可逃。


    ● 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一種個人方法:讀譜聽音樂

      我熱愛古典音樂開始,就一直苦惱於無法專注聆樂的事實,於是發展了一套『讀譜聽音樂』方法。樂譜當然比原始音樂簡略,所以需要演奏家詮釋才能成為完整音樂。但是世界上大概只有幾個莫札特可以靠直接聽音樂來還原總譜,這就說明了即使是這麼簡略的樂譜資訊,就己經是人類無法完整吸收到的過量資訊了。換句話說,從方法論的立場,我這裡所謂的『讀譜』不是要幫助音樂詮釋,而是要『還原正確的音樂訊息』;因為我們絕對無法吸收唱片的完整音樂訊息,所以透過讀譜來專注吸收便是很好的方法。

      我過去欣賞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是這樣的:選擇一首,ok,只盯住第一小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來只盯住第二小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盯住中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再盯住大提琴,全曲從頭到尾聽一次,ok。好了,這時我己經把這首音樂的完整訊息吸收地比別人多很多了,好,這次樂譜拿著,一次同時注意四隻樂器,從頭到尾完整聽一遍。ok,會不會跟不上?跟不上就再聽一遍。

      當然,以上這麼累是剛開始讀譜時,到了現在,就算是一次二十幾行的拉威爾管弦樂譜,聽個一次就可以全注意到了,這是死功夫,急不得的。

      有沒有別的方法?當然一定有,我說這是我面對人類聽力先天限制的『個人方法』,當然不是普遍原則,所以不必去理會這種方法好或不好。這種方法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你自己克服『無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的方法是什麼?

      因此很多人都知道,我一直只聽3B2T,絕對狹窄而不寬廣。但是當我遇到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面對他提出來的法派音樂觀念與唱片,學習速度之快之準是很明顯的。音樂學習速度能這麼快又準,就是因為我吸收音樂資訊的方法論是對我個人非常有效的。

      請注意:音樂的欣賞能力,當然不見得與讀譜有關,但是,與『你到底吸收了多少音樂訊息』卻有直接相關,你如果能藉由其他方法吸收更多音樂訊息而不必讀譜,那你當然會有相同的音樂水準。

      再者,任何方法論一定都會有偏失,無庸置疑。我認為我開始玩音響與遇到林主惟先生之前,無法認識法派音樂,正是讀譜方法論不夠周延之故,因為樂譜無法記載『正確的音色』。當然了,讀譜方法論上述的缺失也不會致命,因為我學會音色藝術後,會自動編碼編進樂譜中;所以現在看樂譜時,己經可以『閱讀出』(猜想出)作曲家想要的完美音色應該如何。所以,方法論一定會有缺失,更正缺失的唯一途徑是『反省式的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的體驗只是加強與映證我們的偏見,能真正反省式的體驗是非常困難的,這點太難解釋以後再說。

      三者,很多『會看譜』的人不見得是使用我這種『讀譜方法論』。我這個讀譜方法論的重心在於利用樂譜來吸收最多量的音樂訊息,透過分開注意聽每個樂器獨立發聲的方式,訓練自己整合多隻樂器合併發聲的音樂辨認能力。反之,會看譜的人,可能只是拿樂譜當成某種思想辨正的根據,而不是當成一種吸收音樂資訊能力的訓練。例如,所謂拿著樂譜緊盯演奏家有無犯錯....這種人再怎麼讀譜都絕對不會是我這種方法論。

      最後,有沒有其他方法?當然一定有!依我個人觀察,強調『正確音響』的音響玩家,是另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論。(註:所謂『正確音響』是另一種音響觀念,強調聲音訊號的完整度而不是強調悅耳好聽,相關論述請參考我的其他文章。)


    ● 結語:

      自從我提出『音、樂分立』角度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音樂的『音』之訊息是非常多人完全沒有聽到的,甚至千萬音響玩家也聽不到。假設他們的音響不是錯誤音響的前提下,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們根本只有『選擇性注意特定 5 % 的訊息』的音樂欣賞能力。如此一來,無論人文素養多高、心胸多寬廣、個性很多元.....通通沒有用!因為連音樂都沒有完整聽到,那有可能產生完整的音樂素養?

      就是因為音樂只聽到小小一部份,所以一聽再聽都聽不到更多訊息,只好進行『樂』之詮釋。因此,所謂的『要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每一首音樂』,常常只是在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總只能聽到獨奏小提琴,今天心情好就說很雄壯、明天失業了就說很悲壯.....使用不同角度來重聽了半天幾百次,還是沒有聽到這首音樂的低音管有多麼美妙。

      所以,做為一個不滿足於只是聽爽的音樂學習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克服『無法全面吸收音樂訊息』的困境?』。上述讀譜方法論只是我的個人方法,不是普遍原則;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這樣子,才能在音樂欣賞的水準上更進一步。

    (END)

  6. #6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這篇又讓我想起來訓源的問題,
    請問CD機的早期的解碼感覺比較自然,但是聲音定位似乎沒那麼好,
    後期的解碼都是偏重於解析,聲音會變薄,
    那麼現在先生是偏向哪一邊呢,需要升頻解碼榨出更多的細節,
    還是像以前非力普的機子一樣就是有但是不是那麼清晰,這對於我這個愛玩的人,
    卻沒有音樂素養的人,想聽聽看先生意見。


    這個對於先生的聆聽感覺是否有影響到,後來玩的人,不可能靠樂譜了,
    只有告正確的聆聽系統跟先生找出的唱片,因為隔行如隔山,
    只要能接觸到正確的音色才有可能啟發古典的美妙,

    還有看到先生的線條跟音色改變的確跟線材的使用是有相關性的,
    好的線材的確會更豐富音樂的感受,也就是更自然了,但是喜好度也是因人而異。

  7. #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這篇又讓我想起來訓源的問題,
    請問CD機的早期的解碼感覺比較自然,但是聲音定位似乎沒那麼好,
    後期的解碼都是偏重於解析,聲音會變薄,
    那麼現在先生是偏向哪一邊呢,需要升頻解碼榨出更多的細節,
    還是像以前非力普的機子一樣就是有但是不是那麼清晰,這對於我這個愛玩的人,
    卻沒有音樂素養的人,想聽聽看先生意見。
    wei123wei123 太客氣了....:)

    我使用老philips,但是D/A之後的整個類比濾波放大己經『完全改裝』過,若沒有改裝,那真的只有中頻還可以,高頻與低頻都是不夠的。

    我個人是傾向猜測,解晰度變高卻造成聲音變薄,應該視為整個音響系統某一環節有問題,因為這表示某一環節只重視中頻而缺乏高低頻,造成整體反應如你所述。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還有看到先生的線條跟音色改變的確跟線材的使用是有相關性的,
    好的線材的確會更豐富音樂的感受,也就是更自然了,但是喜好度也是因人而異。
    或許是說,我運氣很好,一開始使用的就是『不會改變音色』的線材,之後所有的線材都是,越貴的,訊息量(或說動態)越大。這種線材的確不會讓我音響美學走向『修飾音色』,因而能快速認識新天新地的唱片錄音之美,然後進而促進自己從古典音樂的線條之美進步到音色之美...

  8.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歌劇欣賞與隨筆】如天鵝之歌般的『魔笛』

    【小狂想】

      我是一個很熱情又很衝動的人,要努力考證音樂與音樂作品的種種事蹟,我勉力而為;但我也想在音樂中掘生命的一瞬的悸動、即興的流洩。這種對音樂完全放棄客觀理性而強調主觀率性而為的文章,標籤著生命曾有的一段熱情。

      既然有即興聆樂自然也有即興隨筆,對於莫扎特的『魔笛』我有說不完的話想寫出來,我不知道我會寫到何時何地方止;也許我會誇張到從『魔笛』的卑視女性現象分析莫札特的心理問題....總之,【歌劇欣賞與隨筆】也是這樣的一股熱情,讓日後留下這麼個記錄。
     

    【正文】


    ●逃避歌劇的小毛頭:


      雖說父親從胎教起就啟發我對古典音樂的熱愛,但是我從小就逃避歌劇──由於自己的歌聲非常斷人魂魄,如鮑魚之肆威名遠播,限制了自唱歌劇的快感;另外一方面,不知如何自已特別討厭人聲音樂,可能是對流行歌曲的一種年少輕狂的反彈吧!總覺得自已聽古典樂跟別人不一樣,那麼『樂器』也要跟別人不一樣;別人聽歌星發聲,我獨獨只願聽樂器發聲;只能說那時候我的清高隱世思想太強烈了。

      大約在大學一年級時,我就己經了解自己對音樂的熱情完全集中在『五大後期』──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 ──了,幸好他們後期音樂很少有歌劇;而加了人聲的莊嚴彌撒、第九交響曲、C小調彌撒、四首莊嚴之歌、岩石上的牧羊人D.965.....等,也逐漸被我以『把人聲當成一種樂器』的方法欣賞過了。最後,我開始覺得沒有音樂可以聽了;除『五大後期』之外,再也沒有音樂可以引起我的熱情。幾年來,我離開了古典音樂雜誌、離開了名噪一時的交大資科BBS 站連線古典音樂板、離開了古典音樂,讓五大後期殘響在腦中成為永遠不滅的理想之夢。

      前一陣子我又想回到古典音樂的懷中,漂泊的浪子又有回家的感覺;這時我才想,貝多芬評為最偉大的莫札特音樂──魔笛,我居然沒有仔細聽過,這那對得起我執著於『五大後期』的信念?於是,我向老爸討回塵封十年的魔笛總譜,開始透過便宜的CD隨身聽加上總譜,從第一首聽到最後一首;結果,我愛上了歌劇,不再逃避歌劇。只是很糟糕的,我太熱愛魔笛了,造成我連唐.喬望尼都難以親近,更何況其他歌劇了。看起來我對『五大後期──越是生命末期作品越偉大越深刻』的體驗己經深深中毒,連我第一次用心聽完的歌劇型式也如此。

    註:這系列魔笛文章根據的CD唱為貝姆指維也納愛樂的DG版,DG449 749-2。




    ● 洞悉最多樣人性的純粹音樂:


      從音樂的型式而論,可以區分成指向人性特定情感狀態的『標題音樂』與相對的『絕對音樂』;當然這種區分不是那麼絕對的,只能說這首音樂是偏向那一種。而魔笛最有意思的,就是它每首音樂都是最美的絕對音樂,也是最美的標題音樂。

      在我主觀觀點裡,絕對音樂之美,往往指向某種結構的複雜性,所以巴哈的賦格作品與複音音樂一直以優美的絕對音樂而流傳。相對的標題音樂之美,就在於它是否能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性某種心理狀態了,就算它是要寫生,寫的也是人類心理對該自然物的解釋與想像。比方說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月光」,當然不是在寫生月光的美景,然而卻非常明顯的流露出貝多芬的情感心理狀態,正因此才會被後人以「月光」之名附會,因為標題音樂的本質就是很適合附會某種標題曲名;「命運」、「熱情」也都是如此。而「田園」交響曲,固然是嘗試進行大自然的描繪,但是它描述的更接近『人類看到大自然所產生的心理感受』,所以華德迪斯耐可以輕易把田園交響曲與自編的希臘神話日常生活完美結合成『幻想曲』這部經典卡通,這說明了純粹大自然的描寫,一樣反映了作曲家與欣賞者的心理狀態。

      當然有難以分類的例外,舒伯特偉大的後期作品與貝多芬的OP.135弦樂四重奏、OP.126鋼琴小品這類樂曲,皆隱含了某種單純結構的絕對音樂之美可以達到純粹音樂型式之美的最高境界之事實,與上述的分類不甚相容;不過,上述這種分類終究是一種蠻有效的音樂描述方法。

    ● 兼具絕對音樂之美與生動描繪人性心理之第一曲:

      許多市面上的魔笛精選版都漏掉第一首歌曲,這實在是太可惜了。魔笛的第一首之三使女三重唱,是我所聽過對人類心理狀態描繪最成功的偉大音樂,同時在結構上亦是極成功的絕對音樂。當然莫札特描述女人的觀點實在很不公平,任何支持男女平權的人士都會氣死;然而作為一個具有時代性偏見的音樂作品,在藝術領域之外固然諸多謬誤,我們也只有因著藝術領域之內的成就而給予同情性的寬容了。

      首先男主角塔米諾大叫救命衝了出來,絕望聲中暈倒在地;於是有法力的三侍女殺了追趕塔米諾的大蟒蛇。這段音樂中本應該是勇敢無畏的王子,其音樂卻何等軟弱無助;而三侍女一出現的勝利音樂,雖然有幾分壯麗氣味;但是隨後唱到『用我們的臂膀...』時,由於只有使用弦樂合奏又沒有要求加重音量,音樂就顯得娟秀纖細了,果然是娟秀的女人在吶喊而非雄壯的男人得勝利呢!

      結果一看到暈倒的塔米諾如此英俊美貌,哇咧!勝利的女人一下子就變成心被搶走的愛情俘虜,少女懷春爭風吃醋統統來了。


    『掉進愛情』的下降音型


    『心醉神迷』的平緩音型

      這段音樂可以分成五種心理的交織呈現:第一種是『掉進愛情』的下降音型,第二種是『心醉神迷』的平緩音型,第三種是『爭風吃醋』的快速斷音音群,第四種是控制自己不要愛昏了頭『強自克制』的快速下降音型,最後一種是『依依不捨』的休止拍音型。在這五種心理描述出,三位侍女少女懷春的神情坦露無遺;對於那種總是幻想自己有一大堆女人的大男人心態而言,這是相當糟糕的自命不凡幻想;只是在莫札特的音樂天才下,如此不要臉的心態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也只能一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使用這五種心理音型,使女三重唱所描述出的場景是:從殺死大蛇後的勝利,隨著『掉進愛情』的下降音階,開始『心醉神迷』的絮絮私語三重唱;『爭風吃醋』音型在『我們應該向女王報告這位英俊王子的出現...』這段歌詞初現,隨及又是一段『心醉神迷』。開始要決定誰留下來陪伴王子時,『爭風吃醋』音型節奏伴著對位主題的歌詞旋律,真的是你爭我奪只差沒有打起架來了。『我(Ich)!我!我!』吵完後,以舞曲式的節奏引出『強自克制』音型,歌詞剛好是『我該走嗎!不...』,隨及又回到『心醉神迷』音型,而且更大膽地唱出『唉!實在太英俊了....』,也因此旋律線處理地更陷溺更柔美。最後以『強自克制』音型節奏帶出『我最好現在就走....』之歌詞,以一陣強音表現出下定決心後,出現『依依不捨』休止拍音型。這音型與『心醉神迷』旋律上類似,但是採取四拍子休止第二拍的跳躍式節奏,產生『聲聲呼喚』的感覺;再加上旋律線的下降音型,把『依依不捨』的情感展露無遺。


    『爭風吃醋』的快速斷音音群


    『強自克制』的快速下降音型


    『依依不捨』的休止拍音型

      事實上魔笛全曲就是以本曲的心理描繪最為多樣而複雜,更況論本曲發展旋律線時使用的節奏與對位皆精妙無比一氣呵成,對我而言這是莫札特表現戲劇性最成功的偉大之作。

      我們應當知道,莫札特一輩子女人緣甚高,他的婚姻又是被女人設計『逼婚』,可以說他一輩子被女人追、被女人騙的處境不勝枚舉。在這種情況下,莫札特會認為『她也是個女人,就有女人的腦袋。』所以『女人的判斷力甚差,要靠男人的鞭打才能走向正途。』就真的不足為奇了。也正因為這種偏見,三女侍看到英俊的塔米諾會如此心醉神迷笑料百出,當然是莫扎特真正的心聲。藝術家表現出真正心聲時一定會使用最高水準的藝術技巧,所以這首使女三重唱的藝術水準也就順理成章的達到最高了。

      偉大的藝術卻承載著可嘆的偏見,正如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承載著岐視猶太人偏見一樣,我們在驚奇如此偉大的藝術之餘,也只能感嘆人性有限伴隨的不完美了。


    ● 四、捕鳥人之歌與塔米諾的愛情獨白:

      著名的捕鳥人之歌是簡單的兩段式歌謠,使用極為輕快的節奏感與斷音來營造捕鳥人帕帕基諾那種屬於低社會階層的自由自在與快樂;而相對的塔米諾看到帕米娜畫像後的愛情獨白,卻是以高雅的唱腔與慢速的詠嘆調緩緩唱出屬於高社會階層的高尚愛情行為。然而,不只是我,我想很多人都喜歡捕鳥人之歌遠遠勝過塔米諾愛情獨白。

      有趣的是,按照劇本,塔米諾成功通過各種考驗得到至高無上的快樂,而帕帕基諾卻因為多嘴多舌而通不過考驗,只能得到一個好妻子;但帕帕基諾以得到帕帕基娜為至高無上的滿足,完全不在乎有沒有通過共濟會式的靈魂考驗。

      很明顯塔米諾式的生活情境與莫札特的生活相差甚遠,而帕帕基諾式的逗趣可笑卻是莫札特最特殊的行為舉止。如此不禁令人懷疑:只要是切合莫札特生活的人格,他的音樂水準會提高。所以女追男的侍女三重奏、像莫扎特學貓叫一般逗趣的捕鳥人之歌、像岳母一樣的夜之后的復仇之歌、塔米娜與帕米諾接受水火考驗之前兩位僧侶的賦格曲(典型的音樂家後期心靈交戰)...都成為魔笛中最精緻的樂曲。



    ● 五、越是小人物、小場面,越是優美無比的音樂高峰:


      於是我把我主觀上最喜歡的樂段勾選出來,便發現越是小人物小場面越成為莫扎特最優美的音樂高峰。

      一開始的侍女三重奏、捕鳥人之歌、『hm! hm! hm!』五重唱、帕帕基諾與摩爾人蒙納斯塔托斯互相嚇跑對方、塔米諾吹出的笛聲、帕米娜與帕帕基諾逃亡...等等,尤其是五重唱最後侍女們說回答三個聖潔小精靈會帶領塔米諾找到帕米娜時,弦樂撥弦配上木管的柔和下降,侍女三重唱在樂譜指示的柔音唱出:『三個年輕、美麗、聖潔、聰明的小孩...』,那真是妙絕天下無人能比的優美音樂!


      而帕帕基諾演奏魔法鈴噹退敵的那段,輕快的鈴噹配上柔和的男聲合唱,己經把魔法的美麗幻想發揮極致;再加上之後帕帕基諾與帕米娜合唱的:


    『 假如誠實的人都擁有這種鈴噹,他的敵人都將被移除;
      他如果沒有敵人,便能生活在最好的和諧中;
      只有充滿友善的和諧,才能消除人們的憂煩;
      沒有這種友善的安慰,世界將失去歡笑。  』
      

      這段充滿了美麗新世界憧憬的歌詞,其搭配的音樂在先前輕快幻夢的鈴噹之襯托下,又是如何扣人心弦的優美!

      這種小場面小角色的獨特風格絕不是偶然。事實上,從莫札特一生的作品從早期到中期至晚期,越是晚期,他越傾向把大型曲目『室內樂化』。第27號鋼琴協奏曲是最標準的一個例子,k.622豎笛協奏曲的小編製也是一個例子,可以說除了最後為自己靈魂之死的安魂曲外幾乎最後期作品都有室內樂化的傾向。就此而論,魔笛歌劇缺乏大量的大型合唱曲、獨鍾二重唱以至五重唱,這就很容易可以理解其中的後期心靈風格了。正是如此,越小型的場面,越是透過重唱曲式的室內樂風格,營造出最優美動人的音樂。

      另一方面也可以從莫扎特的個人心理偏好而論,他對小人物小角色賦與優美音樂的傾向,極可能是他自己嚮往小人物的逍遙自在,免於大人物大角色的拘泥造作。所以這種小人物的逍遙自在往往表現出『帕帕基諾的優美』,也就是從捕鳥人之歌開始,營造出一種以輕快節奏帶領優美旋律線的獨特氣氛。這正是『hm! hm! hm!』五重唱、帕帕基諾與摩爾人蒙納斯塔托斯互相嚇跑對方、帕帕基諾以鈴聲退敵...等樂段的主要感受。

      而前述莫扎特最後期音樂心靈『室內樂化』的結果,往往關聯於美麗新世界的憧憬;因此侍女三重唱出:『三個年輕、美麗、聖潔、聰明的小孩...』與帕米娜帕帕基諾二重唱出:『假如誠實的人都有這種鈴噹...』這幾段音樂,恰好歌詞符合最後期音樂心靈的天堂憧憬信念,因而創作出最優美動人有如天堂般的聖詠,完全不顧劇情發展上明明三侍女並非善類、而帕米娜帕帕基諾二重唱明明是在得意逃過追捕!

      完全擺脫戲劇性要求而給予音樂擁有絕對音樂價值的美感,這正是魔笛最偉大的魔力所在,讓我沈迷地無法自拔。

    ● 六、慈愛的夜之后與復仇的夜之后:

      我一定得向莫札特好好懺悔,我相信我寫出以下的經驗談一定會被莫札特迷咀咒我將因為污辱莫扎特而萬劫不復....

      魔笛中有兩段花腔女高音極為絢麗的裝飾奏,分別為第一幕慈愛的夜之后與第二幕復仇的夜之后,都是沒有歌詞的唱出最高音階或快速音群,充分滿足聆聽者的炫技快感與官能美感。

      這些樂段正如豎笛協奏曲一般,雖然全曲有室內樂化的現象,但是仍有幾段交響樂化的樂段來豐富音樂的內容。這種樂段往往極容易吸引人的立即注意,從魔鬼般的超技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經過鋼琴大師李斯特迄今的小提琴大師海費茲,超技的表達一向擁有絕佳的情緒動力而容易討好欣賞者。

      因此這兩段花腔便成為很容易討好人的音樂,我從而想試試看不接觸古典音樂的人們會有何許反應。

      在我服國軍義務役之處,很幸運的有愛好古典音樂者,也有對古典音樂充滿憧憬的小人物,也有視古典音樂為無聊催眠的一般人。我最想知道的當然是視古典音樂無聊又催眠的一般人對這種炫技花腔女高音的反應,問題是,如何讓他們願意試著聽聽看?

      請天上的莫札特你一定一定要原諒我,我跟他們說:有一段音樂是在描述女人做愛時高潮的叫聲,你們要不要試試看?

      想當然耳,男人的世界有多麼『性器官思考』傾向是眾所皆知,這種宣傳當然吸引了絕不聽古典音樂的人前來試試看了。

      他們很快的就指出復仇的夜之后比較好聽而且『這音樂不錯喔!』,有個傢伙還描述音階極高的花腔女高音色聽起來像吹笛子,這到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呢!

      然後有些人就想借走這片CD,結果我可憐的CD就借來借去借不見了。

      這些平凡的人們當然都接觸過色情媒體,有些人還真的認為復仇的夜之后是高潮的叫聲哩(請莫扎特迷不要打我)!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在他們心中真正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我只能觀察到表面的行為上他們的確蠻喜歡這種炫技的快感。炫技之美是一種純粹型式的官能美,它是否有人性的普遍性?因而能使用各種誘發方式來引導不接觸古典音樂者的興趣與愛好?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一個音樂心理學議題。

    ● 七、可能有真實的帕帕基諾?

      我不曉得莫札特自己相不相信一個像帕帕基諾這樣的小人物居然可以有如此高超的音樂藝術喜好,但我自已相信音樂藝術之美應該具有某種人類普遍性;因此我相信帕帕基諾真實存在的可能,我自己也三生有幸真實遇到了一個帕帕基諾。

      他是我服役時的一個小兵,並不是說個性有如帕帕基諾,而是在音樂藝術的普遍性上剛好證實了帕帕基諾的存在可能。

      他連國中都沒有畢業,對中文的讀寫能力皆有問題,但不是智能或心理疾病,純粹只是無法完整受教育。他的出身極為單純平凡,是台灣普遍的家庭式小企業;人生也己經底定,獨子的他只能留在家裡接下家庭傳承的夕陽小企業。

      閱讀能力很差再加上四周環境毫無任何一點古典音樂的訊息的情況下,只因為電視上偶然出現的古典音樂節目,他便不知何故產生非凡的喜好,聽到小提琴音樂尤其感動。剛好我把小提琴拿進軍中任意比劃自得其樂,於是收了他當弟子,一起來學習小提琴不登大雅之堂的『自得其樂』演奏法。

      一方面努力學習小提琴,一方面欣賞我的CD;最有趣的正是他非常喜歡『貝多芬的後期弦樂四重奏』,而且居然可以指出OP.133大賦格的複雜度讓他非常喜歡聽。

      事實上OP.133大賦格是非常艱深的樂曲,只憑『喜歡聽』三個字當然可以懷疑是真懂還是假懂。然而一個國中都沒有畢業的小人物當然絕對不會謊稱聽懂艱深曲目而得到虛名,更何況他完全不知道貝多芬是何方人物、更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弦樂四重奏、當然更不可能知道大賦格是所謂艱深曲目呢!(後期弦樂四重奏是他自己隨便挑我的CD去聽的,我從來沒有跟他介紹這套CD是什麼音樂,連中文都看不懂的他當然更不知道正在欣賞的是貝多芬還是莫札特...)

      要讓這樣的一個小人物聽欣賞魔笛,自然不必使用夜之后再加上黃色笑話的吸引手段。並沒有出乎我的意料,他很快就反應出,那些『帕帕基諾式』的音樂對他的吸引力。

      我相信帕帕基諾是存在的。

      古典音樂,甚至一切的藝術,往往都有資產階級化、或者精英主義化甚至極端象牙塔的問題。而我一直夢想藝術是普遍人性的可能,我相信最偉大的藝術一定是全世界所有人類的靈魂之共同元素;只是後天的影響下,人類的認知與感官妨礙普遍的藝術靈魂,而無法直接、自主地感受到普遍藝術絕對美感的存在。使用黃色笑話來欣賞夜之后或許證據太過薄弱只能當成一場鬧劇,但是真實遇到的這個帕帕基諾對我卻是一道曙光,揭開單純靈魂的藝術面貌。

    (END)

  9. #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94
    Thanks
    3,645
    Thanked 5,691 Times in 1,8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 六、慈愛的夜之后與復仇的夜之后:
    交響情人夢的真人版偶像劇有千秋前女友彩子唱的《復仇的夜之后》。

    可是我看前後劇情,好像把那段夜之后詮釋成:彩子甩了落水狗千秋,跑去跟更有出息的指揮同學交往,所以這是一個『玩弄男人再隨手丟棄』的『女強人式的夜之后』,算是另類詮釋了...:)

  10. #1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5,64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1 Times in 9,313 Posts

    預設

    魔笛應該是我第一部現場看的歌劇...
    王子的角色讓我感到不知所云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