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立正站好: Telos Audio GNR Mini V5.1主動式接地盒

Telos Audio在2016年便已開發出第一代主動式接地機GNR V1.1(grounding noise reduser),經過多年研究,提升至GNR V3.1,並於今年進化為GNR V5.1,設計原則並沒有大變動,而是一點一滴從細節著手加強GNR的實際效果,給予既有用家與新用家更好的音樂享受。

接地不可或缺
接地對電子器材是非常必要的設計,能夠妥善保護器材與使用的人,在音響系統中接地通常不會是安全性問題,更著重的是透過接地減少噪聲與干擾。地要怎麼接會實際影響最終聲音效果,處理不好被其他共地的電器設備影響甚至會讓聲音更糟糕。在音響產品中也有相關接地產品可以使用,雖然貴是貴了點,但畢竟是針對音響系統設計,而且獨立於其他電器,比起自行接地更為簡單方便,效果通常也比較好。

多數見到的接地盒通常使用盒子裝上天然物質例如礦石、泥土等,以模擬大地的方式提供音響器材電位基準,讓音響系統達到一致電位,吸收雜訊,這類的被動式接地盒有很多選擇也能自行製作,效果已經算是不錯。但其會受到空氣濕度與材質等影響,而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產生靜電積累。

Telos Audio推出的主動式接地盒。

主動且及時解決問題
Telos Audio則是設計主動式接地盒,解決音響器材產生的電位差。在每一台音響器材中的電源部可分為一次側與二次側,一次側指的是從AC電源進入至變壓器之間的路徑,二次側指的是變壓器出來後至電路之間的路徑。兩個路徑會產生電位差,而Telos Audio設計的GNR就是用以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提倡整套音響系統由GNR核心處理器計算出一準確的參考電位,經由GNR輸出端子與音響器材機殼地跟電路相連接,修正了音響器材二次測電源電路機殼與一次側接地端的電位落差。GNR也能同時連接多部器材,提供的參考電位是供給所有連接的器材使用。

GNR同時也是獨立封閉式音響系統地迴路,就像是為發燒友系統專屬的獨力電源環境,產生出來的接地電位只供給音響器材使用,隔絕於家中其它電器設備,遠離交叉感染噪訊。連接GNR的阻抗會低於器材使用AC電源線連接牆壁市電阻抗,因此器材會優先透過GNR解決地的問題,而不從AC電源線。

使用時以地線直接連接GNR背後的WBT端子,另一端則連接器材的接地端子。

每組GNR都附上兩條高品質低阻抗地線,地線也會影響聲音表現,品質很重要,如果有更高要求或調音的話也能另外選購Telos Audio的地線產品搭配。

全面提升元件品質
Telos Audio團隊後來又將GNR進化為GNR V3.1,在原則設計上並沒有改變,但是重新整備了挑選元件的標準程序。他們發現每一項元件都有對於電流有順向性特性,例如無極性電容與電阻,雖然無論是如何安裝都不影響元件的功能性,但在最終聲音表現卻有所差異。Telos Audio團隊花費時間了解電容製程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並開發了一個檢測方式能夠找出已通過出廠品管的無極性電容之間差異,並且以更嚴苛的標準挑選,到此時大約16個才能選出1個符合標準的電容,而且必須花費時間檢測,成本很高,可以說是精益求精。

而GNR V3.1推出時也同時推出了GNR V3.1 Mini,也是我們這次試用的GNR接地盒前一代版本,迷你版與完整版差異在於,完整版內還包含了QNR量子降噪模組,能夠主動偵測失真波型並加以修正,迷你版則沒有QNR模組。完整版能一次連接六部器材,迷你版則是兩部。

處理電源中的問題
QNR全稱為Quantum Noise Resonator,在Telos Audio的設計中有獨立產品,目前最新已經到QNR V5.1,就如同GNR一樣的技術升級。另外在大型的GNR中也內建了QNR模組,但迷你版則因空間問題沒有放入。QNR是結合共振與噪訊轉化成光能的嶄新電路設計,針對電源進行優化,由一個主要運算IC核心及由八個共振通道組成,工程師藉由IC主動偵測失真波型,及時發出相位補償,透過精準的及時共振使得波型失真美化。透過共振可以使相位失真減少,配合雜訊及突波轉化光能的電路設計,對1KHz以上雜訊進行吸收並透過能量轉移轉為光能釋放。

只需用AC電源線將QNR接上電源即可,最好與音響系統使用同一電源排插。

15週年計畫,舊用家可即刻升級
這次試用的GNR V5.1 Mini則是適逢Telos Audio 15週年所推出的升級計畫,將量子均磁QMT(Quantum Magnetic Tuning)技術的天線應用在過去的產品當中,只要加上一塊新的電路板,舊有用家都能夠送回升級。它是針對下層的電容, 大約每兩粒電容上面放上QMT的天線釋放舒曼波,這個電路的設計可以稱作「二樓計劃」, 在原有的電路板上搭建一層二樓電路,那就可以利用原有的空間, 設計這樣的模組,能使器材內部元件更穩定,長期處於超水準的狀態,令電容更能全面地發揮低頻的細節。

因為這次試用的GNR V5.1 Mini內部並沒有QNR量子降噪模組,因此Telos Audio還多送來一台獨立同樣升級到V5.1的QNR量子降噪機,同時與GNR V5.1 Mini一起使用就等同於GNR V5.1的效果。

過去我並沒有嘗試過接地盒相關產品,除非器材有明顯哼聲才會特別接地,所以這次收到Telos Audio的GNR Mini與QNR很是好奇,從原理上曉得接地盒對電子產品與音響產品是有幫助的器材,但究竟能有多少程度的差異更是重點,畢竟音響用的接地盒價格並不會太低,效果能有多大會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測試接地盒其實是很方便的比對過程,將接地線裝上與拔下只是幾秒鐘的事情,很快就能反覆地做AB測試與聽感驗證,這次試聽我將接地線連接在Esoteric K-03X CD唱盤與F-03A綜合擴大機上,Esoteric的器材在背面板上都有專用的接地端子,非常方便。

聲音更為立體鮮明(Ted Chen)
聆聽Anette Askvik的《Liberty》,前半部簡單的旋律、伴奏配上歌手演唱就已經讓我相當吃驚Telos GNR與QNR的效果,首先聲音變得更準,不是說更像歌手演唱或樂器原本的聲音,而是音像定位非常穩定確實,例如居中的人聲位置像紮了馬步一樣定住不動,沒有絲毫不安定感,樂器或是音效的位置也一樣,在很確實且一致的位置出現。整體聲音變得更為鮮明浮凸,更有亮度但卻較為柔軟,相較之下原來的聲音就平坦了些,而加上Telos GNR與QNR後伴奏或音效等配角也足以時時刻刻抓住我的注意力。

強弱對比、動態更佳
再聽Hanne Boel《Outtakes》讓我覺得每一個聲音音像似乎都被放大了,我指的並非是音像變大,而是每一個聲響都更突出、更能引起注意,音樂間的強弱對比更明顯,使得音樂更為動態、豐富。而原來歌聲較為直接的迎面而來,在加上Telos GNR與QNR後歌聲起伏過程的層次變得更多,整體更為柔順,演奏貝斯的聲音彈性多了,細節與強弱間明顯了,甚至聲音尾韻也是更為細緻。這次試用Telos GNR與QNR是一次很有感的提升,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經驗,讓我感覺接地設備應當是要成為音響系統中的必要,不容忽視。

增添音樂豐富性(Emma Lin)
Telos GNR Mini與QNR體積並不大不占空間,如果不是特別提及,與眾多音響器材放在一起,很難會發現它。不過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要小看這台,真的是頗厲害的。機器上方採用透明壓克力製作,能看見器材內部的線路組成,外觀設計沒有過於花俏,而是比較中規中矩,這次聆聽《Entre 2》專輯中的〈Mercy〉一曲,一開始其實我內心不免疑惑,聲音真的會有很大改變嗎?聽起來真的會不一樣嗎?答案是真的有改變,而且是明顯改變。〈Mercy〉此曲所用到的器樂有弦樂、吉他、加上人聲,GNR Mini與QNR讓絃樂的撥奏更明顯,顆粒感更明顯,修飾掉原本還沒接時上所聽到的毛邊感,吉他在彈撥時的彈性度也更明顯,加入人聲後,是更讓我對這台接地盒刮目相看、對它改觀的一個部分,人聲在最後有一小段的清唱,這一小段可以感受到背景非常黑,人聲整體的感覺更加明亮、清晰,音場也特別集中立體,非常推薦值得入手一台,GNR Mini與QNR讓音樂中的細節更加突出,原本平淡的感覺多了新鮮度,好似音樂重新編排了一番。

Telos Audio GNR Mini V5.1主動式接地盒焦點
● 全程台灣設計生產
● 有別被動式設計,主動提供參考電位,即時且精確
● 能同時接駁多部器材,統一系統參考電位
● 獨立於公共接地,不受電器或鄰居的交叉干擾
● 獨家嚴選電流順向性元件,進一步提升表現
● 搭配QNR可主動修正電源失真波型,吸收並消除雜訊
● GNR Mini提供兩組接駁端子,可同時連接數位與類比器材
● V5.1版本皆內含QMT天線技術,透過舒曼波提升器材表現
● 聲音特色: 提高背景寧靜度、音場準度、音像凝聚力與立體感
● 搭配建議: 可連接數位或類比音響器材

Telos Audio GNR Mini V5.1主動式接地盒規格
● 2組 WBT-0703 CU Nextgen鍍金接頭
● 電源輸入: 100-120V或200-240V
● 尺寸: 18 x 13.5 x 4 公分
● 重量: 約1.8公斤

台灣總代理 笙凱實業 : https://sk-audio.net/
Telos:https://telos-audio.com.tw/
更多Telos的報導: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telos-audio/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喇叭: Avantgarde Zero TA
訊源: Esoteric K-03X 30周年紀念版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紀念版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About Ted Chen

Avatar photo
MY-HIEND 資深編輯,主要負責採訪與器材測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