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設計造就經典風格 – Audio Physic Virgo 25

喇叭設計廠商Audio Physic (AP)來自於行事嚴謹的德國,從1985年開業至今超過30年,在時間的洪流中,Audio Physic的產品歷久彌新,這次實際送到MY-HiEND試音室的Virgo 25就是最具代表的落地喇叭之一,從1990年到現在Virgo已經過了六次的改款,雖然時光不可逆,但是經典產品卻是從不消失。

德國設計製造、品質保證
德國在High-End音響產品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其實應該說德國在工業設計以及製造領域中處於世界龍頭。高精度、高效率、人員素質高,世界知名品牌數不勝數,我們總能很難挑剔德國生產的音響產品,技術含量高、品質優異幾乎就是德國產品的形容詞,隨著我對Audio Physic的熟悉度增加,更了解了德國廠商如何重視獨特創新的技術與注重細節的品質。

Virgo 25隸屬於旗艦系列
Virgo 25屬於Audio Physic Reference旗艦系列中重要的一員,在2011年Audio Physic經過25年的經營後,將線上產品更新為25週年新款,Virgo 25便是其中之一,改款絕非只是在Logo上加上25那麼簡單,而是加入了更新的技術以及不斷地改進喇叭的細節處理和設計。

胡桃木做工精美難挑剔
Virgo 25是落地喇叭,高度是1045mm,深度是400mm,正面寬度則是230mm,每隻喇叭重量則為30公斤,可以初步看出Virgo 25是屬於瘦長型的箱體設計,其實攤開Audio Physic的產品線,幾乎都是採取這樣的箱體設計。除了喇叭本體以外,包裝箱中還有一個配件包,內有喇叭金屬底座,腳釘,網罩。

拿出喇叭以後,代理商先將喇叭倒轉,方便將喇叭的金屬底座先裝上,另外也能看到位於喇叭下半部的Audio Physic 25黑色金屬圓標。這次代理商送來是非常漂亮的胡桃木外觀,在試聽期間幾位友人來訪都直言木皮質感非常好,原廠也有提供各種顏色的鋼琴烤漆外觀,這可視用家裝潢搭配選擇,十分彈性。

喇叭底部有低音反射孔
裝上金屬底座以及腳釘,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另一個重點,就是位於喇叭底部的低音反射孔,因為金屬底座和腳釘撐起了喇叭高度,讓喇叭底部留有不小的空間,讓低頻可從這個導波孔向四方發射。

著名的7度後傾角設計
將底座和腳釘安裝好後就直接擺到聆聽位置上,Virgo 25是四個單體的三音路設計,正面前障板看到的是一個高音單體以及一個中音單體,在喇叭的內外側則各安裝了一個低音單體。

Audio Physic最容易辨認的特點便是箱體向後傾斜的設計,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並非僅有前障板向後,而是整個喇叭箱體都是向後傾斜的。Audio Physic經過精密的測量後,角度為7度是最理想的,角度是以單體音圈為測量點,目的能讓不同單體聲音到達人耳的時間相位維持一致,但這個角度是指在Audio Physic的喇叭上才是精準的,並非依樣畫葫蘆就行得通。

HHCT II自製高音單體蘊藏眾多技術
Virgo 25使用1.75吋高音單體稱為HHCT II (The Hyper Holographic Cone Tweeter ll),這是Audio Physic自行設計的高音單體,英文名稱為Cone而非Dome,因為振膜並非是表面上看到的圓球部位,圓球僅是防塵的作用,真正發生的是圓球周圍的黑色圓錐部位,凹盆式的陶瓷阻尼鋁合金混合振膜,內部則是強力釹磁鐵。這和中音單體的振膜是相同的凹盆設計與材質,因為原廠認為高音與中音單體必須要保持相似設計材質更能達到聲音的一致性。

特殊雙層單體框架
HHCT II採用了混合式的雙層單體框架,外層金屬材質內層特殊橡膠,取金屬框架的剛性,但利用橡膠特性做吸震,可避免振膜與金屬框架產生諧振。安裝高音單體是先裝在我們所看到的金屬前障板上,然後才將金屬障板鎖在箱體上,並非將單體直接鎖在木箱體上,這能避免單體在劇烈運動時將震動大量傳遞至箱體上,讓箱體形成震動,這個做法在某些High-End品牌上也能看見,是相當講究的做法。

SSC獨家懸浮技術
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高音單體固定在金屬障板上的方式,稱為SSC (String Suspension Concept),類似懸浮式的安裝方法,高音單體並非是牢牢地鎖死在金屬障板上,而是使用特殊聚合物材料黏在金屬障板上,這個作法能夠杜絕箱體震動反饋到高音單體上,造成高音的失真和渲染,能夠得到乾淨無染的聲音,這是從Audio Physic旗艦喇叭Cardeas下放的獨特技術。

混合鋁合金凹盆型振膜
我們從高音單體的近距離照片看,一般人都會誤以為正中央的半圓球是高音振膜,的確在這樣的外觀下,會有這個想法是非常正常的,如不曾瞭解過Audio Physic的資訊,十個人來看大概全都會這樣認為。事實上那只是一個防塵蓋,真正的振膜位於中央半圓球的周圍那一圈會反光的凹盆,介於半圓球以及灰色吸音材質中。凹盆型的弧度設計除了能增加一些效率,主要是要和中音單體達到更一致的聲色。

為了讓大家了解結構,我們特地拆下前障板,一共有六個螺絲簡單卸下即可。

我們卸下的是前障板,高音單體是固定在前障板上的,而中音單體則是固定在箱體上。兩個有很大差別,除了固定位置不同外,方式也不同,中音單體是單純地鎖在木箱上,而高音單體則是以SSC懸浮技術固定在前障板上。在箱體的六個螺絲母上套了避振用橡膠,Virgo 25的所有螺絲釘,前障板,喇叭端子,金屬腳座等元件在和箱體接觸時全都是隔著一層橡膠或泡棉的避振材料。

可以看到高音單體的機內線還連著,在前障板的內側四周都黏舖有一層避震橡膠,障板完全不會直接接觸箱體,隔離與抑制箱體的振動傳導到喇叭的其他元件是Audio Physic非常注重的事情。高音單體的外圈是金屬框架,內層黑色的是橡膠材質。

接著看高音單體,重點有兩個,第一點是高音單體與前障板的固定沒有用到任何一根螺絲,固定方式是利用黏膠結合,中間使用綠色的避震介質,這是原廠開發出的一種特殊避震聚合物材料,而且具有伸縮與彈性,直接以手指按壓會發現高音單體是會微微地移動的,這就是SSC懸浮固定技術。另一點是在單體周圍一圈黑色的物質,這就是單體與箱體的接觸面,同樣以黑色避震橡膠材質隔離,不讓單體與箱體有直接的接觸。另外仔細看一旁的螺絲孔,也黏有一層橡膠墊。

HHCM自製中音單體
接著介紹同樣獨特的5.9吋中音單體HHCM (The Hyper Holographic Cone Midrange),從字面上可以看出這與高音單體的設計非常相似,剛才提了Audio Physic在設計中音以及高音單體的原則是達到聲音的一致性。他們認為其他廠商使用不同工作型態的單體,甚至差異甚大的設計,能夠在某些度量上達到很漂亮的數據,但是聲色不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例如最常聆聽的人聲頻段常介於高音以及中音單體的工作頻率當中,如果兩者的聲色以及擴散特性不同的話,不利於長時間聆聽。因此他們將市面上常見的絲質半球振膜高音,改為自行設計的凹盆式金屬振膜設計。

雙釹磁鐵強力驅動系統
HHCM採用雙釹磁鐵驅動,磁力非常強但容易因為高溫衰減,所以此單體非常注重散熱,我們在單體外觀中央部份看到很像相位錐的設計,實際上這塊鋁合金相位錐主要用途為散熱,而在單體框架上也留有許多孔隙加強空氣的流通,而且在框架背面還設計了環形齒狀的散熱片,讓HHCM能夠持續承受大功率。

ACT主動錐盆阻尼技術
振膜部分如同HHCT採用鋁合金振膜並鍍上陶瓷阻尼,單體框架也是採取雙層混合框架設計,外層鋁金屬材質內層為特殊橡膠材質,內層設計稱為ACT (Active Cone Damping),主動錐盆阻尼技術,緩衝振膜與金屬框架的震動干擾,並且更加強了單體抑振效果。單體內音圈為1.25吋圓柱型玻璃纖維音圈柱,非常堅固。

中音響應頻率低至150Hz以下
HHCM搭載的雙釹磁鐵質量輕,磁性強,而且在Audio Physic的設計下能夠平直地重生到150Hz以下的頻率,這使得Virgo的兩只7吋低音單體只需負擔約150Hz以內的響應頻率,其他廠家的中音單體大多僅延伸至300Hz,得利Audio Physic的剛性振膜材質,讓中音單體能夠反應出更寬廣的響應頻率範圍,而這整體的設計都是相輔相成的,也讓Audio Physic所設計裝設在喇叭兩側的背靠背(push push)低音單體在有限的箱體空間當中有了更好的表現。

Push-Push低音設計
Virgo 25的兩只7吋低音單體之所以採背靠背方式設計,第一是能維持瘦長型的箱體設計,第二能使低音在工作時產生的背波能夠完美抵銷,減少箱內共振與駐波,之所以要讓工作頻段低至150Hz以內,就是因為這頻段下已經幾乎沒有指向性的問題,而且讓低音單體工作單純能得到更乾淨快速的低頻重生,因此裝在喇叭兩側便沒有問題。這也仰賴了自行設計的HHCM才得以完成這個設計方式。

所有技術都是精心搭配
從此也能看出一對精心設計的喇叭有多少細節和元件需要相互配合、協調,牽一髮而動全身,假使Audio Physic不採取窄前帳板的箱體設計,那麼所有單體所運用的技術將完全不同。而當如要改變分頻點的頻段,又會使得所有單體必須重新設計,再者如沒有良好的散熱設計,雙釹磁鐵設計的中音單體也無法成形,環環相扣,每一個設計都有原因,也見識到了德國Audio Physic是如何用心地在安排每一處細節。

獨家專利VCT振動控制端子
接著我們看到使用WBT喇叭端子的背板,記得前面板的單體並不是直接鎖在木箱體上,而後面的喇叭端子同樣也不是,Audio Physic表示當聲音訊號透過喇叭線傳至喇叭時,會產生一股反向機械能,會影響系統器材,也會再一次地影響喇叭工作。為了免除這個影響,原廠開發了一個VCT (Vibration Control Terminal)技術,意指能抑制這個影響所產生的不良振動,做法是將喇叭端子先固定在一個橡膠圈上,並以膠封方式固定上金屬板,就是照片中黑色有字的金屬板,仔細看照片中的喇叭端子就能看到橡膠圈。另外金屬板並非鎖上喇叭箱體,而是以類似泡綿的強力雙面膠固定上喇叭箱體,這樣設計使得喇叭端子完全隔絕緩衝了箱體的震動。所以當用家在搬動Audio Physic的喇叭時,千萬不要以喇叭端子為施力點推拉甚至抬起,基本上他並非完全固定狀態。

喇叭端子的金屬背板上有詳細的喇叭資訊,阻抗為4歐姆,推薦擴大機功率介於30~180W,另外還有品管人員簽名。

有效利用內部空間隔離腔室
箱體內部的設計更是Audio Physic精華所在了,原廠特地提供了內部結構圖讓大家很快的就能瞭解Virgo 25的結構重點。為了避免單體的運作與箱體的震動相互干擾,高音與中音單體固定在獨立的障板上,除此之外,箱體內部的多重隔離設計也經過精密的技算,包括特地為中音單體箱室設計了許多小的間格”Open Cell”進行更精密的聲音微調,最後才是加入不同的吸音材質將箱體共震問題減到最低,讓各個單體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Virgo 25為三音路設計,為了做到最精準的分音線路,可以看到Virgo 25在每個單體都有專屬設計的分音器,這也是在其他喇叭比較少見的高成本作法。

不平行型箱體結構設計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Virgo 25的箱體形狀,前方較窄往後緩慢加寬,兩側箱板對稱但並不平行,最後則以弧形收尾,整個箱體都無平行面,製作起來較費工夫,但Audio Physic對於聲音的要求謹慎,這是必備的細節。此款為胡桃木皮,作工精細,木頭紋路相當典雅,也因為瘦高的箱體姿態,也顯得不落俗套。

在喇叭的正面下方有一個黑色的金屬Logo,標明了此為25週年紀念版本,不過別擔心Virgo 25並非限量版,而是常規的產品型號,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更新的Virgo 25 plus+,但是Virgo 25依舊還有持續生產。

將Virgo 25擺好位置後便開始了一連串的實際聆聽了。原廠建議喇叭擺放可微微Toe-in,程度端依用家喜好。

請接下一頁↓

About Ted Chen

Avatar photo
MY-HIEND 資深編輯,主要負責採訪與器材測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