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d Audio G4 喇叭, ESOTERIC K-03X 唱盤, G-02 時鐘, Avantgarde XA 綜擴

發現那不一樣了嗎?Avantgarde XA換成了Esoteric I-03來推,I-03先前我們已經試聽過了 聲音自然不陌生了,G4 對前端的反應非常敏感 I-03一上場後 跟XA完全是不同味道,XA質感 光澤感表現較出色 較富韻味 ,I-03則是動態反應快 聲音更為直接不修飾。


以Snoopy為封面的Charlie Brown 其實有不少好音樂,主要以爵士為主 錄音水準也都很好,不儘有CD SACD還有LP,這張是特別版的綠色彩碟,Esoteric I-03有個輸入是可以設定成唱放的 對想要有黑膠系統又怕機器太多的是一個很大的方便,這內建的唱放有mm/mc 我是使用mc 增益很足夠 也很安靜 絕非敷衍了事的功能,從前擴大機都有內建唱放 後來音為CD興起 LP沒落 就都沒內建了 近來黑膠再度興起 內建優質的唱放對市場是個幫助。

G4的誕生來自於許多朋友雖然很喜歡G1 但是體積對他們的空間太大了 即使是後來的 G2與G3依然無法滿足空間較小的用家,所以原廠又再推出了更為嬌小的G4 以G4的大小 應該可以滿足空間不是很大的用家需求,G4所有的設計想法承襲了G1 有如G2 G3一樣 因此在外觀上都極為相似,G4體積不大 仍採用了精密的四路分音 五個單體設計 透過細膩的分音設計 讓各個頻段做了最佳化的設計與調整 包括單體的選擇,實際聆聽 G4 的分音線路設計的可說是沒什麼好挑剔的 有了多路分音的優點 而幾可說是沒有多路分音的缺點,上方的高中低三音路透明度解析很是優異 速速反應快 高頻的延伸也比一般喇叭明顯更多,隨著單體尺寸變大 對應的箱體也變大 反應著起所需要的吞吐量 這似乎是現代喇叭設計的一個趨勢 計算出個頻段單體所需的音室 這樣的結果就是能得到更精準無染的聲音表現,G4的低音單體尺寸不大 但每邊使用了兩顆 擁有了非常足夠的低頻量感 有著扎實的底盤 在這樣的尺寸下 是讓人感到意外的 有許多音樂 若沒有扎實足夠的低頻 是會感受不出其完整的面貌,這張陳潔儀的LP有許多地方的低頻下探到非常低 是相當考嚴的 G4也都有呈現了出來 在這樣尺寸大小的喇叭是非常厲害的。

一對好的high end喇叭要具備什麼樣的要件 我從vivid G4 又再次的感受到,那就是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快速清楚反應前端的變化,每當我在前端的器材 或是設定 甚至是線材等 只要一發生變動 在G4上都可以很明確的反應出來,這代表著G4有著高解析 完整頻段的設計,例如剛測試K-03的USB DAC 解碼 馬上就發現其頻寬 力道 較撥放CD/SACD 更為強烈寬廣 但是在細膩與質感部份略輸CD/SACD,G4都能很輕易的反應出這些差異 絕對是一對有著非常好體質的喇叭

G4的內部結構圖

來欣賞一些官方的G4美圖,想當初Vivid G1發表時 很多人都笑說很像普烏外星人,現在小普烏誕生了 市場也越來越多人肯定了這樣設計的美感,無論是在設計或是聲音表現 Laurence Dickie 都可稱之為天才 一點也不為過。

諾拉瓊絲2014年自組三人女子樂團的首張專輯!!!

自創曲”Don’t Know What It Means”
翻唱傳奇巨星強尼凱許唱紅名曲”Bull Rider”
搖滾老將尼爾楊名曲”Down By The River”

諾拉瓊絲自2008年起與莎夏道森(Sasha Dobson),凱瑟琳波普(Catherine Popper)攜手巡迴演唱,終於組成Puss n Boots樂團,走進錄音室,灌錄首張專輯【No Fools, No Fun】,葛萊美獎提名錄音工程/混音師Joel Hamilton(*The Black Keys),布魯克林區的Studio G錄音室,其中的三首歌是錄自於三人在2013年6月於The Bell House所舉行的演唱會現場錄音,包括:Johnny Cash唱紅的名曲”Bull Rider”,此張專輯的名稱就是來自這首名曲的歌詞。Puss n Boots樂團在過去這幾年參與了由傳奇搖滾歌手Neil Young創辦的照顧身體遭到嚴重損傷與有著溝通障礙孩童的公益演唱會「The Bridge School Benefit」,專輯中另一首來自The Bell House的現場演唱錄音作品就是重新灌唱Neil Young在1969年與民謠搖滾樂團Crazy Horse所錄製的歌曲”Down By The River”,這是一首描述失控男子在發現老婆偷人之後,將她殺害的謀殺情歌,專輯由三人以和聲演唱方式選唱獲得葛萊美獎終身成就獎的民謠歌手Tom Paxton在1966年發表的一首描寫生活潦倒的歌手思念故鄉戀人的敘事民謠小品”Leaving London”揭開序幕,專輯中有三人和聲演唱曲,也有三人各自擔任主唱的歌曲,更有五首來自樂團成員的創作曲。

《艾比路》(英語:Abbey Road)是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的第十一張、同時為披頭四解散前最後錄製的錄音室專輯。專輯為喬治·馬丁擔任製作人,並由蘋果唱片在1969年9月26日於英國發行。

K-03X 一個進步就是USB部份支援DSD解碼,今日用aurender X100L USB接到K-03X,哇 動態 頻寬 非常厲害 鼓更往下打 更沈 高音部份的延伸更有力道 若是舊用家升級能有這樣的效果 當然要升級

這張CD非常有趣 主題是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5號「皇帝」,但是有兩個版本 前面是正常的管弦樂伴奏版,後面則是鋼琴獨奏版,負責鋼琴的是剛來過台灣的Cyprien Katsaris ,負責管弦樂的是馬利納指揮 聖馬丁學會管弦樂團,這張鋼琴的錄音明顯比管弦樂的部份優秀許多 透過鋼琴的表現,G4的中高音真的很優異 有光澤 有密度 有彈力 有豐富的泛音。

最小的體機集成GIYA的精華

G4是GIYA系列裡最小的成員,為了要達成原技術但是體積更為縮小的目標,特定設計了兩顆新單體C100S中低音單體、C125L低音單體,均採用短線圈、長衝程的設計,並使用50mm的銅帶線圈。中高音部份則是使用現有的D50、D26兩顆單體,為鋁鎂合金與碳纖維的半球型單體,其頻寬已超出人耳的標準。在每個單體之後都有Vivid專門設計,經過精密設計的導管(Tapered Tube Loading),包括低音單體都有,以確保所有頻段的共振能夠正確的導出消除。

G4的箱體一樣採用以實木為核心、玻璃強化的三明治結構,外觀再施以高級的鋼烤處理,實品的工藝水準與完成度沒有讓人可以挑剔的地方,G4的效率在86dB,平均阻抗為6歐姆,最低則是在4歐姆,頻寬則是在39~33KHz (+/- 2 dB),4路分音的分頻點設定在250Hz, 1K, 4K,單隻重32Kg。實際試聽感覺,G4不能算高效率喇叭,雖然搭配一般擴大機也不錯,但若要完全發揮G4的能耐,建議還是要搭推力與電流強一點的擴大機。

談談Vivid Audio主要的創辦人好了,Vivid Audio共有三位核心人物,一個是主要技術總裁Laurence Dickie,一個是營運長Philip Guttentag、還有一位是顧問Robert Trunz,其中大家較為常見的就是Laurence與Philip兩人。Laurence Dickie最為出名的就是他是設計B&W Nautilus鸚鵡螺的靈魂人物,也因此在GIYA身上隱約可以感受到些許的設計靈感出於同宗Laurence之手,不過當然GIYA是全新的設計與研發。Laurence從小就對自然科學很有興趣,很喜歡觀察每個物體元件的運作,他的父親對音樂非常熱情,也擁有一套不錯的音響系統,包括Tannoy喇叭及Quad擴大機等。Laurence在10歲時就動手作了紙盆及手工繞製的聲圈,11歲時製作了喇叭箱體,並裝上在舊收音機裡取出的6”單體,12歲時開始學習與製作樂器,後來還製作了擴大機,也在此段時間,Laurence發現了在單體後設計導管對聲音有顯著的改善。Laurence主修電子,畢業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那時他以KEF B139為主軸來研發喇叭系統,其他包括電子設計、黑膠唱盤系統、主動式喇叭等等。在1984年Laurence加入B&W,從事主動式喇叭的研發,還有修改MOSFET的設計,完成了橋接可達到800W的單聲道後級。不過Laurence最有興趣的還是喇叭的設計,在1991年B&W 25周年時,Nautilus鸚鵡螺的原型誕生了,1993年正式問市。後來因為Laurence有自己想發展的興趣,因此在1997年離開了B&W,並開始了Blast Loudspeakers Ltd公司,主要生產錄音室的監聽喇叭,並發展了許多單體設計,最後變成了Vivid Audio的D26, D50與C125單體。在1999年Laurence與Philip Guttentag, Bruce Gessner, Robert Trunz等人相遇,並前往南非進行喇叭的研發,B1的設計也開始成形。2004年Vivid Audo成立,2008年Giya G1在CES發表!

Philip Guttentag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長大,並以電子工程學取得學位,1991年他開始從事High End音響的銷售,包括Marantz, B&W, Mark Levinson等許多品牌,但在2001年Philip將公司賣掉移到德班,與Laurence、Robert兩人合作發展全新的High End喇叭。Robert Trunz來自瑞士,他在High End音響的豐富經驗起源於在瑞士擔任兩個音響代理商的顧問,在1981年,他到英國幫B&W負責行銷改造,包括類比、數位時代的時代轉換、創造更多的利潤及在國際上的推廣。1987年Robert Trunz與Claude Nobs合作發表了”B&W Platinum Music Club”,並創立了唱片品牌”B&W Music”,後來變為”MELT 2000”。1987年,Robert成為B&W的主要股東與總裁,並與Laurence Dickie成功的推出Nautilus鸚鵡螺。1996年,Robert因為健康因素離開了B&W,並將重心全部移轉到其熱愛的音樂,2000年時Robert移到南非繼續創作音樂,也在這與Laurence與Philip相遇,協助Vivid Audio的誕生,在2009年,Robert回到瑞士自己設立的顧問公司,繼續協助Vivid Audio在歐洲的行銷。

RCCM – Reaction Cancelling Compliant Mount
RCP – Reaction Cancelling Ports

這個技術配合圖片是很有感覺的,運用兩顆低音相同運作,但是反向安置來抵消多餘的能量與共振,反射孔部份也同樣設計兩個來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的概念並非首見,但Vivid Audio一樣是做到最為精細與講究。G4的兩個低音設定負責250Hz以下,而如何避免250Hz以上的頻率對其產生影響?Vivid Audio在低音單體的外圍與箱體結合之處安裝了具有彈性的O型環來消除這樣的影響,這樣一來這兩顆背對的低音就能更完美的相互作用達到更好的消除共振效果。

Tapered Tube Loading

說到GIYA當然不能不提這個最重要的技術,在單體後方設計一個逐漸變細的空氣導管,這就稱之為”Tapered Tube Loading”。這種獨特的設計方式前面有提過,在Laurence小時候動手做喇叭時就已發現,一直到現在仍是Laurence設計喇叭的核心技術之一,當然透過經驗的累積與儀器精密的計算,效果當然不可同日而語。透過單體後的空氣導管有效的將單體所產生多餘的能量順利導出消除,避免其影響到箱體,當然這個空氣導管的設計就非常關鍵,例如單體越大,所需的大小與長度就要越大越長,30cm的低音單體可能要長達3M才行,這喇叭就算做出來也無法用,因此Laurence依單體負責的頻率開始計算,將其依指數比率設計大小,這樣一來只要1/3的大小就可達到作用,管內也鋪上一種纖維來強化效果,目前中音、高音單體都有採用這技術。G1與G2的導管是隱藏在箱體中,G3與G4因為體積較小,中高音的導管便巧妙的外露出來,也變成了一大特色。

這張網路發現的照片相當有趣,2010年CES,Laurence Dickie & Patrick Cesar將G2的原型搬過馬路,是不是有點像Abbey Road?

G1與G3的比對圖,基本上G4與G3的結構很接近

專為G4設計全新的C125L低音單體

請接下一頁↓

About Ted Chen

Avatar photo
MY-HIEND 資深編輯,主要負責採訪與器材測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