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頁,共717頁 第一第一 ... 217617667707715716717
顯示結果從 7,161 到 7,163 共計 7163 條
  1. #7161
    註冊日期
    2023-02-24
    文章
    13
    Thanks
    0
    Thanked 16 Times in 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大笨牛,要告訴大家:如果想買這台耳擴要怎麼買?要準備什麼?
    如果想要這台耳擴,需要自己準備兩台Myzic,以及找一位diyer來幫忙改裝。如果想要問幫我改裝的diyer,可以再透過pm跟我要資訊。聯絡資訊我就不丟上來了。
    另外,就是如果想要購買myzic,台灣新品售價約在8000元左右。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162
    註冊日期
    2009-01-25
    文章
    29
    Thanks
    6
    Thanked 107 Times in 2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真糟糕我真的老了!還真的把整個討論串中的磁環與EMI Filter通通搞混了!為此翻閱到2020的討論,剛後一看之下了一天一夜.....

    磁環與EMI Filter我都還沒玩,先看看別人的心得吧?
    EMI filter 我覺得可以用,但是我沒有辦法像老師做這麼全面的音響測試,有沒有其他副作用我也不知道,只拿來聽流行樂、看Youtube與Twitch的前提下,對我來說能省掉電源隔離的5m專線就好。

    測試情境如下:
    數位端主排插 -> (5.5mm2太平洋電纜2.5m) -> 外接硬碟排插 -> (5.5mm2太平洋電纜2.5m) -> 網路HUB排插

    數位端主排插與外接硬碟排插之間增加一個EMI filter。

    另外,電源隔離雖然有用,但是現實不得不讓我有放棄的想法:
    1. 無法特地為音響迴路設置分電箱,為了滿足不用音響時關閉電源的需求,均購買自帶breaker的淘寶牌法規排插。但是數位端電源因為電源隔離使得排插散落在各處,導致想要控制各個電源迴路非常不方便,最後都偷懶直接關閉最靠近壁插的排插的breaker。

    2. 法規插頭雖然牢固,但不代表給外線用的鎖點能夠將5.5mm2的線鎖的很牢固...上週日替換排插時發現有些鎖點已經接近鬆脫的程度,加上這些低價排插的銅排與breaker不可能用多好的料,這些因素對聲音有多少減損?不得而知...

    3. 雖然電源隔離的類專線只要用太平洋電纜,成本低廉;可是好的法規插頭不便宜,而且還不好買,除非退而求其次使用工業級插頭。

    4. 空間已經很侷促的情況下,無法隨意增加/修改配置。例如有開冷氣的日子我會改用MyAMP當擴大機,MyAMP與M4應該要用電源隔離彼此,但實在沒空間再多放電線及排插了。外接時鐘也是相同情況,而且除了電線還有電源與大電容的空間需求,想添加更是無能為力。

    5. 好的法規排插比法規插頭更難找...除非有幸跟上團購列車。

    三個月前突發奇想:我把breaker/母座等等零件鎖在DIN RAIL導軌,仿照樂高積木的概念自組裸排插,不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因為吃過逐步升級的虧,例如網路HUB排插接在外接硬碟排插後面的奇怪配置,這次改動就必須同時考慮數位端/類比端配置並施作,這三個月不斷思考如何配置、買對應的零件、等到貨...上週日花了12小時終於全換上樂高排插。其實DIY不難,但施作的速度取仍需經驗累積,菜就是要認命...而且理線與打掃等等雜事比想像中還耗時...

    接下來的升級規劃:
    1. 增加外接時鐘
    2. 練習焊接,為DT2/外接時鐘更換品質較好的接頭
    3. 更換外接時鐘的線性穩壓器,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時鐘也會更換
    4. DIY電訊分離接頭

    我曾經遇過使用外接硬碟的電訊分離接頭後,電腦抓不到外接硬碟的情況,還好我習慣購買數個同規格的接頭,更換另一個接頭後就正常運作。這次經驗讓我決定自己要學著製作電訊分離頭,這些接頭應該是目前整個系統最弱的環節。

  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rmdoxa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16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53
    Thanks
    3,527
    Thanked 5,520 Times in 1,860 Posts

    預設

    很多事都忙完了,現在等著7月要出國一個月,出國後只能用手機回文.....現在先多回一些!....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EMI filter 我覺得可以用,但是我沒有辦法像老師做這麼全面的音響測試,有沒有其他副作用我也不知道,只拿來聽流行樂、看Youtube與Twitch的前提下,對我來說能省掉電源隔離的5m專線就好。
    測試情境如下:
    數位端主排插 -> (5.5mm2太平洋電纜2.5m) -> 外接硬碟排插 -> (5.5mm2太平洋電纜2.5m) -> 網路HUB排插
    數位端主排插與外接硬碟排插之間增加一個EMI filter。
    希望多一點人分享 EMI filter 的聽感!!

    以下是重點:『電源隔離』是 HI-END 之根本!這個絕對不能放棄,目前也不知道有沒有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我要回文洗腦你!

    先前 a5401920 四萬元的耳機系統可以那麼HI-END,就是因為他努力測試出『電源隔離』是 HI-END 之根本。當然了,使用耳機卻搞蜈蚣串與長蛇陣有點變態,不過證明了我的音響現象可以完整移植在耳機系統是功德一件!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另外,電源隔離雖然有用,但是現實不得不讓我有放棄的想法:
    1. 無法特地為音響迴路設置分電箱,為了滿足不用音響時關閉電源的需求,均購買自帶breaker的淘寶牌法規排插。但是數位端電源因為電源隔離使得排插散落在各處,導致想要控制各個電源迴路非常不方便,最後都偷懶直接關閉最靠近壁插的排插的breaker。
    2. 法規插頭雖然牢固,但不代表給外線用的鎖點能夠將5.5mm2的線鎖的很牢固...上週日替換排插時發現有些鎖點已經接近鬆脫的程度,加上這些低價排插的銅排與breaker不可能用多好的料,這些因素對聲音有多少減損?不得而知...
    這兩點有些看不懂?第1的位置問題,『電源隔離』可以任意亂放,像我家一樣亂七八糟照樣有效,不知道第1點真的問題會不會是嫌難看?那真的沒救。

    第2我保證沒問題,我都用那麼久了還沒爆炸.....還是你用的排插與我不同?可是我用的是淘寶上最便宜的3C PDU一個不到新台幣一仟元耶!?

    而且我用了快8年(?),無論何時拿高價美規排插來測試,都是測一個死一個,甚至插在家用迴路都會死...,所以,我甚至認為故障的法規都比正確且高價的美規還要更強!.....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3. 雖然電源隔離的類專線只要用太平洋電纜,成本低廉;可是好的法規插頭不便宜,而且還不好買,除非退而求其次使用工業級插頭。
    法規插頭最好的就是 ATL紅銅頭沒有第二,很多用到更貴的頭是因為 4X4以上太粗塞不進去.. 而我是寧可做成分叉雙電源頭也絕對不會使用其他頭,其他頭在我這裡鐵定都會有不正常音染....

    不使用 ATL紅銅頭的話,REAL CABLE頭或淘寶上的3C頭都可以使用,REAL CABLE頭是我直接認證可以剁掉『五萬元美規碳纖頭』的超值品,以音響效果而論法規插頭是太便宜了才對啦!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4. 空間已經很侷促的情況下,無法隨意增加/修改配置。例如有開冷氣的日子我會改用MyAMP當擴大機,MyAMP與M4應該要用電源隔離彼此,但實在沒空間再多放電線及排插了。外接時鐘也是相同情況,而且除了電線還有電源與大電容的空間需求,想添加更是無能為力。
    MyAMP與M4應該要用電源隔離彼此 <<= 只要用5公尺3C PDU就可以成功隔離了,不過如果嫌醜那就沒輒了... 我是好狗運 DAC與擴大機都是神器 AUDIOMAT,使用它們反而絕對不能電源隔離。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5. 好的法規排插比法規插頭更難找...除非有幸跟上團購列車。
    不必用好的法規排插啊!?用一千元的淘寶3C PDU就可以了,換成美規排插連五萬二元級的都被 3C 法規PDU電掉耶!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三個月前突發奇想:我把breaker/母座等等零件鎖在DIN RAIL導軌,仿照樂高積木的概念自組裸排插,不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因為吃過逐步升級的虧,例如網路HUB排插接在外接硬碟排插後面的奇怪配置,這次改動就必須同時考慮數位端/類比端配置並施作,這三個月不斷思考如何配置、買對應的零件、等到貨...上週日花了12小時終於全換上樂高排插。其實DIY不難,但施作的速度取仍需經驗累積,菜就是要認命...而且理線與打掃等等雜事比想像中還耗時...

    接下來的升級規劃:
    1. 增加外接時鐘
    2. 練習焊接,為DT2/外接時鐘更換品質較好的接頭
    3. 更換外接時鐘的線性穩壓器,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時鐘也會更換
    4. DIY電訊分離接頭

    我曾經遇過使用外接硬碟的電訊分離接頭後,電腦抓不到外接硬碟的情況,還好我習慣購買數個同規格的接頭,更換另一個接頭後就正常運作。這次經驗讓我決定自己要學著製作電訊分離頭,這些接頭應該是目前整個系統最弱的環節。
    這到是沒錯!我考慮『容易驗證』所以一向只推薦『容易買的且方便買的東西』,所以我手賤弄壞最多的也是轉接頭沒錯!....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各種轉接頭都有備用一份,特別重要的轉接頭備份兩個!......

    等到我決定要獨樂樂了,的確會找人幫忙直接做『香寶寶級的所有線』,從此再無任何轉接頭.....

    外接時鐘的確很 HI-END,要請人手工打造一個超越淘寶貨的產品應該很簡單。我的確在等著看看 a5401920 能不能找到管道做一個超越淘寶貨的產品,再貴我都會買下去!因為知道從HI-END角度,使用電源隔離+1500W+大電容的情況下,這個外接時鐘跟DAC的重要性完全同級,非常值得升級!

    但是要找人做,我自己手賤才不敢....
    (END)

  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