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頁,共728頁 第一第一 ... 22562567571572372472572672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241 到 7,250 共計 7280 條
  1. #7241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13
    Thanks
    3,232
    Thanked 3,987 Times in 808 Posts

    預設

    前面小弟說到有關電容量測的一些問題,這一篇就稍微再多討論一點,為什麼用手持電容表在量某些電容的時後會量不準呢?

    我們先看下面這張圖,出自
    https://article.murata.com/en-us/art...ic-capacitance
    MLCC_capacitance_vs_voltage.jpg

    從這張圖裡面可以看到,MLCC電容除了C0G材質以外,其他的材質,容值都會隨著測試電壓大幅度變化。因此,要測試MLCC電容的容值,測試電壓是非常重要的參數。測試大於10uF MLCC的標準,是用0.5V 120Hz的交流訊號。

    但是設定測試訊號強度是0.5V,儀器就真的能輸出0.5V嗎?由於儀器有內阻,當待測電容的ESR跟儀器內阻相當、甚至更小的時候,儀器內阻的分壓就會導致輸出訊號壓降。假設儀器內阻跟待測電容的ESR一樣,那麼輸出訊號的電壓就只會剩下設定電壓的一半而已。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比較高階的LCR儀器,會有一個叫做ALC(auto level control)的功能。將ALC功能開啟之後,儀器會偵測輸出訊號電壓是否跟設定電壓相當。如果該輸出電壓小於設定電壓,儀器就會提升內部實際電壓,盡量讓輸出電壓等於設定電壓。但內部電壓提升會有上限,如果電容ESR實在太低,而測試訊號電壓又設定太高,儀器就力有未殆了。

    下面是一顆材質X5R的100uF (+/- 20%) MLCC電容,放在測試台上。
    240912125145512.jpg
    用0.5V 120Hz的測試訊號,未開啟ALC功能的實測結果:
    240913120847412.jpg
    結果實測容值只有約74uF,小於標稱的100uF +/- 20%。

    接著將ALC功能打開,用120Hz的測試訊號,並分別使用0.1V、0.5V、1.0V、1.5V四種訊號強度,來實測MLCC和MKP電容。
    MKP_vs_MLCC_ESR.1.jpg

    從實測結果可以看到,MKP的容值不會隨著測試電壓而大幅變化,但MLCC的容值會隨著測試電壓的上升而升高。上圖右排第二張,就是用標準500mV 120Hz的測試訊號,開啟ALC之後量測的結果,電容值為85.944uF,與規格相符(100uF +/- 20%)。所以如果使用沒有ALC功能的電容表,在測試低ESR的MLCC電容時,因為實際輸出電壓會低於設定電壓,而得到比標稱容值低很多的測值。但就如前面所說,就算電容表有ALC功能,但如果該表內部升壓的能力不足(也就是電流輸出不夠大),在測量MLCC時還是會出現問題。例如Keysight 4268A電容表,雖然當初是專門設計來測量MLCC用的,但實測最高還是只能正確測量47uF MLCC,容值再更高就測不準了。

    而左下角那張,是用設定1.5V電壓測試MKP電容,螢幕上方會顯示實際輸出電壓,可以看到實際電壓只有1.25V,已經低於設定電壓了。表示在這個測試中,已經超過了這台電容表的能力。但所幸MKP的容值不會因為測試電壓而改變,所以就算是實際電壓低於設定電壓,測值仍然還是可信的。

    最後,小弟也用了一台手持式電容表,分別用120Hz和1KHz訊號,來測量MKP和MLCC電容:
    MKP_vs_MLCC_ESR_handheld.jpg
    以上可以說明,一般手持式電容表,無法正確測量大容值MLCC電容,但可以正確測量MKP電容。

    因此,小弟在上篇文章所說,3個可能造成pawaslider兄發現MKP電容測值問題的原因,其中第三點,應該是不成立的。如果pawaslider兄在清理過MKP電容的端子頭之後重測,仍然還是得到過大的ESR值,那麼就很可能真的買到瑕疵物件了。

    很抱歉,上面扯太多跟音響無關的東西...

    題外話1: 所以要怎麼挑MKP電容?是高電壓好?還是大容值優先?其實要看的是ESR,因此盡量選擇能找得到資料的型號。品牌也盡量挑選歐美日大廠,datasheet上面的數據會比較保守可靠。如果單顆容值不敷需求,就多併幾顆。

    題外話2: 因為MKP電容的優勢在於超低ESR,那麼如何在實際運作時仍然保持這個優勢就非常重要。下面是純銅絞線的粗細 vs. 每公尺電阻的表:
    18AWG - 20 mOhm
    16AWG - 13 mOhm
    14AWG - 8 mOhm
    12AWG - 5 mOhm
    所以如果用了12AWG的線20公分來連接大電容和音響設備,線阻約為1 mOhm,等於這顆EPCOS 760uF 2100V的電容ESR。因此就算是不考慮端子額外增加的接觸電阻,這個接線也已經將這顆電容的ESR翻倍了。所以,請記得,大電容和機器之間的導線,越粗越好,越短越好。
    此篇文章於 2024-09-14 10:31 AM 被 bchsieh 編輯。

  2.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242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37
    Thanks
    45
    Thanked 902 Times in 269 Posts

    預設

    BC謝兄你好,

    想延續MKP電容的話題,目前我們知道了極低ESR是我們的目標,主要就是尋找高耐壓的型號.

    但我想請教,因為高耐壓型號在差不多大小下,容值都會明顯較低,所以之前您也提過建議用並聯

    的方式增加容值.

    故想請教,以我們目前的應用方式,有沒有一個建議的容值門檻? 以我目前的使用情況,是用兩顆

    3000V 160uf+一顆1200V 1400uf的MKP電容去並聯,現在有考慮將1200V那顆換成前述

    2100v 760uf的型號.但這樣總電容值大概只勉強破千,不知道是否會偏低?

    以上 感謝

  4.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243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13
    Thanks
    3,232
    Thanked 3,987 Times in 80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iguma 查看文章
    BC謝兄你好,

    想延續MKP電容的話題,目前我們知道了極低ESR是我們的目標,主要就是尋找高耐壓的型號.

    但我想請教,因為高耐壓型號在差不多大小下,容值都會明顯較低,所以之前您也提過建議用並聯

    的方式增加容值.

    故想請教,以我們目前的應用方式,有沒有一個建議的容值門檻? 以我目前的使用情況,是用兩顆

    3000V 160uf+一顆1200V 1400uf的MKP電容去並聯,現在有考慮將1200V那顆換成前述

    2100v 760uf的型號.但這樣總電容值大概只勉強破千,不知道是否會偏低?

    以上 感謝
    Higuma兄您好,

    容值門檻是多少?其實用在不同地方,門檻是不同的。 目前看來大家幾乎都是用在直流電供和機器之間,所以小弟就以這個用途來討論。

    小弟就直接提供自己的偏方,請依照下列步驟計算:

    1. 求機器的內阻R。
    通常可以從機器的說明書或是背板上,得知機器的供電電壓、電流、或是耗電瓦數。
    如果有電壓和電流的資訊,就可以利用下面公式求出內阻:
    R = 電壓/電流
    如果有電壓和瓦數資訊,則可以利用下面公式求出內阻:
    R = 電壓^2/瓦數

    2. 用下列偏方公式算出最低所需容值:
    C = 1 / ( 2 * pi * R * 20 ) * 1000000
    容值單位是uF

    計算例一:
    假設某黑盒的供電電壓為12V,最大電流需求為1A,則估計內阻為12歐姆。
    而根據偏方公式,將內阻代入:
    C = 1 / ( 2 * pi * 12 * 20 ) * 1000000 = 663uF
    也就是在這裡,大電容容值最少需要663uF。

    計算例二:
    假設某奈DAC的供電電壓為5V,耗電瓦數為5瓦,則估計內阻為5歐姆。
    用公式計算:
    C = 1 / ( 2 * pi * 5 * 20 ) * 1000000 = 1592uF
    所以大電容容值至少要1592uF。

    小弟再聲明一次,這是偏方,所以請別問小弟為什麼要這樣算..
    給Higuma兄參考參考,但如果偏方有問題,請恕小弟無法負責喔...

    其實,有不少高容值但耐壓較低的大電容,ESR也不輸低容值高耐壓的電容喔。例如您的3000V 160uF 和 1200V 1400uF這兩顆電容,小弟稍微看了一下EPCOS和Vishay的目錄裡,類似容值和耐壓的電容,這兩種電容的ESR應該都是在1mOhm附近喔。所以把1200V 1400uF換成2100v 760uF是不是真的會比較好,其實還有點難說。

    另外,不同規格的電容並聯,有一些機率會產生部分副作用。所以如果需要並聯的話,盡量使用相同規格的電容會比較好。但是,並聯增加了一些接點,還有連接的線材,這些都會新增一些不確定性。教科書說,兩相同電容並聯,容值加倍,ESR減半。但依照小弟實測,兩相同MKP並聯,容值的確加倍,但ESR別說是減半了,如果能保持跟單顆電容的ESR差不多,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原因就出在那些接頭和接線上,需要花點功夫好好處理,像之前有位網友砸重金直接車厚銅板來並聯電容,這應該是最佳解(抱歉小弟一時找不到當時該網友的貼文)。所以,單顆和並聯多顆電容,其實各有好壞,就看各位的選擇了。

  6.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7. #7244
    註冊日期
    2008-08-24
    文章
    269
    Thanks
    1,129
    Thanked 256 Times in 114 Posts

    預設

    本來就是因為MKP效果好,用電橋看看能不能看出端倪,沒想到測試的結果還是看不出來...
    BC大哥還是大哥,等我回家再多測試不同頻率下的數據,目前用的是同惠的TH2830台式電橋,雖然是入門型號,不過已經比之前用的手持要好太多了
    感謝BC大哥無私分享!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雖然 BC大魔王提出很重要的測量問題,但是我當時看到 pawaslider這個貼文第一個反應是以下問題(後來就忘了POST文,我真的老了....):

    測電容之前,要先問聽感;你會測量那個電容,是因為你聽不出改善、才質疑明明測量結果很差??還是聽到了改善、卻質疑為什麼測量結果很差?這兩種情況的科學思想相差十萬八千里耶!....

    如果你覺得『耐壓35的KY 標稱1000uf電容』聽感較佳,那我反而會懷疑那是中頻凸出的假相呢!......

  8.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9. #7245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13
    Thanks
    3,232
    Thanked 3,987 Times in 80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awaslider 查看文章
    本來就是因為MKP效果好,用電橋看看能不能看出端倪,沒想到測試的結果還是看不出來...
    BC大哥還是大哥,等我回家再多測試不同頻率下的數據,目前用的是同惠的TH2830台式電橋,雖然是入門型號,不過已經比之前用的手持要好太多了
    感謝BC大哥無私分享!
    pawaslider兄您好,

    在下是小弟,只是常在這裡亂出主意和亂說話而已。

    如果您的MKP電容的ESR真的是90mOhm,但仍然在聽感上有明顯進步,就表示小弟之前所說,超低ESR是MKP好聲的主因,可能是錯的。

    剛剛中午小弟也抓了點時間,用了個簡單電路跑模擬,試著用更科學的方式來回答上面Higuma兄的問題,也就是到底MKP電容的容值多大才夠用?跑出來的結果,跟上面小弟所說的偏方公式,也有明顯差異。當然現實中的電路比起小弟跑的簡單電路模擬複雜得多,所以結果也是只能參考。但真正困難的點,一直都是如何將測量數據和聽感連結。從很久以前就開始討論的THD+N、IMD,到最近討論的MKP ESR和容值,都是一樣的問題...

    小弟再找時間分享一下電路模擬的結果..

  10.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7246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37
    Thanks
    45
    Thanked 902 Times in 269 Posts

    預設

    突然覺得這邊比一些強調科學的數據網站更貼近科學的原貌.

    有感而發.

  12.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7247
    註冊日期
    2016-05-04
    文章
    31
    Thanks
    1
    Thanked 21 Times in 11 Posts

    預設

    請問塞口教授, 我有兩對香堡喇叭線可以拆散用來做電源線, 請問用在以下音響系統中哪一個部分對聲音會較有進步?

    1.由雙Cat的電腦變壓器到底板的24pin線
    2.牆壁插頭至Audio PC 和 Control PC 變壓器這一段的 (5x3)AC線
    3.多個1500W開關式供電到 DT2、時鐘供電、長蕊盛x2、Hub 這一段的 (2x2)DC線
    4.如果以上123都不是好的選擇,請問教授意見應該放在何處?

    謝謝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Nu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7248
    註冊日期
    2023-02-24
    文章
    46
    Thanks
    50
    Thanked 160 Times in 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Nu 查看文章
    請問塞口教授, 我有兩對香堡喇叭線可以拆散用來做電源線, 請問用在以下音響系統中哪一個部分對聲音會較有進步?
    1.由雙Cat的電腦變壓器到底板的24pin線
    2.牆壁插頭至Audio PC 和 Control PC 變壓器這一段的 (5x3)AC線
    3.多個1500W開關式供電到 DT2、時鐘供電、長蕊盛x2、Hub 這一段的 (2x2)DC線
    4.如果以上123都不是好的選擇,請問教授意見應該放在何處?

    謝謝
    如果要投資香寶寶電源線,ac線會是比較有效的投資,而數位播放越靠近類比端,材質越重要,因此3的AC線應該會是最重要的部分
    根據他之前看法,預測是這樣

    剛好趁這個機會,來談一下如果要投資香寶寶線的順序,這個部分是依照我之前使用經驗來看。

    最重要的一定是香寶寶的音響或耳機線。對於整個系統影響最大。
    其次,是香寶寶的數位同軸線,同軸線的影響比起類比訊號線更加明顯。
    再來,是類比訊號線,RCA或是XLR平衡線。
    接著才是AC電源線,而香寶寶DC線則是在AC電源線後了。
    而雙CAT系統,根據psycho之前的研究,在audio pc以前(包含audio pc)ac電源線的原則是導體量比起導體材質重要,但是audio pc後,則是導體材質大於導體量。
    因此,香寶寶ac線的投資從整個系統來看,最好的放在dac,從數位播放系統來看,audio pc後面的才需要優先投資香寶寶線。
    此篇文章於 2024-09-17 09:42 PM 被 a5401920 編輯。

  16.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7249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13
    Thanks
    3,232
    Thanked 3,987 Times in 808 Posts

    預設

    小弟昨日用了QUCS這個軟體,做了個簡單電路模型,跑了一些電路模擬,以下是模擬結果:

    original.jpg

    圖片上方是電路模型,從左至右是電源、電源至電容之間的接線、並聯的電容、電容至音響器材之間的接線、以及音響器材,下面為詳細說明:

    1. 電源(Vs)為12V純直流電供。
    2. 電源至電容之間的接線電阻(R1、R2)為10 mOhm,約為半公尺長的18AWG純銅絞線的線阻。
    3. 並聯的電容,容值(C1)為1000 uF,ESR(ESR_C1)為1 mOhm,數據約為1000 uF的MKP電容。
    4. 電容至音響器材之間的接線電阻(R3、R4)為1 mOhm,約為20公分長的12AWG純銅絞線的電阻。
    5. 音響器材的內阻(Rt)為1 Ohm,其實是手殘設定錯誤,本來是想設定成6~12 Ohm會比較符合我們用的器材,例如大小黑盒、網路交換器、路由器等等,但其實這個地方設錯了並沒有什麼影響,原因後面小弟會有解釋。因為內阻為1 Ohm、電源為12V,所以需要的直流電流大小為12A。但因為所有器材都不會像是一個白熾燈泡為純電阻負載,因此負載會變動,所以小弟加了一個電流源(It)來模擬變動的負載,負載電流的變化大小為100mA。

    小弟先聲明一下,這個模型為簡化模型(Toy model),忽略了很多小弟認為可能是次要的參數,例如電供的內阻、線材的容抗和感抗、電容的漏電流和等效串聯電感等等。所以模擬出來的結果,數值僅供參考。

    測試點為音響器材的輸入點(Vin),藉著改變負載電流變化的頻率,來測試這個供電電路在不同頻率下的供電電壓穩定度。最理想的情況,是在電壓 vs. 頻率的頻譜中,除了在頻率為0Hz的地方,有個12V的電壓訊號以外,其他頻率的電壓頻譜全為0V,為完美12V直流穩定電壓。而這個電壓一但有浮動,就會在其他非0Hz頻率中,出現訊號。非0Hz頻率的訊號越高,代表電壓浮動越大。

    圖片中的下方就是電壓 vs. 頻率的頻譜,2KHz以下的頻率,電壓變動約為1mV。從頻率2KHz往上,電壓變動值開始往下降,直到200KHz附近,電壓變動值穩定在140 uV左右。從這張圖,我們大致可以判斷,在這樣的電路中,這顆1000uF是作用於高於2KHz的頻率範圍。

    接下來,小弟試著改動各項參數,看看頻譜有什麼變化。由於這個是簡化模型,雖然數值僅供參考,但是改動參數之後的趨勢變化,意義更大,更有價值。所有下圖中,小弟把上圖的原始曲線,用淡化的方式疊加上去當作參考,以方便做比較。

    小弟先試著改動電容容值,從1,000 uF增加到200,000 uF。是的,您沒看錯,是200,000 uF。
    change_capacitance.jpg

    容值增加,電容的作用頻率往下延伸,從原來的2KHz下移到10Hz。所以根據這個簡化模型,如果想要讓大電容在全音頻頻段皆有效果的話,容值門檻應該是約為100,000 uF。先不說有沒有金錢和空間可以買50顆2000 uF的MKP來並聯,光是並聯的接線,就不可能讓總ESR還是維持在1m Ohm了。所以基本上,100,000 uF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根據實際經驗,MKP容值只要大於1000 uF,就能感覺三頻都有大幅度改善。而MKP容值如果只有200~300 uF,就只有中高頻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這裡又是個理論vs.聽感的分歧點。但就如小弟上面所說,模擬結果的趨勢是絕對可以參考的,也就是容值越大,有效作用頻率會越往低頻延伸。

    小弟接著改變電容ESR,將ESR從1 mOhm增加到10 mOhm:
    change_ESR.jpg

    電容ESR增加,雖然作用頻率不變,但是有作用的頻率區間,電壓浮動變大。換句話說,就是電容的作用效果變差了。

    接著再改變電供和電容之間的接線電阻,從10 mOhm降到 1mOhm,也就是換用更粗更短的線。
    change_cable1.jpg

    可以看到將電供和電容之間的接線換成更粗短、電阻更低的線材,主要可以降低"電容未作用區間頻率"的電壓浮動,但對電容有作用的頻率區間,幫助不大。

    那麼如果是換電容到音響器材之間的接線呢?以下是把這條線換成比較細或是比較長的線材,線阻從原來的1 mOhm增加到10 mOhm的頻譜圖:
    change_cable2.jpg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條線的線阻會大幅改變全頻率的電壓浮動程度,重要性高於電供至電容之間的接線。不過當然如果這兩個部分都能用粗短的高級線材,一定是最棒的組合。

    下面的模擬結果,應該算是同場加映吧:

    後面接不同的器材,改成負載變動率低的器材。想當然爾,電壓浮動程度一定是全頻率降低。
    change_target.jpg

    如果完全不接電容呢?就是全頻率電壓浮動值皆約為1mV。
    no_capacitor.jpg

    而這張是完全理想狀態,無電容、接線無電阻,內阻為0的完美電供。器材無論負載怎麼變化,永遠都是完美的12V直流電。提醒一點,那條在10 uV的紅線,並不是真正的值。真正的模擬值為0V,但因為縱軸為對數,無法有0點,所以QUCS會把位於0點的線畫在圖中的最下方。
    ideal.jpg

    最後,根據這個簡化模型,電供的電壓(Vs)、以及音響器材本身的內阻(Rt),無論是什麼值,皆完全不影響結果。

    ps. 貼完文,中午小睡一下之後突然想到,這個簡化模型裡面,線材加上接頭的電阻,似乎都太理想化了。而是不是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得出"電容容值必須很大才能在全頻率都有效果"這個結論?因此小弟大幅將電供至電容的接線電阻提高到0.5歐姆,結果如下:
    change_cable1_v2.jpg

    1000uF電容從30Hz以上就開始作用了,不需要超大容值,所以有可能這樣的設定會比較符合現實。但由於接線電阻大增,在7KHz以下的電壓浮動都大於原始模擬版本。所以結論還是一樣:連接大電容的線材和接頭請一定要好好處理,非常重要。

    以上提供給各位大大參考。如果您認為小弟的模擬有問題,請不吝用力糾正小弟,小弟會非常感謝您的。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此篇文章於 2024-09-17 02:40 PM 被 bchsieh 編輯。

  18.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9. #725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82
    Thanks
    3,613
    Thanked 5,640 Times in 1,88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5401920 查看文章
    [恕刪]
    最重要的一定是香寶寶的音響喇叭線或耳機線。對於整個系統影響最大。
    其次,是香寶寶的數位同軸線,同軸線的影響比起類比訊號線更加明顯。
    再來,是類比訊號線,RCA或是XLR平衡線。
    接著才是AC電源線,而香寶寶DC線則是在AC電源線後了。
    而雙CAT系統,根據psycho之前的研究,在audio pc以前(包含audio pc)ac電源線的原則是導體量比起導體材質重要,但是audio pc後,則是導體材質大於導體量。
    因此,香寶寶ac線的投資從整個系統來看,最好的放在dac,從數位播放系統來看,audio pc後面的才需要優先投資香寶寶線。
    以上經驗完全正確.......

    唯一可能有差異的是類比訊號線與電源AC線的順序。可能因為 a5401920 與我都使用法規排插與完整電源隔離,所以電源AC線的重要性變弱。以過去沒有使用完整電源隔離方案的情況下,AC電源線的重要性比類比訊號線要大很多。

    再來我提供我的聽感來對映 BC大魔王以下的論文: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恕刪]而且根據實際經驗,MKP容值只要大於1000 uF,就能感覺三頻都有大幅度改善。而MKP容值如果只有200~300 uF,就只有中高頻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這裡又是個理論vs.聽感的分歧點。但就如小弟上面所說,模擬結果的趨勢是絕對可以參考的,也就是容值越大,有效作用頻率會越往低頻延伸。
    後面BC大魔王自己提出解答了:因為音響真實情況沒有上述情境這麼完美,所以現實上大電容即使只使用一個700uf,『不會』造成『只有中高頻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只會造成暫態不足彷彿電力不夠大的聽感。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恕刪]
    小弟接著改變電容ESR,將ESR從1 mOhm增加到10 mOhm:
    電容ESR增加,雖然作用頻率不變,但是有作用的頻率區間,電壓浮動變大。換句話說,就是電容的作用效果變差了。
    這個反應的是容值相似的情況下,耐壓值越高,ESR越小,所以聲音改善效果越佳!所以一定要追求耐壓值越高越好。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恕刪]
    那麼如果是換電容到音響器材之間的接線呢?這條線的線阻會大幅改變全頻率的電壓浮動程度,重要性高於電供至電容之間的接線。不過當然如果這兩個部分都能用粗短的高級線材,一定是最棒的組合。
    我的聽感完全相符!!電供到電容,電容到電容 與 電容到DC頭,前兩段只要超級粗的3C線就好了,最後一段是香寶寶DC線會有神效!!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恕刪]
    而是不是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得出"電容容值必須很大才能在全頻率都有效果"這個結論?因此小弟大幅將電供至電容的接線電阻提高到0.5歐姆,結果如下:
    1000uF電容從30Hz以上就開始作用了,不需要超大容值,所以有可能這樣的設定會比較符合現實。但由於接線電阻大增,在7KHz以下的電壓浮動都大於原始模擬版本。所以結論還是一樣:連接大電容的線材和接頭請一定要好好處理,非常重要。
    我認為這個結果最符合真實聽感,因為我的經驗是只用一個大電容(都是700UF左右)完全不會產生三頻不均衡的聽感、而是整體暫態變弱的聽感。因此考慮現實情況下:

    假設我只有六個大電容,每個700UF,理論上最佳容值應該是一次接三個2100UF,共兩組;還是應該一次接一個700UF就好、共六組?

    依我經驗,當然是先求有、再求多。先確保每個DC電源都接上一個大電容,有多的才考慮接上兩個或三個。

    1400或2100都會比700更好聽,但是700與0(沒有大電容)那是 0 與 1 的絕對差距,完全要設法避免。

    那假設錢多空間大,接上個九個6300UF可不可以?我認為這得考慮類比端能不能正確表現出來;說不定DAC如果沒有用到 AUDIOMAT這種絕世等級的DAC,會覺得9個大電容開始有邊際效應遞減?..... 我以兩百萬元音響經驗來說,目前的答案是『電容數目沒有任何上限』......

    (END)

  20.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