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769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1
    Thanks
    448
    Thanked 416 Times in 220 Posts

    預設

    補充跟澄清一下,我不是只聽這四部來判定他們團小提琴比較強。還有另外三部(沒完全聽完)。
    只是發文的時候想說懶得找出來。

    *Petr Altrichter řídí české filharmoniky a žáky ZUŠ: Dvořák, Brahms, Smetana: Vltava
    https://youtu.be/qamoRCk1kdQ

    31:00附近 合奏有一丁點亂,功夫未到爐火純青。
    這部我似乎喜歡這首Antonín Dvořák: Vodník,然後再次驗證我不喜歡Brahms。


    *Orff: Carmina Burana - Analýza a provedení (Česká studentská filharmonie)
    https://youtu.be/84S5qG8G0Ho

    這部聽了前面,他後面好像在幹類似教大家這首的事,我就沒再繼續聽下去。
    這首似乎以前曾經在這裡或新天新地那邊有點名氣。(號稱殺人放火的樣子?)
    忘了是錄音會殺音響還是真的很好聽。


    *A přece se učí! • Česká studentská filharmonie
    https://youtu.be/6TZL4a2uTLI

    這部是前三首有聽完。後面就沒有。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因為時間關係先只談論上述三個《莫爾島河》。

    首先要強調:這首音樂是標準到不能再標準的『國民樂派』音樂,聆樂者是否參與其中的民族風格契合是很重要的層次,甚至可以直接決定音樂的『好聽』與否。我個人很很喜歡東歐或捷克的風情,所以也喜歡這首音樂。

    最後,從錄音水準來說,很明顯你的喜歡可以使用錄音水準來排序:

    第 1 是黑膠級的老錄音,雖然沒有亂後製導致音色不自然,但是中頻過份凸起,而且是往小提琴美聲的方向去加料,所以你才會誤判這個樂團這裡的小提琴特別優美。

    第 2 的錄音就相當慘烈!在philips x2hr之下,聲音己經後製剪貼到扭曲的地步了。
    ==> 補充:原來是mono錄音!!怪不得用耳機會死得非常慘!!!

    第 3 則是標準的 decca後製美聲,習慣了法國 ortf錄音會覺得聲音非常不自然。

    簡單來說,正因為你的音響器材水準有限,所以 第 1 的錄音方式會特別佔便宜。再加上民族音樂需要突顥的音樂風格,中頻凸出的確會『誤打誤撞』地增加民族風味,所以才會讓你很喜歡吧?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算你行!.....

    Christian Ferras 本來就是超級高手,說他偏向年輕的 Tosi我個人也覺得沒錯。只是很可惜,他似乎都沒有『非常正確』的錄音流傳後世?老實說我是根據經驗去聽出他有多麼猛的。再者他實在太早厭世了(自殺身亡),否則琴音一定可以更進步。

    而時到今天,與他同等級的高手在新天新地唱片行真的很多,所以我就沒有再提他了;這算是被錄音擔誤的偉大小提琴家。

    了解,所以這就是高手等級的聲音。學習了。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